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未来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推进。
12月3日,本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土地、金融、用水和对外开放平台等,是山东省最希望争取到的支持政策,黄三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都将有正式说法。
4市或获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黄三角也是目前进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首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板块。
这将意味着,山东要探索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方式,以实现国家对黄三角“率先建成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冀望。
黄三角的规划范围包括东营、滨州两市,潍坊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面积为2.65万平方公里。
相关人士告诉本报,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将黄三角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
与高效生态经济的功能定位相适应,黄三角在集约开发区内,构建起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按照国家规划,在产业布局上,黄三角将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
四点,即东营、滨州、潍坊港和莱州港区,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形成西起德州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
本报从相关人士处获悉,东营、滨州、潍坊和莱州均有望获得支持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800万亩未用土地改革
本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土地、金融、用水和对外开放平台等,是山东省最希望争取到的支持政策,黄三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都将有正式说法。
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是黄三角的最大优势。据山东省政府编制下发的黄三角规划,该区域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此外,黄河冲积每年新生土地近1.5万亩。
改革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山东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政策之一。
本报记者综合多渠道获知,国家级规划给山东打开了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改革的闸门。
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将推进该区域对未利用土地的集中成片开发,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在黄三角区域对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后,山东若能保证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新增耕地资源将被允许在山东省范围内用于占补平衡。
此外,山东省政府和黄三角区域城市均有整合辖区内城市商业银行,组建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成立产业发展基金的愿望,将被纳入国家级规划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一揽子支持政策。
据了解,下一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加强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本报获知,山东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尽快启动新一轮区域发展核动力。
统计显示,2008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55.8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15%。1995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