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张丽音
11月16日,武汉的大雪丝毫没有阻挡菲利普·瓦兰(Philippe Varin)的热情,作为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新晋总裁,这是他上任6个月以来第二次飞往武汉,这次他要见证的是对于PSA目前在中国唯一的合资企业神龙公司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车——C5正式下线,以及神龙二厂投产。
17日下午,神龙第二工厂的车间里,第一次面对中国媒体的瓦兰,如此诠释PSA在中国的发展战略,“PSA以后每年每个品牌推出一款新车,市场占有率方面,我们很快要从3.2%上升到5%,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纵观PSA目前的局面,瓦兰必须直面三大挑战,首当其冲的是PSA集团需要尽快恢复盈利,走出危机。值得庆幸的是,PSA已经有信心调高预期,2009年下半年的合并利润将盈亏平衡,2009年全年的可支配现金流将为正数。
挑战之二在于全球新兴市场上,PSA缺少有力的、可持续的增长点,其中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PSA还是根植于欧洲本土的公司,大概仅有三分之一的车型销往西欧以外的市场,因此,国际化位列瓦兰上台后提出的三原则之首。
瓦兰最后一个挑战在中国,虽然神龙刚刚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但是PSA的增长与其他跨国公司相比,依然需要再接再厉。不仅如此,瓦兰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平衡新长安和东风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新长安成立之后,虽然中航方面一直肯定与PSA谈判非常顺利,新长安总裁徐留平也公开表示与PSA的合作存在可能,但是业内普遍存在对于双方合作必要性的质疑。
“新长安坐拥福特、马自达、铃木、三菱等众多的合作伙伴,是否有和PSA合作的必要,您觉得PSA能够给新长安带来什么?双方合作的价值体现在哪里?”17日,面对本报关于双方合作价值的题目,瓦兰避而不谈,他似乎希望向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们首先要提速的是神龙。
《21世纪》:中国市场在PSA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瓦兰:我担任PSA负责人以来,为集团的发展制定了三大目标:第一,保持领先性,体现在环保、车型设计领域;第二,在操作效率、运行效益方面成为标杆;第三,成为更加世界性的集团。
今天的活动很好的诠释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我们的工厂C5从造型方面,非常大气、美观;从环保领域来说居世界领先地位;工厂在全球是标杆性工厂,象征PSA在中国大力发展的意愿。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从中国市场对汽车发展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市场对于PSA全球发展战略来说至关重要。
《21世纪》:目前,中国市场占PSA全球销量的比例还不到10%,而中国已经占到大众全球的20%,未来技术方面、产品方面和战略布局方面的计划是怎样的?
瓦兰:目前PSA还是与东风汽车集团在合作,我们打算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今年PSA产销量达到27万台,2008年只有18万台,增量十分显著。
在中国PSA的员工14000人左右,包括上海技术中心大概300人造型、技术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拥有武汉工厂以外,PSA的子公司包括波西亚(主要制造汽车座椅的零部件上)、还有PSA的汽车金融银行都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我们最优先的战略是与东风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所以我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在中国推出“世嘉”取得很大的成功,另外C5也即将销售,丰富了雪铁龙品牌在中国的车型系列,明年标致品牌将推出一款新品牌,将在M1细分市场上占有核心地位。
双品牌都非常有活力,所以我乐观地相信两个品牌的销量佳绩会继续下去,今后三年之中这两个品牌的销量会翻一番,所以新落成的工厂,三年之后生产能力马上就会填满。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依靠推出新车型增加销量,我们同时也注重技术含量问题。PSA在低碳排量的环保型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方面都占有领先地位,我们与上海同济大学在电动车开发领域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21世纪》:我们注意到,您6月份上任以来,并没有对外公布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中国发展战略,比如未来几年投入多少车型、资金的投入、要达到怎样的市场份额等,为什么?
瓦兰:首先,我上任以来不断做这样的表态,就是中国在我们全球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核心的地位。上任之初,我一度对PSA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表示不满,我和东风总裁徐平先生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就是下决心把这个局势扭转过来。武汉的第二工厂就是一个很大的投资,投资额在18亿元人民币左右,表示我们准备在中国长期合作的态度。
另外,我们在上海建立了中国技术中心,招聘了300多名造型设计师和工程设计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出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另外也有全球性的使命,比如明年我们 将推出的M1级细分市场占有核心地位的新车型,除了在中国首发之外,还会推及世界其他地区。
《21世纪》:法兰克福车展上公布标致雪铁龙集团计划在2015年以前将中国市场占有率从3.5%提高到8%,您今天上午与徐平总裁的会晤,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瓦兰: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确实比较低,今天上午我们很好的交流达到一致的意见,制定一个目标,就是以后每年每个品牌推出一款新车,这样使我们能够把市场份额做好。具体份额方面,我们很快要从3.2%上升到5%,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21世纪》:我们注意到,在中国,PSA开始加紧产品的本土化战略。
瓦兰:我们确实要为中国消费者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型,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国消费者与欧洲消费者的差别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世嘉”三厢车,销量不错,说明比较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再比如C5,我们也做了相应的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安排。另外明年即将推出的新车,也考虑到本土化的问题。
具体来说,以前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PSA先在欧洲开发一款车,常常是两厢车型,然后到中国,看看有哪些需求,但是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不见得成功,特别是车型方面。以后,我们从上游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21世纪》:有消息说,瓦兰先生也参观了比亚迪的工厂,双方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瓦兰:我们当然对在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的厂商很感兴趣的,在这方面的合作也是开放的,因为我们知道政府已经选择了13家城市成为环保车型的试点城市,在大学也有很多试点项目,我们PSA除了与同济大学加强研发合作之外,还很注重寻找其它合作伙伴。就在今天上午,我和徐总交谈之后,他还带我看了东风方面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带有停车启动装置的微混、中混的车型,我看了看,并试了试。总之,只要是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公司)我们都愿意与他们进行接洽。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PSA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瓦兰:另外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方面,这是PSA优先发展的目标,在欧洲,我们处于环保车型的领先地位,与三菱公司有紧密合作,是第一家商业投放电动轿车的公司,另外在新兴商务车方面也推出了这样的电动车。
另外混合动力方面,我们也加强了力度,我们会在2011年底、2012年的时候在全球首先推出一款柴油、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标致和雪铁龙两种车型,标致Cross-Over3008 SUV和雪铁龙一款车型上使用插入式混合动力。
《21世纪》:您如何看待PSA一贯坚持的双品牌战略在中国市场的前景?
瓦兰:双品牌战略是有它的优势的,发挥它要有两个条件:首先在工业资源上要有很好的分享,达到规模效应,体现在采购、生产、研发方面;另外车型应该有差异化,在车型、系列方面,我担任总裁之后还想继续加大这种差异化。在领导人执委会方面专门有品牌负责人,负责监督、统一协调这两个品牌,确认二者可以共享合作平台、优化生产,以及拉开差异、避免互相内耗。
《21世纪》:此前有法国媒体报道,未来PSA有可能会放弃高端车型,他们的理由是C6和607几年以来都没有换代车型,请问对此如何评论?那么,神龙二厂引入三号高端平台之后,后续车型的引入计划是怎样的?
瓦兰:首先,现在就谈C5之后其他车型可能为时过早,但是有一点可以放心,我们不会放弃高端品牌车型,我们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且在欧洲雪铁龙推出新的汽车系列,包括DS3\4\5,其中DS5就是一个高端车型。而标致407也会被高端车型取代。
但是我们未来的高端车型与传统意义上的“高端”内涵不同,原来高端意味着大排量,但是随着环境、消费习惯的变化,高端的理念也会产生变化。所以雪铁龙仍然会进入高端市场,但是高端的内涵变了,而且大家可以看到C5就可以被看作一个高端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