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收、充电、“逛四方”
本报记者 陈新伟
通讯员 刘小江 刘攀报道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冬天成了新安农民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打打麻将、晒晒太阳,喝个水酒,困在坑上,是过去新安农民“猫冬”惬意生活写照。可现在,该县新安农民冬季生活大变样,昔日悠闲“猫冬”的农民,把“冬闲”变为“冬忙”,发展大棚种植,利用冬闲外出打工,到文化大院培训充电学习,甚至举家外出旅游观光,成为冬季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蔬菜大棚种植忙
在一个个冬暖式温室大棚里,黄瓜顶出了花,西红柿泛了红,尖椒苗茁壮成长……这是新安县石寺镇磨窝村蔬菜大棚内的美景。自2005年以来,村里实施“创业工程”,广泛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帮扶村民在闲暇时间学技术、创业,搞增收。现在在磨窝村的创业基地里,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村里共建起近五十个蔬菜大棚、两个百头养牛场、一个速效养鸡场。他们在种植大棚蔬菜的同时,利用网络媒体,了解市场行情,打造“畛源”品牌,多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磨窝村的反季节蔬果在洛阳市蔬菜批发市场里已颇有名气、供不应求。
充电学习改陋习
为了让农民在冬闲时能学到技术,新安县涉农部门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新安县北治镇今冬提前安排培训工作,目前已组织177名村组干部、致富能手等到县委党校进行农村管理理论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合格者可获得党校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已举办四期养殖、种植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已有287人接受了培训。该镇沼气服务协会和专业服务队还进村入户,开展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培训,已讲解20场,发放《沼气用户手册》6000册。
寒冬里,遍布城乡的文化站、文化大院也成了农民的好去处,农家屋看书,远程教室里收看最新的农业知识,娱乐室里下下象棋,锻炼身体,到文化大院去“猫冬”,渐渐成为新安农民的新习惯。
农闲旅行新时尚
年过六旬的老潘是新安县五头镇地地道道的农民,前不久,老潘利用今冬农闲时间,跟随旅游团到北京:“看了天安门,登了长城,进了毛主席纪念堂,一下子了结了俺多年的心愿。如今俺们农民也富裕了,咱也‘潇洒走一回’。”
今年来,该县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中旅新安县上海路营业部的负责人刘雅利高兴地说:今年冬天气候不是太冷,旅游市场不错,特别是北京、青岛、延安等性价比较高的线路很受农民朋友的追捧,说明时代在变,农民的思想也在跟着转变,这也将是我们关注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