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靠谱的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22:58  经济观察报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几个月来,奥巴马总统一直在苦苦思考美国的阿富汗战略。而当他在按照原定计划于12月1日阐述最后的决定时,他显得冷静而富有逻辑性。虽然他心里明白,这项政策肯定会遭到左右两翼的共同反对,但他仍显得出奇的平静。

  “我内心非常清楚,这项计划在政治上是不受欢迎的,”奥巴马对包括我在内的几位专栏作家说。“它不仅不受欢迎,而且在我们民主党内更不受欢迎。但一件事情受不受欢迎,并不是我做决定的依据。”

  奥巴马是在白宫图书室的午餐会上与我们边吃边聊的。他身后环绕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籍,这些书记录了美国历任总统经历的考验及他们最终的胜利,有的总统发动的战争带来了令人痛苦的后果。但我们面前的这位总统不会大谈自己的痛苦——至少在公开场合不会。

  他精准地阐述了新的阿富汗战略的细节。他语调平和,不谈成败。他不想用战场上的血泪故事来感染听众,也不会渲染他作为一名统帅所感受到的痛苦与孤寂。阿富汗战略是奥巴马任职以来必须做出的最紧张、影响最大的决定,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仍是那个“不动声色的奥巴马”。

  在我看来,奥巴马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向阿富汗增兵3万,守住主要的人口中心,从而为将控制权移交给阿富汗军队和警方做准备。我认为在阿富汗唯一可行的“退出战略”就是这样的“以进求退”。美国将从2011年7月开始移交控制权,这一步骤是这项战略的核心。

  军官们虽然觉得奥巴马的决定稍微有些迟,但总体上仍感到满意。据说,让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上将感到尤为高兴的是,奥巴马决定在六个月里就向阿富汗增兵,这比麦克克里斯特(StanleyMcChrystal)将军所要求的还要快。一位高级军官说,快速的增兵“将使麦克克里斯特将尽可能多的美军投入战斗,从而帮助他获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但在政治上,这项阿富汗战略将令所有人不快。民主党人会对此感到愤怒,他们觉得奥巴马应该首先处理严峻的经济挑战,而不是升级一场耗资巨大的战争。共和党的不满则在于,奥巴马制定了一个明确的在18个月内撤兵的计划,这无异于是向塔利班宣示,只要耐心等待,他们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奥巴马在12月1日坚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不过他也承认:“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所有的选项都不是那么理想的。”

  现在人们热议说,阿富汗战争就是奥巴马的越战,但奥巴马反对这样的比喻。他的理由是,越南人从未像基地组织那样在美国杀害3000多名平民。塔利班并不像越共,不是阿富汗的一支民族主义运动,而且他并不像当年的美国总统那样许诺无限制地介入战争。

  奥巴马对我们说:“阿富汗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对我们无关紧要的国家。”我同意这个观点,阿富汗对于美国的安全利益至关重要。但我认为他说服不了多少民主党的众议员。

  奥巴马的战略最大的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实施问题。这项战略能成功吗?奥巴马制定的成功标准很低,只要美国能将控制权移交给阿富汗就算成功。他对于反游击战的宏大理念没有多大兴趣,并坚称他绝不做出“帮助阿富汗建设国家的承诺”。由于标准较低,奥巴马在2011年7月就可以轻松地宣布美国取得了“尚好”的结果,而不必一定宣布胜利。

  我问奥巴马,这样一来,塔利班会不会消极避战,坐等我们撤军?他认为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不大相信这个观点,因为如果接受这个观点的逻辑,我们就永远无法撤军了。难道不是吗?这实质上就是做出永久性的承诺,把阿富汗变成美国的保护国。”

  奥巴马认为,只要美国确定撤军期限,阿富汗的各派考虑到这样的压力,就会暂时放弃分歧,和衷共济。在我看来,这是整项战略的各项前提条件中最不靠谱的一个。奥巴马等于是在向敌人说,他会在确定的日期撤离,并要求自己的盟友做好接管的准备,如果他们准备不足,局面就会崩溃。应该说,这项阿富汗战略是个不错的战略,如果它没有这个先天缺陷的话。因为这个薄弱环节就是:如果我们提前宣布将会把拳头松开,那我们是很难握紧拳头的。

  (本文由《华盛顿邮报》提供中文版权。赵信/译)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