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然气市场——垄断坚冰亟待打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18:14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罗丽娟 北京报道

  两周以来,中国多个城市陷入“气荒”。就在坊间盛传天然气涨价的预期越涨越高时,国家发改委官员及时站出来表明态度:天然气年内不会调价。

  国内气荒 价格是关键

  11月3日,占全国天然气产量70%的中石油发布通知称,将限量供应天然气。此消息一度引发舆论激烈反应。

  近期,中石油给央视发去材料称,目前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管量已经到了最大,增加供应量的余地已经很小,虽然已大幅压缩了工业商业用气,居民用气量依然有增无减,一些城市天然气供应已经接近极限。但是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能源专家韩晓平表示,这是垄断惹的祸。

  据了解,半个月之内,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平均每吨已暴涨500~700元,涨幅平均已超过两成。

  从上月初开始,天然气价格一路高涨,华南地区目前已从每吨4000元左右涨至4500~5200元/吨,北方地区由3250元/吨涨至3800元/吨,涨幅平均已超过两成。天然气价格的一路高涨在全国多个省市已普遍出现,而且涨价仍在持续。

  全球天然气过剩,市场已从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但我国的“气荒“局面在各地频频上演。

  至此,国内对于打破垄断机制、加强投资的呼声四起。

  韩晓平认为,关键领域由少数央企高度垄断,未能依靠市场进行充分的资源配置是造成供应短缺和民企高抬天然气价格的根本原因。

  他表示,包括勘探开发等天然气领域中上游高度垄断,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多元化和充分竞争市场,也无法充分调动民企和一些地方国企的积极性。

  目前的天然气行业情况是,上游勘探、生产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手中,中游的长输管网也主要由上述三大企业垄断,而下游城市及工业燃气的输配业务则是国有、私营企业共存。

  早在10月份,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Fatih Birol称,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不足令人担忧,09年全球石油生产投资相比08年的水平要低大约1000亿美元。

  另外有许多专家都将矛盾的根源指向了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管制。“没有利益的驱动,企业就没有动力去勘探更多的油气田。而进口天然气也是因为价格的矛盾迟迟难以进到国内。”有专家就指出,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天然气巨头认为目前价格不合理,要求进行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悉,根据中石化原计划,“川气东送”今年9月份就已实现局部通气,年底全线贯通。可是到目前为止,中石化仍然未与下游燃气公司签订购销协议。究其原因,有人指出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价格没谈拢。

  国外天然气过剩

  据相关部门对天然气需求现状及预测,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将分别达到1500亿立方米和2400亿立方米;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为300亿至400亿立方米,2015年缺口为500亿至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我国气荒发生的同时,是国际天然气过剩现象。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年度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预测到:全球天然气供应将出现严重过剩,到2015年过剩量将高达2000亿立方米。

  安邦咨询分析师端宏斌对本报记者说,最近几年亚太地区市场需求在平稳发展,但是北美地区却在下降。

  200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只占了能源市场3.4%的比重,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中国对天然气需求上升,而国际需求在逐渐下降。”端宏斌说。

  以美国为例,美国29%的天然气消费来自化工厂和钢铁厂。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能源交易咨询公司分析师斯蒂芬表示,较去年而言,美国今年开采的天然气较多,然而需求却疲软,去年此时,工业用气需求比目前旺盛许多。2009年前5个月的工业用户天然气需求(包括工厂、钢铁厂和化工厂),较一年前下降了13%。

  据全球投资者网的分析师维尔特称,由于经济下降、温度不高等原因,美国天然气市场将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而这种低迷在短期内还将继续维持。

  从短期来看,市场上天然气存量过多,虽然8月中旬北美地区温度逐渐上升,但是这对于天然气市场来说,却来得有点晚,不足以扭转低迷的市场。

  维尔特称,未来天然气价格将进一步下滑,甚至可能低至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即使是飓风天气,也将难以改变这一状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