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均衡“衢州模式”引发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00:43  中国经济时报

  衢州市重点抓入学机会、办学条件、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四均衡”本报杭州讯(记者邹建锋)日前,“教育领导力与公平性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浙江衢州教育发展“四均衡”模式引起国内外与会专家关注。

  美国教育专家郎曼·科特内斯表示,衢州教育的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有借鉴作用,对于美国这样亟待破解社区与族群教育不均衡现状的发达国家。联合国全球扶贫大会中国东部案例考察团团长科林·芬克尔斯顿在衢州考察后认为,“衢州模式”可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减贫中借鉴。

  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市在省内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差异较为明显,教育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为此,近年来衢州教育发展的重心放在解决“农村学生、农村教师、农村学校”的教育“三农”上。

  衢州市教育局长姚宏昌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市重点抓入学机会、办学条件、师资素质、管理水平的“四均衡”。

  在入学机会均衡方面,衢州市政府出资设立孔子教育基金,建立了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新生资助帮扶机制,保障了困难家庭子女求学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率,降低了辍学率。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每个县市、区均建有一所智障教育学校的工作,解决了“三残”儿童的入学难题。

  在办学条件方面,早在2002年,衢州率先提出并实施“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学校布局调整策略,使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率有了大规模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衢州市分步实施了农村学校的“四改”改水、改厕、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和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现在,走在衢州农村,看到最漂亮的房子往往就是学校。

  在师资素质方面,针对农村优质师资大批流失的严峻现实,衢州启动了“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和“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共投入1580万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拍摄全市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1200余节,置于市教科网平台上,供农村师生全天候借鉴学习。组织了首届农村初中“明星校长”高级研修班,还启动了特级教师、市名师、城镇中小学高级教师结对帮扶农村教师的“青蓝工程”。

  在管理水平方面,在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的同时,衢州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探索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新模式。柯城区教育局积极探索“一校两区”实践,实施城区一所强校托管农村一所弱校,两所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捆绑式、紧密型的管理模式,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显效明显。衢江区教育局则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共同体”模式,以5所城区学校和2所集镇优质学校为基地学校,把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6所完小划分为七个区域片,每个区域集聚6—8所学校,建立“共同体”,构建“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协调管理”的新机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