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舒
媒体艺术,如果从白南准开始算,到今天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对于大众而言,似乎仍然陌生。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延时:中瑞媒体艺术联展”,正好可以给人们一个机会,去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新媒体艺术和其他艺术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对人们说话。现在人们通过这种媒体进行对话,也许比绘画还要更熟悉,因为现在大家每天都要接触电视和电脑。”与中国美术馆合办展览的瑞士比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凯若琳·尼科德认为,媒体艺术实际上有着浓厚的当下性,与我们的生活之间,距离并不遥远。在她看来,“重要的是表达的过程,而不是手段”。
和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新媒体艺术大展“合成时代”一样,这次“延时”的策展人,仍然是客居纽约的张尕。参展的艺术家一共有14位,瑞士方面有媒体艺术的前辈中坚人物亚历山大·哈恩,以及其他活跃的艺术家,而中国则有张培力、陈绍雄等中生代,以及邱志杰、曹斐等正在日益引来关注的较为年轻的艺术家。与“合成时代”相比,此次展览显得要安静一些,展厅里人们静静地体验着艺术家们带来的独特感受。
“延时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摄影特技,在拍摄时候将画面间隔演唱,延缓的过程最终再以24格/秒的速度播放,能构建出一种加速后的人为的缓慢效果。这样就达到了一种来源于真实的‘虚拟真实’。”张尕这样解释展览名字的来源。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在他看来,就是因为,“媒体艺术是时间概念的展开”,能够让人们“体验时间”。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看来,这个展览,讨论的是“时间、艺术家面对的事实和提供给公众的体验”。的确在亚历山大·哈恩1997年的作品《招灵》面前,或者在瓦伦缇娜·瓦克斯克的作品《硬盘迪斯科》面前,都会有奇妙的关于时间流逝的感觉。
范迪安还提供了另外一个看待这个展览的角度,“媒体艺术是综合学科综合知识的艺术,对于文明进程有相当的启发性。张培力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探索,这些做媒体艺术的艺术家们失去了很多商业上的机会”。瑞士文化基金会视觉艺术部主任玛瑞安·伯基深有同感,“媒体艺术改变了我们支持艺术家的模式,因为收藏家们收藏这些作品会有困难。”
亚历山大·哈恩:从画布到新媒体
CBN:能否谈谈《招灵》的创作过程?
哈恩:这个作品的视频长度有1个小时,是在1997年的纽约马拉松比赛上拍摄的,这些都是跑步的人们。拍摄就是那一天的工夫,但是剪辑和后期处理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摄影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经常声称拍到了幽灵,当然那都是假的。我做的这个作品就相当于把奔跑者的灵魂又召唤了出来。
CBN:您从事媒体艺术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最开始是如何想到做媒体艺术的?
哈恩:我最开始是学习画画的,但是遭遇了事业的危机,有种什么东西不见了的感觉,就此不能再画画了。正好有人在做新媒体实验,我就转入了这个领域,重新来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很幸运。因为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画面是将持续的东西凝结起来,好像结晶一样的过程,新媒体则可以让你一直感觉到时间的持续。
CBN:这样的艺术让人觉得很接近科学。
哈恩:是的,我的工作室很像一个实验室,工作过程也很像科学家做实验。尽管我最早是学画出身,但是我很喜欢科学。我们所做的工作的确有很多都与科学相关,工作的时候也会经常需要科学家和工程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