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间谍也是生产力?(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00:43  中国经济时报

  ■赵刚专栏1990年冬,西方某大国情报局计算机中心。

  当值班人员将侦察卫星昼夜监控所拍摄的胶片输入计算机时,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发生了!在大屏幕显示的地形复原图上中国工业重镇兰州市,竟然消失了。

  中国的兰州市是黄河上游唯一的中心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的商贾之地。它不仅是通往新疆、青海、西藏等边远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无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地理、民族文化的角度;无论从政治、宗教和军事角度,还是从历史发展和全球战略框架的角度,兰州是西北地区当之无愧的战略枢纽,兰州军区的设置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城市突然消失,自然引起西方情报部门的极大关注。经过再次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和计算机反复甄别,在地图复原图上,兰州确确实实消失得无影无踪。

  情报部门立即向最高当局报告:中国兰州的突然消失,显然中国已经具备了掌握城市伪装的高新技术的能力。为此,该部门建议立即秘密组织各类专家组成“旅游”团,到兰州实地进行考察。

  由各类情报专家组成的“旅游团”马不停蹄地赶到兰州,立即着手从各方面采集情报。从空气到河水,从土壤到树木标本。按照他们制定的庞大的调查计划实施数日之后,一无所获,他们得不到任何“城市伪装方法”的蛛丝马迹,这些专家一筹莫展,只好空手而归。

  正当西方情报局束手无策之际,中国某杂志的一篇论文帮了他们大忙。这篇学术论文的作者是一位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专家,他撰文指出:兰州缘何突然消失,是由于工业污染所致。由于兰州是重工业城市,工业排出的废气笼罩整个市区周围和上空,形成密而厚的尘土团,加之兰州的地理位置特殊,东西狭长,四面环山,污染云团难以飘散,以至于从空中俯瞰市区,整个兰州都被“伪装”起来。这真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外国情报局苦苦寻觅不到的答案,竟然被8角钱一本的杂志给泄露了。当然,这是一个类似于黑色幽默的事例,但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严峻的事实,国外间谍对中国情报的搜集达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地步。

  一个耳熟能详的事例就是中国宣纸技术的失窃。中国宣纸素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它“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宜书宜画、不腐不蠹,中华文明的文书典籍、讲道经文、书画精品,大多赖此千古传存,中国的宣纸尤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为最佳。

  宣纸的传统制造方法多达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程序,生产周期长达300多天,生产中除3种主要原料外,还得另添加石灰、碱、漂液等辅料。除经过每道工序的精心操作外,还必须结合天气完成日光漂白。因此,宣纸的整个制造过程既要有“水火相济”之力,又要秉承“日月光华”之功,堪称世间一绝。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传统特种手工艺,宣纸生产自创立时起,就名噪艺林,其生产技艺,秘不示人,外界一直对此扑朔迷离,感觉神秘难测。

  作为纸中极品,宣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对宣纸的制造工艺,外国势力垂涎已久,对宣纸生产工艺的窃取从未停止过。有据可考,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直至今日,一些国家的情报人员相继对我国的宣纸产地进行过探访,千方百计地搜集宣纸生产技艺的情报,以便获取高额经济利益。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受英国人白恩控制的芜湖海关就曾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不久以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有一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20世纪初,又有一叫内山弥左当门的日本人,多次深入产纸地区,特别是泾县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回国后,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著文《中国制纸法》,刊登在《日本工业化学杂志》第九编第98号上。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了一些泾县的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生长出来的檀皮质量低劣,用之制造不出高质量的宣纸,润墨性很差,根本无法与中国的宣纸相提并论。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日本不断派人窃取宣纸商业秘密,1991年日本曾派技术人员秘密来到宣州,当发现城内漆有“泾县宣纸厂”标志的汽车,便尾随而至,但却遭碰壁。泾县厂方不仅谢绝参观,而且为了防止意外,下令将所有厂车的标志涂去。

  但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的某县,这家造纸厂是安徽泾县帮助建立的,拥有全套宣纸制造设备和技术。十分可惜,这家工厂领导人缺少警觉,对日本商人不仅热情款待,而且有问必答,甚至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为了表示友好,临别时,中方还将制作宣纸的原料——檀树皮、长稻草浆和杨桃藤一一赠送。不到一年,日本人便踌躇满志地宣布: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浙江第三、台湾第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