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首次明确承诺2020年的碳排放减排目标。这个看似枯燥的数字,将日益真实而深刻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
李忠峰
中国财经报 12-05 00:00:00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公布这个碳减排目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会对中国经济、产业、科技以及消费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国家谈判团成员、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发展中心主任潘家华12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这个时候公布碳减排的目标,既有国际合作的因素,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法副教授李毅告诉记者。
他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会上各国将就2012年以后的碳减排义务达成新的协议。我国在大会召开前夕提出清晰的量化目标,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将对大会的预期结果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
“对于国内来讲,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淘汰低技术能级、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制造产能,实现绿色崛起。”李毅说。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08年,我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一五”的小火电淘汰目标,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4亿吨。
然而,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12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在扩内需政策的拉动下,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产能增长更快。
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都是碳排放较高的。
一方面是高排放,一方面要降低排放指标。究竟如何实现?
“跳起来能够着”
“中国作出的是一个无条件承诺,这一目标有点偏高。”潘家华对记者说。
潘家华表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要有经济增长就必然要增加排放。对比发达国家同等阶段的排放水平,中国的目标已经接近甚至超前。
他说,根据测算,目前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就要增长0.8到1个百分点。即使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之后,这一数据也不会低于0.5%。“所以,如果在总量上控制,那么中国的GDP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这是不能承受的。”
“1990年—2005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2020年前再降低45%,有一定的难度,努力也能完成,但是越往后难度越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告诉记者,中国承诺的减排40%—45%有两个约束指标:一是指单位GDP的碳排放,另一个是以2005年的单位GDP碳排放作为衡量减排的参照指标。这就意味着未来1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碳排放总量肯定比现在要大。
实现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有一系列技术支撑。
邹骥教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负责人。项目主要目的之一是根据经济学模型和不同的情景构想研究,分析中国实现碳减排30%和50%目标所需要的增量成本,也就是经济代价。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设定为30%,只要把现在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现有的技术都坚持下去,不多做也不少做就可以实现;但如果设定为50%,则额外增量成本每年约需780亿美元左右,占中国GDP的1%上下。
他在接受采访时,把实现40%—45%的目标比作“跳起来能够着”。
多方并举兑现承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提出的碳减排目标是根据国际减排形势和具体国情而采取的自愿、自主的行动,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发相关减排技术等方面着力。”中国社科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需要大力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和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
刘强说,还有一个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这方面植树容易,更重要的是管护。
“在我看来,应该通过行政和税收的手段,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加大节能力度。”林伯强告诉记者。
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显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70亿元,重点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节能产品推广及节能能力建设等,其中安排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200多个。还对高效节能空调、电视机、冰箱等10大类产品给予财政补贴,安排财政资金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等。
据了解,国家已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行循环经济试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
林伯强表示,对于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一些有效的扶持政策还可以接着实施。
绿色经济迎来新机遇
“碳减排正式纳入管理体系,并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在今后十几年中,中国要将能源效率提高起来。经济结构的转型也蕴育着巨大商机,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将迎来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建筑节能、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都被中长期看好。”刘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在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的争议仍在继续。采访中有专家表示,中国用实际行动公布碳减排目标,真诚参与国际合作,会议能否达成协议尚不可知,但肯定会加速国内绿色经济发展。
一些相关企业也对发展情景充满期待。“这个消息让我们非常鼓舞,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北京蓝洁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蓝洁士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智能环保厕所系列产品的集团性企业。公司自主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厕所免水可冲洗技术,拥有10项专利技术,并在22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长安街上的蓝洁士环保厕所,每厕位每天耗电仅0.5度。2008年,蓝洁士公司为北京奥运会场馆提供211座免水可冲洗厕所,由于节能环保,赢得了多方赞誉和认可。
吴昊告诉记者,蓝洁士具备尖端环保技术,产品小巧、免水、省电、智能,加上卫生可冲洗,在火车、飞机、轮船、大巴车上都有用武之地。
同样感到振奋的还有位于山东的皇明太阳能集团。集团负责媒体采访的韩先生告诉记者,皇明打造的中国太阳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研发检测、制造物流及光伏终端研发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高科技孵化器。
他相信,碳减排肯定会给太阳能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他透露,董事长黄鸣将作为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及中国商界代表的双重身份参加哥本哈根会议。
潘家华表示,对于百姓消费来说,实际上,低碳生活并不遥远,很多是可以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做的,并不是一定要等到未来。例如,我们可以少开车、多坐公交车、用节能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