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也夫:中国足坛能否迎来大扫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1日 14:33  贵州卫视《论道》
《论道》栏目嘉宾郑也夫(右)在节目现场
《论道》栏目嘉宾郑也夫(右)在节目现场

  节目看点:

  有人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几乎在全面进步,但是只有一个领域除外,那就是足球。的确,当我们为自己蒸蒸日上的经济成就、开放活跃的社会氛围而欣喜之时,曾经以冲出亚洲为口号的足球,却已经沦落为力争亚洲二流。但是,就在中超大幕落下,当人们都以为我们将迎来一个安静的冬歇期之际,足坛却迅速热闹起来,一场反赌风暴迅速刮起。媒体报道,警方已经全力介入赌球,并且带走多名人士。而被要求协助调查的名单,也引来各方的猜测。国家队前主教练,国家队队员,俱乐部高层,甚至还有体育记者,都被传参与其中。个中消息,虽然依旧是雾里看花,但是,社会上却一片叫好之声。这是一场众望所归的风暴,这也是一场迟到的风暴,更是一场大家期待能够一扫积弊的风暴。本期《论道》节目,新华社记者杨明,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共同探讨《中国足坛能否迎来大扫除?》。

  11月28日晚21:30分,新华社记者杨明、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走进《论道》,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共同探讨《中国足坛能否迎来大扫除?》。

  嘉宾简介:

  杨明  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记者采访室副主任

  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记者采访室副主任;采访过四届奥运会和多次世界大赛,中英文双语写作,从事体育报道2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1983年任新华社体育部记者,1988年赴加拿大自费留学,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任专职体育记者。

  杨明文笔犀利、幽默,有激情,主要报道领域为田径、足球和篮球,出版过《黑哨》、《狗仔门的快乐》、《天涯不归路》等书;采写的《花蝴蝶传奇》、《铿锵玫瑰》以及在专栏何杂文在社会上产生过反响。

  郑也夫 北京大学教授

  1994--1998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

  1998--2004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获教授职称

  200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学术著作:

  《西方社会学史》(能源出版社,1987)

  《代价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

  《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1987-01-01 西方社会学史(合编) 编著 能源出版社,1987年

  1993-01-01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 专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

  1995-01-01 走出囚徒困境 专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

  1996-01-01 轿车大论战(主编) 编著 ?每蒲С霭嫔纾?1996年

  1996-01-01 代价论 专著 三联书店,1996年

  1998-01-01 忘却的纪念 专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001-01-02 理念人 译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08-01 信任论 专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8月

  2002-06-01 城市社会学 专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

  2002-06-01 都市的角落(编) 编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

  2003-01-01 大学与知识分子 论文 《社会观察》2003年

  2003-01-01 文化社会学论集/曼海姆著 译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03-02-05 中国社会中的信任 专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

  2003-02-06 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甘姆贝塔等著 译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

  2004-01-01 被动吸烟者说(1950215作品系列) 专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01-01 阅读生物学札记(1950215作品系列) 专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04-15 知识分子研究(1950215作品系列) 专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11-01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4)(合编) 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2005-11-01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5)(合编) 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杂文集: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走出囚徒困境》(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轿车大论战》(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游戏人生》(海南出版社,1997)

  《忘却的纪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作为专业社会学家,他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生活观察中,自觉与官方保持距离,对社会发展持冷静和批判的态度。也许因盛夏所生,注定他一生要以暴热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他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从体育比赛到汽车文化,从城市发展到道德建设。他学术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寻找社会发展的平衡点,特别关注贫民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他用一种近乎游戏的语言,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有洁癖,不参加规则不公正的游戏,以争辩为快事。微染自虐症,少时练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他曾经或至今仍保持的学术兴趣:知识分子问题,社会生物学,信任问题,城市社会学,消费与快乐。他的著述显然与这种兴趣紧密相连。他不申报,自然也就不享有一分钱研究经费,他拒绝参加任何评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洁癖所致。他的洁癖与执著,使他著作的出版遭遇了更多的压力与周折。

  《走出囚徒困境》,1995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郑积累10年的一本杂文集。出版社在经济上不看好这本书,最终的条件是作者自付成本,自办发行。郑骑着单车,一次次为零售店送书,十几家大的书店跑了无数趟,就这样手拉肩扛地卖了10,000册。这种曲折与《信任论》的出版相较,已经算是一帆风顺了。诚信正在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最为短缺的而备受重视的资源;然而,我们短缺的不仅是诚信,也包括对诚信的研究。《信任论》无疑是国内对这一领域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论著。也许是涉及到许多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信任论》书稿先后辗转了20多家出版社,终于在2001年8月由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当然还是自办发行。他苦笑着说,“已经跑不动了,50多岁的人了;朱学勤还以为我自己愿意受这份罪。”从该书出版到现在,先后有《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为该书作了书评。然而,与《中国知识分子》一书相比,《走出囚徒的困境》、《信任论》还是幸运的。1985—1986年,郑在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拿到硕士学位后,他的美国导师建议他读完博士,可他不想延续在美国的学生生活。完成《中国知识分子》书稿的冲动,加重了他回国的砝码。他放弃读博的机会,而《中国知识分子》最终还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付印。

  他教书,写书,还要卖书,不免给人一种感伤。但看起来,他本人是“不改其乐”的。他的书与书外的人,合成另外一种印象,留在了记忆里:守望者的目光,穿行于城市的缝隙里,清辉溢泄,灼灼亮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