汪言安
11月27日,在由商务部外贸促进局主办的 “能源行业战略转型投资说明会”上,来自西部省份甘肃平凉市的副市长赵成城作为唯一一位地方政府的代言人,向众多有投资意向的参会企业发出邀请。赵成城同时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平凉正在探索建立一个以低碳技术为特色的新“示范区”。
作为一个地处西北以能源为倚重,并正在努力改善“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传统产业结构的经济欠发达之地,平凉的“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区”将如何运行?
能源倚重
“你知道吗,就我们现在挖的这些煤,支撑起了我们平凉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在平凉华亭县境内某采矿区,煤老板吕振中(化名)叼着烟,用手斜指着自己正在轰隆轰隆高速运转的开采机器,一脸牛气。
吕振中的话也从平凉市经委主任王国安处得到证实:“到目前为止,煤电产业为平凉贡献了80%的GDP,这种格局已经持续很多年。”
平凉的官员经常这样向外人介绍:平凉属自然资源比较贫瘠的地区,但从甘肃省内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看,平凉在煤炭、石灰岩等资源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平凉是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的地段,丰富的煤资源让与煤相关的产业随处可见,而它对煤电资源产业的倚重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就在赵成城在北京向投资企业发出邀请的第二天,甘肃省高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称要通过打造“陇东能源化工新基地”来创造该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个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正是平凉和邻市庆阳。
与此同时,还将通过在煤电的扩容增效上加速。2010年前要让两座新建电厂实现双投,形成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同步实施750kV超高压输变电二期工程,构建平凉煤电产能和枢纽优势。
吕振中和他的同行们看到更大的发展机遇,“要在5-8年间,实现煤炭产能翻番,也就意味着与煤电资源相关的产业都面临着产能的扩容,这不是机会是什么。”吕振中一个在内蒙古山里开采理石矿达6年之久的朋友老杨,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夜乘车赶到平凉,要与他商谈合作挖煤。
王国安透露,“提升一倍产能和提升煤炭产能效益的说法已经写进了平凉市的‘十二五’规划,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批复。”平凉将在原煤生产、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规模方面迎来新的扩张速度。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能源化工增加值达到200亿元,超过现在平凉市GDP总量的近20%,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保守计算,仍将占到80%以上。
“对能源工业产业的倚重如此之大,在全国也比较少有,但毕竟煤电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若还持续维持现在对能源产业的倚重比例,城市将来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我们希望平凉市政府尽快加大煤电资源以外的产业比重,打破长期以来这种不合理的GDP依赖结构。”平凉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向记者表达了担忧。
“新示范区”设想
平凉也一直在思考能源之外的出路。在平凉市的“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走出城市工业、农村产业互为促进,低耗能、少排放、多循环,低碳特色明显、综合利用率高的循环经济路子”。
平凉市经委主任王国安承认,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概念初被提出时,很多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对其的认识都是模糊的,在现有的发展技术和手段下,能源产业开发很难与高污染、高消耗划清界限,因此根本就无法想象低碳经济和技术会给平凉带来怎样直接的变化。
观念的转变缘于一次考察。今年7月21日,由E3G欧盟中国项目部主任南南·伦丁女士带领的中欧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区可行性调研组在中国商务部外贸促进局官员的陪同下,走进了平凉市下属的煤矿资源和火电企业。“这是一次非常严密而又细致的调研,我们的产业优势和劣势都被一览无余地摆出来。”平凉市政府一位全程参与此次考察的官员回忆说。
E3G是欧洲一个非政府组织,一直致力于推进全球向低碳社会转变。7月1日,平凉市政府与E3G欧盟中国项目部签订了《中欧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区项目合作协议》。
低碳技术涉及的领域都与平凉市目前正在运行的产业结构紧密联系,这也就意味着平凉应该是具备运行“低碳技术”产业的基础。新的示范区该怎么建?
据王国安透露,E3G欧盟中国项目部主任南南·伦丁 “对平凉现有的产业资源和正在运行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给予了肯定,但并没有进一步谈及具体投资意向的话题”。
而彼时,平凉市及其下属的县区已经形成了3个工业园区和4个工业集中区,涉及能源化工、火电、畜牧加工。新的示范区是否意味着要重新划出一块区域来,在政府层面的讨论也有一些争议,有人主张新的示范区只要一个概念就行,现有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都应该是这个投资示范区的一部分,有人则主张既然是新的示范区,就应该专门划出一块区域来专门招有低碳技术的企业或资本,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新示范区”。
平凉市委市政府从11月开始赴欧盟发达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低碳技术和投资的考察。王国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们不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在低碳技术投资与利用上,我们也同样是不如别人。”王国安说。
除了出国考察和寻找对接项目之外,平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官员已经多次走出去参加有关能源产业转型方面的融投资洽谈会,希望能寻找到以低碳技术为特色的项目。“但在实质性项目落地方面,依旧没有太大进展。”王国安说。现实的状况决定了平凉现在还无法对新示范区的构建有比较明晰的规划。
低碳的基础
王国安认为,平凉市建立“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区”还是有基础的。低碳经济其实就是“减碳经济”。减碳经济自然首先就要考虑最省钱的减排办法。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市,平凉一直在循环经济和减排节能方面有相应的投入及规划目标。
甘肃省省长徐守盛曾在公开场合回答记者关于甘肃环境治理问题时说,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指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完不成就引咎辞职。省长的承诺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
煤老板吕振中就明显感到近几年来,由于政府严格控制,想上一个项目比以前难了很多,定期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清理的频率也比以往高了很多。
在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也加大了。“连续几年来,全市每年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达到4亿元,效果比较明显,2009年我们的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20%,比计划完成的时间几乎提前了一年。”王国安介绍说。
“一个GDP还不到200亿元的城市,一年能有4亿元投入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方面,还是很有魄力的,也可由此看出平凉市地方政府在改善产业机构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甘肃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推动在环保效应上带来了突出的效果。据平凉市环保局介绍,2008年全市六项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总控率达到100%。全市环保投资指数达3.8%,这个比例居于全国城市的前列。
转型之虞
“我们是一个过于倚重能源产业的城市,能源贡献80%甚至更多这样的现状是危险的,因为毕竟能源总量有限,这也迫使我们必须下决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平凉经委主任王国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坦陈,“但调整难度很大。”
平凉市委市政府在提出打造“低碳技术与投资示范区”之后,半年来先后接触了50多个低碳项目,没有一个对接成功并落地。
“传统产业结构、传统人才储备、专业技术储备都将面临转型,这些不是一朝而就的。尤其是能源产业中所积累的技术和人才,专业性要求高,一时更难转变。”王国安说。
他认为最缺的还是资金。在德国一个科技园考察期间,王国安亲眼看到德国人设计的一套低碳运行设备,总投入数亿美元,产出也很大,“而我们不可能会有那么多钱用来设计和创新。”王国安说。
王国安认为,只要资金瓶颈解决了,技术、人才都将不再是难题。王国安的逻辑是“有资金就有项目,有项目就会有人才,有人才就不怕没技术”。
长期参与我国气候变化谈判的专家、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的刘滨则认为,“低碳技术还是很重要,因为这些技术关乎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国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可能轻易地转让出去呢?”
2005年9月,中国和欧盟发表了《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定中欧将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尤其是在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先进技术的合作和转让。
面对欠发达的经济现状,决定政府的发展路径必然还只能是一边靠开采能源吃饭,一边缓慢试点低碳产业。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