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施医改制度小心走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07: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毕晓哲

  制度设计的初衷可以理解,但这项良好的制度设计最终实施后会不会“走样”,还真是让人担心。

  首先,从大量网友跟帖来看,不可避免地担心药价能不能真正降下来,这也恰恰是公众最大的担心。日前,有媒体称,上海市民张先生在同一家医院打同一种破伤风针,居然在半年内从1.8元涨到36.5元,涨了20倍。而这个破伤风针剂的药效、成分、含量与旧的针剂一般无二。在国家如此大的高压态势之下,一些药品生产厂家依然故我、置之不理,可见某些药企对于政策的“抗药性”之高。

  实际上,通过变换药名、包装,或重新注册改头换面成新药的做法,在医药生产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潜规则”。一针破伤风能如此变异并被牟利,其他类药品也一定能找到“空子”来钻。如此一来,在药品“降价死”、“挂羊头卖狗肉”惯常做法之下,药品价格究竟能不能真正降下来,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就目前而言,在医、药并未完全分离的前提下,公众更不应高估医院的自律。医生可以不开“大处方”,但他们以诊疗之机借机牟利的漏洞并未完全堵死。所谓的“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理论上也只能针对显而易见的挂号费、护理费、床位费等。如果个别医院稍稍“心黑些”,很轻松地从国外进口一些先进医用设备,就完全可以脱离有关部门的价格监控。一些常用检查治疗费用已基本定型,而引进的先进设备检查治疗费用究竟定什么价,仍然还是医院方说了算。

  如此分析,能否实现发改委所设想的“高诊费、低药费”的医改方向,不能不让人深表怀疑和担忧。《中国质量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