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薇
11月30日,当诺基亚全球营销副总裁兼执行董事AnssiVanjoki对媒体表示,未来不排除卖掉诺基亚旗下手机制造部门后,业界很快猜测,诺基亚要出售手机工厂。
诺基亚这家1865年创立于芬兰的一家纸浆和纸张制造公司,1980年代实行转产战略之后,公司开始重点生产电信和电子产品。而现在,它即将扮演集成电子制造和互联网联合者的新角色。
每一次变革都与此前大相径庭,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也总是弹性十足。
收权
12月1日,诺基亚发言人AnnsiVanjokiia在发给公司员工的邮件中,否认了诺基亚“手机制造业务外包“的传言。他说,“诺基亚的供应链和制造是我们重要的竞争优势,是诺基亚业务的核心。这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他强调:“诺基亚的供应链和制造是我们重要的竞争优势,是诺基亚业务的核心,我们没有计划改变这一业务模式。”
这个消息似乎让人失望。作为全球市场份额40%的手机巨头,诺基亚不得不面对增长乏力的困境。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不改变,诺基亚很可能会遭遇到如同摩托罗拉一样的衰落。外包无疑是降低成本的好选择。而诺基亚却选择了收权。
去年底经济危机期间,诺基亚一度宣称,将手机制造收回自己制造。大量收回外包的手机板组装订单,改为自制,当时三大外包厂富士康、芬兰Elcoteq和美国Jabil业绩都大受影响。
事实上,诺基亚近年所为,正是不断将制造(跨国公司普遍认为完全可以交给代工厂)环节紧握在自己手里,并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
在中国公司的建立上,诺基亚也不断集中权力。其进入中国的路径,经历了贸易-代工-与各地政府多方合资-再到北京总公司的曲折历程。
截至去年外包手机已经降低到17%,今年销售的产品都是自己制造的。
在诺基亚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多方合资使诺基亚获得了更多政府资源的支持,在牌照申请、市场运营方面都得到更大的便利。
然而,快速发展的现实越来越受制于分散投资。虽然同样生产诺基亚的产品,但是由于都是独立的公司,各个合资企业之间在沟通和合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邓元軻表示:“我们在东莞和北京有两家手机工厂,在设零部件库存的时候,一部分在东莞,一部分在北京。”经过和四地政府艰难谈判,2005年诺基亚在中国的四家合资公司最终合并组成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新合资企业中诺基亚控股60%,北京首信、东莞南信、上海联和与北京航星分享剩余40%的股份。此前,诺基亚在各地单独成立公司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
位于北京的投资100亿的星网国际(工业)园启动,从建立开始目标就为零库存。诺基亚将产品链各个环节上的供应商和自己集中在一起,一部标准的手机大约由400个零部件组成,在星网工业园,诺基亚每天都要组装2.5亿个零部件。
收购
诺基亚在制造集权的同时,对网络则采取了大规模收购。
2006年10月,诺基亚发布了第一个可在手机终端上实现的 Web2.0——维信(Wid-set),通过维信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互联网内容的 “自主定制、自动推送”。
不久,诺基亚推出N800Internettablet手机,可以支持Skype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手机连接到无线互联网来拨打电话。作为一家传统的手机终端厂商,主动推出支持Skype的移动终端,意味着未来Nokia将对互联网业务与其终端进行更多的融合。
2007年8月29日,诺基亚发布了其互联网门户Ovi,Ovi在芬兰语里是“门”的意思,宣布将进入互联网服务行业。
诺基亚公关部人士表示,今后推出的所有型号手机,在设计上都将向提供更多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靠拢,逐渐完成其从传统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到“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提供互联网服务和软件为主的体验型公司”的转变。
2007年10月1日,诺基亚宣布将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
从2006年到2007年,先后收购电子导航软件开发商Gate5,独立音乐销售平台Loudeye,媒体共享网站Twan-go,移动广告公司Enpocket,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
从2007年下半年的一系列并购合作案中,诺基亚基本将手机主流服务尽数纳入囊中,包括地图、导航、音乐、娱乐等。
2008年6月,诺基亚斥资4.1亿美元收购Symbian公司剩余52%股份,从而实现全资控股。
不久,诺基亚以1.53亿美元收购Trolltech公司。Trolltech的主要产品是用于开源软件研发的图形工具和软件。
当Google等公司以开源软件来挑战封闭已久的手机操作系统的时候,作为全球手机的最大生产商的诺基亚,选择了联合同行抵御微软。利用开源的威力,诺基亚能够扩大在手机行业的影响,即使不是诺基亚品牌的手机,也可能运行诺基亚的开源软件平台和服务,进一步巩固其移动互联网战略。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