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为55.20%,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活动正持续扩张
商报记者 周洲
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昨日发布,11月PMI为55.20%,是连续第9个月处于50%上方,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活动正持续扩张。分析人士称,10月PMI未受季节性影响反常上升,创下18个月以来最高,11月PMI能保持这一高位,显示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复苏势头进一步得到稳固。
未来经济回升态势趋稳
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1月PMI数据仍在高位运行,显示当前经济活动正处于持续扩张中。
11月PMI为55.2%,与上月持平;11月汇丰银行发布的中国PMI指数为55.7%,创下自2004年4月以来最高值纪录。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11月PMI低于市场预期(之前市场预期是55.7%),但仍处于高位,11月PMI结束了此前一路上升的势头。
哈继铭指出,10月份PMI未受季节性的影响反常上升,创下18个月以来最高值纪录,11月PMI能保持这一水平,说明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复苏势头进一步得到稳固。
对于PMI的未来表现,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今年中国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穴GDP?雪增速已经到达此前政府目标附近处,“保八”的目标实现无虞。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再指望经济大幅向上的可能性已不大,所以未来很可能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
“11月份的PMI指数与上月持平,可能预示经济景气度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开始稳定,这也预示了未来经济回升态势可能趋稳。”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称。
张立群认为,未来政府投资的力度将逐步降低,政府和市场两股力量处于转换之中,外贸出口好转,但很难出现较高增长。“综合看,推动经济回升的力量在交互变化中趋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东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顾颖也认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依然延续了近几个月来积极向好的趋势,短期内经济缺乏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回升将有可能逐步趋于稳定。
短期内需求增长上行乏力
从11月PMI的细项表现看,国内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不断扩张,整个生产活动的增长依然较为强劲。
11月份的PMI指数中,生产指数为59.4%,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为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这表明在市场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呈增长趋势。
从今年前10个月的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环比变化看,当前政府公共投资正逐渐趋于平缓,私人房地产投资、内需及出口回升正逐步转为推动制造业进一步活跃的主力。
这种活跃度在11月PMI的细项反映上,表现为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5.4%,较上月提高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销售旺盛。
“产成品库存指数值较低,说明销售旺盛。”哈继铭认为,因此尽管企业生产旺盛(11月生产量指数达到59.4%,回到了2007年的高位),但销售旺盛使企业库存水平保持低位,其中医药、纺织、化学材料行业的产成品库存指数最低,预示未来这些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生产。
顾颖则认为,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低,说明经济对产成品需求不是很大,但“这基本属于月度之间的正常波动,并不能改变当前工业生产正在强劲复苏的势头。”
从新订单指数方面看,或许更接近顾颖的观点,11月新订单指数为58.4%,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与上月基本持平,连续10个月处于50%上方。新订单指数没有承接上月明显上升的态势,说明当前国内需求增长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短期内缺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分行业来看,纺织、服装、家具、医药等行业PMI总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改善最明显,说明这些行业的消费情况继续好转。同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订单增长也比较显著,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看好,有利于基本金属价格上扬。
未来出口并不让人乐观
从新出口订单指数看,我国未来的出口情况可能并不让人乐观。
在经历了两个月加速回升之后,11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了0.9个百分点,至53.6%。
分析师认为,前两个月中国出口情况的好转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比如“圣诞节订单”效应。
“前期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即西方国家圣诞节订单基本都集中在了9、10月份。”顾颖指出。
顾颖认为,尽管外围经济体在逐步地复苏回暖,但速度仍较缓慢,且尚存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同时顾颖提醒,未来贸易摩擦将愈演愈烈,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可能会有明显增多,这加大了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短期内我国外贸出口恐难实质性恢复。
从11月PMI指数的细项购进价格指数来看,11月CPI很有可能将转正,12月PPI转正的可能性也很高。
1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3.4%,比上月上升6.5个百分点,为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呈上涨趋势。
花旗:
2010年全球经济强劲复苏
商报记者 蒋志洲 曾雅杰
花旗投资研究和分析小组日前发布年度报告“2010年经济和金融市场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将强劲复苏,其中亚洲(不包含日本)和美国增长最为强劲,但欧洲和日本增长将不均衡。
花旗成熟市场经济体研究主管Michael Saunders表示,在经历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萧条后,花旗预计将会有可持续的但不均衡的全球经济复苏。
报告指出,在2010年年初,各主要经济体产出的最初反弹很有可能是十分稳健和平均的。在最初反弹之后,预计亚洲(不包含日本)将会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美国将有一个相当强势的复苏;欧洲和日本更多的则是中期性的经济逐步复苏。其中,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增长情况将超过其他所有地区。
在低利率方面,花旗表示,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已经刺激了一些国家开始加息,但是主要几个国家的央行不会急剧升息。同时,大多数工业国还有足够的空间,因此通胀预期也是比较温和的(英国例外)。此外,由于银行银根收紧,并在监管压力下需要筹集更多资金,世界范围内信贷充裕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紧张,这种状况或许将持续一年或两年时间。
Michael Saunders表示,2000年至2005年,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G7和中国,但在未来的5至15年,全球经济体的排名将会发生变化。亚洲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及其旺盛的国内需求,将会对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