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像一幅气韵流动、五彩斑斓的立体画卷。在这里,历史正向未来延伸……
本刊记者/吴炜 摄影/刘继文
曾经看到一句读书人自我感慨的话:回不去时,回到书里。在京城的人,如果想回到那个原初的北京,回不去时,或许可以回到南锣鼓巷。
因为它多少保留了一些老北京的生活风貌,有古老的物件、怀旧的氛围,最重要的,在这里徜徉,很可能还可以收获些许古典的心情。
寻踪篇:历史的遗迹
去锣鼓巷不是很难,可以坐出租车去,也可以坐公交,东城区有一个车站就叫锣鼓巷。但我第一次去锣鼓巷的路途并不是那么直接,由于身处的位置问题,我先到了北兵马司——这是个带着历史记忆的名字,在北兵马司下车问路,有个朋友指点我一下,穿过那个胡同就到,于是我就开始穿越一条长长的巷道——它就是东棉花胡同,幽深,宁静。于是,去锣鼓巷之前,仿佛就要穿越一段历史。这不可能是一个新造的胡同,里面有不少慢悠悠腾挪往前的小汽车,和抖抖索索在冬天里走路的市民,个别理发店门口的灯光似乎也显出一丝暧昧。不过,对胡同气味的怀疑很快被中央戏剧学院的到来打断,这是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据说姜文、陈道明、陈宝国等重量级演艺界人士就出自这里——虽然光从大门口看,你可能看不出多大的气派来。这天,学校打出了招牌,说是有秦腔的演出,但门口进出的人并不见得多。
再往前,就是南锣鼓巷了。这条始建于元朝的巷子,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南至北,东侧有炒豆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灯八条胡同,西侧有福祥胡同、黑芝麻胡同等八条胡同。
作为北京旧城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南锣鼓巷地区以完美的“棋盘式”格局集中了各式各样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和历史遗存,保存了北京罕见的拱门砖雕、照壁、影壁、门墩等建筑形式;同时,这里也是人文荟萃之地。自明至清,直至民国,代有人出,而且留下了许多遗迹。比如南锣鼓巷65号,是明清之际著名人物洪承畴的家祠。炒豆胡同77号,以及板厂胡同32、34号等处院落原是清末僧格林沁的王府。帽儿胡同35、37号,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结婚之前的住所。东棉花胡同39号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所在地,原来是担任过北洋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宅第。
和杭州的河坊街等不同,这东西十六条胡同的存在似乎给南锣鼓巷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定位,不管它里面加上了多少现代元素,它是这片历史记忆带的组成部分。
现实篇:人和风景
在这个当前的旅游胜地,人流量也不算小,但窄窄的街道倒并不显得拥挤,人们可以走得舒适、从容。走不快,是因为巷子两边有着连绵不断的“风景”(特色店铺),但又不能走得太慢,因为前面总有未知的诱惑,或者惊喜。
在这条街上,很多店铺、酒吧早已声名远播,像12平方米的北京“最小”酒吧、善做蛋糕的“小新的店”、旅行者聚集的“过客”酒吧、卖创意文化衫的“创可贴8”等等,时间有限,我们最终决定,以一种普通游人的方式,从南而北,随意向前,看看能碰到些什么……
肖老板的“古董”店
南锣鼓巷147号的肖老板的店,是一个十几个平方米左右的小铺子,被分割成里外两间。这个2001年左右开张的店一开始其实是一个刻字铺,为四周的公司和机关刻公章,也兼营私人业务。现在这个店已经兼营“古董”业务,于是,毛主席像章、12寸的黑白电视机、带着大喇叭的旧留声机等,点缀了这个原本的刻字铺。
在肖老板的记忆里,他的店开张的时候这条街还非常闭塞,像一个贫民区。那时候房价很便宜,一个小门脸儿的月租金1000块钱就可拿下,现在就得5000块钱开外,翻了好几番,其它东西包括吃的、用的也全涨了。论游客的来往,以前也有,因为这附近本来就有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等历史名胜,但人来得不多。现在却快赶上王府井了。原因是大概在奥运前后,政府开始重视这地方,网站和电视台都来报道了,温总理也来过、近几届北京市长也来过。“我们扎根的时候也没想到现在会这样。”肖老板说。
肖老板还真是瞅准了外国人的生意,昨天刚好有一个大眼睛的中东女孩来买过印章,今天又有一个日本姑娘在翻译的陪同下来购买早已订下的印章。老肖早已明白,对于外国人来说,人家不喜欢高楼大厦什么的,来看的也就是老北京的、有民俗特色的东西。店里的一些旧玩意儿,有些中国人可能觉得破破烂烂的,老外却喜欢着呢。
南锣鼓巷对老肖来说,是一个梦想实现的地方,也是一条财富之道。
“过客”老板娘海燕
“过客”称得上是这里最早出现的也是最有名的酒吧,据说老板“小辫儿”在“背包客”中非常有名,自己就喜欢旅游,进藏的四条线他都去过。而以前酒吧的客人主要是全世界游到北京的“背包客”。据说“过客”自创的 “羊肉串”比萨和“宫保鸡丁”比萨味道极好,兼顾中西口味,颇得中外客人的欢心;而在鸡尾酒里面,男士有时会被推荐喝一款名为“过客”的特饮,口感浓烈;女士则可尝试一下“曾经失去的鞋子”,这款特饮是为了纪念小辫儿在旅行时丢失的一双心爱的鞋子。
这天我们没见到小辫儿,但见到了端庄娴静的老板娘海燕。她说起话来轻言细语,条理清晰,神情中流露出一种历经世事后的从容和谈定,事实上,如果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的小辫儿更多地充当了开创者的角色,海燕则是酒吧建设和运营的执行者。
海燕可以说是被动地见证了南锣鼓巷的变迁过程,这几年市政的基础建设在这里加大投入,带动了很多的民众关注,许多人来这里投资,大量的店铺涌现,但城头变幻大王旗,很多店铺不断地转手、倒闭或更改经营范围。“现在我个人觉得南锣已经进入一个平静期了,大家相对来说比较理智,泡沫都破灭了,大家发现南锣可能不是一个那么容易‘淘金’的地方。”海燕说。许多人认为开酒吧开咖啡馆就可以轻易赚钱,成本是3块钱的咖啡可以卖到30块钱,但是事实并不如此。
对于南锣鼓巷的变化,海燕已经处之泰然。“我到现在为止认为‘过客’还是我的孩子,一个孩子长大了以后我可能就不能主宰他的命运了,但你至少还能影响它,这一点我还是有自信,我觉得‘过客’基本是我想象的那种方式去发展的,但对于南锣,我觉得无能为力。”
时光流转,“过客”已经在南锣鼓巷度过了10年光阴,“过客”也不再强调什么单一的主题。海燕回忆道,最初,没有人在四合院子里做酒吧,“过客”应该算是北京城里第一家,但这种形式很快被人模仿了;“过客”也是北京最早的以自助旅行为主题的酒吧,当时有很多旅行者拍下的图片挂在墙上很吸引人,可以后来“自助旅行”这个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过客”也不愿意再把这个话题拿出来放大炒作,所以,海燕觉得现在不必对酒吧做什么刻意定位。而她觉得,他们唯一能保留下来的是可能是内在、内心的东西,比如对老板对员工的态度,员工对客人的态度,经营者的服务意识、服务宗旨等等。海燕认为他们秉持的是一颗平常心,是真地设身处地地把客人当作家里的人。曾有韩国人觉得这里像韩国的家,德国人觉得这里像德国的家,听到这样的反馈,海燕就很欣慰了。
提到酒吧名字的来由,海燕说“过客”这种心态,每个人都会有过,不管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每个人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作为“过客”而存在。也许,酒吧的创立者就这样找到了人们的一个共性。而海燕和小辫儿自身,却在经营“过客”事业的过程中稳定下来、沉淀下来、踏实下来了。前不久“过客”刚做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眼下海燕又在考虑为“过客”写本书了。
但这不意味着海燕不会再抽身而出,重新扮演一个“过客”,有时,她不去自己的酒吧,带着笔记本,而是在这条街上别人的咖啡馆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着,想一些事情,写一些东西。
这时候,在咖啡的微醺中,她又成了一个过客,窗外,则行走着更多的过客。
火柴盒里有乾坤
在南锣鼓巷88号,有一家卖火柴的店,叫“火柴语录”。店老板黄鹏也因为卖火柴出了名,被戏称为“卖火柴的大男孩”。他原来在北京服装学院学服装设计,爱好是喜欢摆弄“乱七八糟的小玩意”,收集烟盒、研究仿真枪。毕业以后,黄鹏一直想干一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与兴趣结合在一起的事情。有一次去外地的时候发现,各地的火柴往往具有各自浓郁的风土人情,于是就开始收藏,后来就也自然萌生了自己制作火柴盒的想法,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店铺。
黄鹏店里的火柴盒的设计大致分成三类,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是时尚的,包括现代的涂鸦等,还有一些是网络或游戏的,包括魔兽世界等。据黄鹏说,有一位顾客曾一口气买了20多套火柴盒,打算买回家放在玻璃容器中当艺术品欣赏。让他挺得意。
我们进去参观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梵高的油画被制作成一套火柴盒子。而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俏皮话也被收集起来,制作成一套火柴盒作品,并取名为“囧”。看来,小小火柴盒,内有大大乾坤。而如何找到客人的口味,则需要设计者有开阔的知识面、对社会、人性的洞察力。与其说黄鹏卖的是火柴盒,不如说卖的是智慧、美以及记忆。
在火柴之外,我们还看到60、70年代中国流行的搪瓷缸子,搪瓷缸子也被印上了很多只有中国人才能领会的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图案。
竟雅咖啡吧的酒香
和前面提到的“过客”酒吧不同,地处139号的竟雅咖啡吧似乎更倾向于把贵客们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
竟雅咖啡吧是王华和妹妹竟雅一起开的,兼做咖啡和酒。他们宣称自己可以提供法语服务,在这一带较为独特。而王华兄妹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从法国留学回来以后的居所,一度成了法国朋友喜欢光顾的“旅游问讯处”。而在法国学金融和财会的王华不喜按部就班的白领生活,后来决定专门做咖啡馆,因为这样的生活比较好玩,也可以继续帮助老外朋友。
这个咖啡吧被错落有致地分隔成5个独立的小间,给人的感觉比较安静。而今天刚好有一个女客人在——说女客人可能又不大准确,因为她看起来也像一个主人。这位女士就住在附近的胡同里,因为喜欢咖啡吧里的一幅画,先认识了竟雅,然后又认识了王华。没想到有一次王华亮出了调鸡尾酒的绝活,给她单独调了一次酒,让她很受用。现在,女士已经把竟雅咖啡吧当作一个家,下班没事就来这里,有时几天没来,王华会用短信和她开玩笑:“你什么时候回家啊?你好几天没来了”。后来女士还把自己的朋友都带过来,包括过生日,都是在这里包场做PARTY。在这里,女士渐渐也和王华的朋友成为了朋友,有时她自己买了好酒,也会招呼大家上这里来一块儿喝。
在王华心目中,这就是他喜欢的那种效果。他在国外呆了很久,那里的咖啡馆里出入的大多是附近社区居住的人,往往互相都认识。王华也希望自己的咖啡吧做到一定时候,店里的人也都相互认识,像老朋友一样相互打招呼。
目前,据王华的统计,来这个咖啡吧的朋友,90%以上都有过在国外呆过的经历。客人中外国人约占60%,剩下了40%里的30%的人是有国外的留学背景的。这种生活阅历的相似性,也可能形成了某些理解和交流的基础。
今天在店里的那个女士就在英国呆过7年,国外的生活让她爱上了品酒,但她一直没有发现哪个人能用二锅头当底酒调鸡尾酒,而王华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而仰仗着自己的酒和手艺,王华也不讳言自己有点“挑”客人:“我希望是咖啡吧的传播靠口碑,朋友带朋友,我要选择客人,好朋友,老客人才能喝到我这里最好的酒,一般客人,这种好酒他们是喝不到的,我会放起来,酒单里是找不到,看不见的。”
开饼店的乌拉
见到乌拉的时候,他在靠近巷子北侧的店里卖华夫饼,刚送走一个高鼻梁的老外美女,两个人开玩笑似地重复说BYE BYE。而当我们谈论起美女的时候,乌拉摆出一点见多识广的样子,宣称中戏连续四届的表演系的美女他都见过了,我们问乌拉有没有在美女成堆的南锣鼓巷找个美女做女朋友,乌拉说自己小孩子已经很大了。但在另一个场合,他又承认自己还是单身,有时觉得生活没意思,想自杀。这听起来像开玩笑,但看他清澈的眼神和清秀的面目,却又感觉有点像某种文艺青年的喟叹,不是有哲学家说,自杀是个哲学问题吗?
莫非在这条巷子里,一个卖饼的汉子也沾染了这满街的文艺气息,和对生命的思考。或许,他本来就不是那么一个单纯的生意人。
果然,接下去的交流让我知道乌拉是挺有个性的人。他是蒙古族人,从小在草原长大,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曾经做过摄影,做过咖啡馆侍者,也曾经在演出团体担任马术骑手。他喜欢比较简单的生活,不喜欢在公司上班,以及公司式的人际关系。现在这个生意是他在咖啡馆工作时认识的外国朋友介绍他做的,比较简单。而且,做这份工作,他还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中午12点才去上班。早上起来的时候,可以读读书,喝喝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过他告诉我,他目前这个状态,可能也是阶段性的,也许还会延续三到四年。此后可能还会去选择别样的生活。
锣鼓巷的店和新鲜玩意实在太多了,清丽柔婉的京绣、专注民间工艺的“剪王剪纸”、拥有榻榻米阁楼的火山人酒吧、限量限时供应并须排队购买的“文宇奶酪”等等,个个富有特色,让人驻足、流连。
未来篇:扩张中的文化产业带?
有创意、有文化底蕴的店铺已经是南锣鼓巷和其他商业街的最大不同。但是,下一步该怎么走,南锣鼓巷的未来将会怎么样?
对此,我们也去做了一些了解:为了把南锣鼓巷的特色发展得更好,早在2008年,北京市财政局、商务局、东城区政府就已经决定筹集1300万元,建立“南锣鼓巷商业业态调整资金”。这1300万元将用来推进南锣鼓巷商业街建设,强化街区特色,调整优化业态结构,扶助那些有特色、有创意,符合南锣鼓巷历史风貌保护和产业发展导向的店铺。最终,通过置换、调整、限制、更新、招商等方式,使整条街形成酒吧咖啡馆占25%、特色服装服饰占25%、创意制作及商品零售店占35%、会所客栈占5%、特色餐饮占5%,其他经营服务占5%的业态结构比例。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的副主任禹拥军接受采访时称,现在南锣鼓巷的第一轮业态调整已经告一段落,今后,南锣鼓巷将适当控制酒吧、咖啡馆的数量,更多地引进创意工作坊、民俗工艺品店、会所、小剧场、书吧等多种业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商务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同时,南锣鼓巷不会完全商业化,会保留在南锣鼓巷居住的老邻居,并保持整个街区的风貌。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吊着游客的胃口:南锣鼓巷附近的胡同,还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开放。除了圆恩寺胡同13号的茅盾故居对外开放以外,很多古老的府邸都写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字样,包括菊儿胡同的清末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府邸、位于黑芝麻胡同的清末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奎俊府邸、位于后圆恩寺胡同的清庆亲王次子府邸兼蒋介石行辕、位于秦老胡同的清内务总管大臣索家府邸、位于帽儿胡同的清末学士文煜的府邸和清末皇后婉容的娘家以及提督衙门、横跨板厂胡同和炒豆胡同的僧王府等,对普通游客来说,依然掩藏在历史的尘雾中。
但这些神秘的大宅院的存在,依然给北京市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一个悬念,到底里面是怎么样的?未来,普通老百姓能有机会去探访这些古老的宅院吗?不管怎么说,总是留给人们一个期待。
(空一行)
在我们快要结束南锣鼓巷之旅的时候,还有点意犹未尽,恰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在回去路过沙井胡同口的时候,有几个年轻人拿着一块制作简陋的牌子,在招揽顾客,说是胡同里面有个叫SUNNY PARK的咖啡馆开张了,有优惠活动。于是笔者决定当一回试吃螃蟹的人。走了长长的一段路,才到达一个有点简陋的偏僻院落,门外有个做工简单的招牌:。
果不其然,这里的服务还显得有点粗糙。我确实拿到了一杯免费的咖啡,但它味道一般,缺乏吸引力。不过男孩女孩们的笑脸和热情迅速让我忽略了这一小问题。在交谈中,我得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一个法国电影学院的中国分校区,他们在那里将接受一年的电影课程和法语培训,然后去法国留学。这帮小子一谈起电影和艺术来都两眼放光,同样让他们两眼放光的是眼下这个咖啡馆的未来,他们试图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诚实,找到友谊,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一起去实现梦想。创办人之一,19岁的柏姗妮用略带激动的口吻说:“去年刚接触南锣的时候,我对它的印象非常好,但是现在我觉得南锣似乎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可以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你看,有的人在卖很烂的茶杯,有的人去骗老外,卖劣质艺术品。用几米的话来说,生活总是像鱼缸,人就像一条鱼,现在的南锣好像也是个鱼缸,商业氛围很浓,我想跳出来,我希望给来南锣的人提供一个不让他们失望的地方,稍微平息一下自己的心灵。”
事实上,他们的梦想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这里聚集了一帮热爱电影的充满朝气、跃跃欲试的学生,这里和中央戏剧学院很近,这里有愿意帮助他们的法国老师,这里还收集了许多市面上难以见到的艺术电影影碟……地方虽小,但却有几间房子,大家可以一起观摩影片、排演小话剧、交流对哲学和文学的看法,等等。对于这帮男孩女孩来说,南锣鼓巷不仅是个藏身之地,也是一个创意萌发、梦想开始的地方。
南锣鼓巷,像一幅气韵流动、五彩斑斓的立体画卷。在这里,历史正向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