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粮食安全引发全球关注 > 正文
袁隆平(资料图片)
2006年7月7日,《解放周末》曾刊登独家专访《本色袁隆平》。日前,记者再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三年多之后再见,79岁的袁隆平本色依旧。
讲起超级稻“种三产四”工程,他兴致盎然;说到粮食安全问题,他直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探讨科学精神时,他语重心长,将“大胆创新、宽容失败”放在首位。
再访袁隆平,还是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同一幢经历20余年风雨的朴素办公楼,略经修整,楼前的树已长高了些许。
采访当天下午3点,袁隆平刚刚参加完会议,从南宁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疲惫的他原本打算回家睡个觉,好好休息一下。得知记者前一天就从上海赶来,老科学家又一次心软了。
下午4点半,记者见到了袁隆平。
当我们再次聊起杂交水稻时,他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拉着记者到隔壁参观那幅三年多前就带记者看过的巨幅杂交水稻照片。
“你看看,多美呀!”那神情,丝毫未改。
“我有一个梦想,到我90岁时,超级稻亩产达到1000公斤!”
话题自然还是从水稻开始。
袁隆平开口就说,这三年多来没什么大的进展。
说没有大进展,是因为在2004年超级稻第二期提前一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后,进入了第三期试验阶段。从亩产800公斤到目标亩产900公斤,难度已越来越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