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包终结者”市民卡曙光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孙进 舒时 郭兴艳

  未来,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出门必带的?

  香港人对这个问题已有现成答案。几乎所有香港人都会承认,出门必须得带“八达通卡”,其重要性不亚于家里的钥匙。

  香港的八达通卡是一个城市小额支付成功应用的典范,通过八达通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电子缴费系统,八达通卡的使用者不但可以用它坐巴士、地铁,而且可以在各种便利店使用,是香港人名副其实的“电子钱包”。而这绝非此卡的唯一用途。它同时也可以作为核准持卡人身份的通行证,出入学校、住宅区和商厦。

  从八达通卡身上,我们已可看到未来市民卡的雏形。

  所谓市民卡,就是将“金融支付”与“数字化信息”功能相融合,将需要实名制的医疗、保险、住房、金融等的管理功能以及交通卡等不需要记名的小额支付功能融为一体的智能卡解决方案,而它很可能将成为人们口袋中钱包的替代品。

  香港人的“钱包”

  2007年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影响香港人生活模式产品”排名中,八达通排名第二,仅次于手机。自1997年推出以来,八达通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智能卡: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市面上流通的八达通卡或产品超过1900万,每天交易宗数超过1000万宗,涉及金额超过9000万港元。16至65岁香港市民中,九成半拥有八达通卡或产品。

  这张小小的智能卡也已经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角,香港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展览将以“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为主题。展览将展示香港智能卡系统广泛应用于日常都市生活中的成功经验。

  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通讯及科技科首席助理秘书长李碧茜11月26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介绍,香港智能卡的应用范畴包括购物、公共交通系统、出入境检查系统等的八达通卡、智能身份证和隧道自动收费系统。

  香港现有的八达通分为租用版、销售版和银行发行版三种。其中租用版由公司借给用户,其中又包括儿童、成人、长者和个人八达通,用户只需缴纳一笔可退还的费用,大部分游客和香港市民使用的正是租用版八达通。销售版八达通是更个性化的八达通产品,如手表、链坠等佩饰。而银行发行版八达通,例如与花旗银行合作的信用卡八达通则将信用卡和八达通功能合二为一。

  八达通系统主要由八达通卡、读卡器和结算系统三部分组成。八达通卡本身由日本SONY制造,内置RFID(射频识别)芯片,通过读卡器操作不同收费模式;读卡器由控制主板和内置天线组成,利用无线电频率再输送能量及资料至内置于卡上的芯片。读卡器可离线或线上操作,交易资料会相应储存在收费器内或传送回服务供应商的主体电脑内,然后于每个工作日完结时,传送至八达通卡有限公司的中央电脑进行处理及结算;最后由八达通结算系统为参与系统的机构及商户检核每个交易及进行结算。

  对服务供应商来说,八达通系统提供富有弹性的收费系统,减少处理辅币的行政费用,而且系统安全减少人为错误,减低处理现金的成本,从而进一步保障盈利。而香港社会则向无辅币城市迈出重要一步。

  虽然八达通最初推出是作为电子货币,免去找赎准备辅币的麻烦,但八达通公司发言人向CBN表示:“其实早在设计阶段,已预计这套电子收费系统可以适用于缴付交通费用以外的用途。”

  八达通自从在2000年获得金管局“接受存款公司”牌照后,即大力拓展八达通的商业化和其他应用,包括零售小额付款和作为核准持卡人身份的通行证,出入学校、住宅区和商厦。例如香港地标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金管局和诸多国际投行办公地点,工作人员每日即是使用八达通作为身份识别出入。此外,全香港已有50万住户及员工使用八达通作为出入证。

  手机终端异军突起

  RFID是八达通使用的技术。而在中国内地,最有潜力的发展则是手机终端系统。

  事实上,日本的小额支付主要靠手机实现。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前合作推进部部长平野敦士表示,手机钱包可以包含电子货币、信用卡,员工卡、会员证以及交通工具车票等功能。

  中国移动研究院经过两年研发准备,推出一种新的SIM卡,将NFC(近距离通信)芯片与SIM卡融合,实现电子支付和数据下载等多种功能。用户只要用手机接近读卡器,即可实现小额支付。而NFC就是基于RFID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

  这是一个“砸钱”的选择。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数据业务部总经理王华表示,商铺会包括麦当劳、星巴克等,中国移动将为这些商家配置读卡器,目前每个读卡器的成本是3000元,而每个新型SIM卡的成本在50到100元,中国移动已经决定为此大规模投入进行推广。

  事实上,本届上海世博会将首次采用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作为门票,将世博门票的数据传到中国移动用户的新型SIM卡中,实现无线支付。

  中国移动手机卡的账户还将和用户的银行卡或信用卡账户捆绑,一旦手机卡中的金额花完,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将银行卡或信用卡中的资金转入手机卡,还通过手机进行其他账户管理。

  王华透露,中国移动在无线支付环节不会得到任何提成,而且要负担前期SIM卡推广成本以及为商铺提供读卡器的成本。而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离不开中国移动所提供的服务。

  因为,在新兴移动应用中,手机支付是最被用户看好的项目之一。AC尼尔森调研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

  手机卡集成公交卡、银行卡和钥匙等功能后,一系列新的应用模式将大规模展开——用手机对准读卡器,就可以实现坐公交地铁、看电影、餐馆付账;将手机放在嵌有NFC标签的海报前,可以下载电影内容、手机铃声和海报等。手机将占据用户口袋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可以取代钱包中的各种卡片。

  为了推进无线支付,除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发力。中国联通上海公司携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微电子共同研发的刷公交卡手机,在手机内部植入了NFC芯片,用户在乘公交车、轨交、出租车时,可直接用手机进行刷卡扣费。上海联通近期将推出一批内置NFC功能芯片的公交卡手机挂件卡以及手机贴片卡。

  而中国电信也宣布推出手机支付业务。这种手机除了可以支付水电煤费等公用事业费、购买电影票外,预约医院专家门诊,也能在手机上完成。每月接到水电煤费账单,无需去付费点排队,只需使用手机支付,数据会传输到电信的账务后台,计入电信账单,用户在手机接到电子账单后,可直接通过手机完成对账单的支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