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姜建清:掌舵“全球最大银行”出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1日 02:31  第一财经日报

  沈易安

  无人预料到这场金融风暴会来得如此猛烈。许多老牌金融机构折戟沉沙,许多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市场惨遭重创。而在这混乱的战场,工商银行(下称“工行”)飘起大旗:一方面,“出海”之旅颇有斩获;另一方面,凭借巨大的网点优势和规模力量,工行成为危机后全球市值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

  对此,姜建清并不喜形于色。在媒体眼中,他的形象向来严谨和低调,语速不急不缓却充满坚定和信心。

  “只要有合适的地区、合适的价格和合适的机会,只要符合我们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我们就会出手。”姜建清如此描绘工行的雄心。

  的确,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如何拓展境外市场迫在眉睫。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使全球金融市场险情四伏,但抓住机遇主动出手依然必不可少。

  姜建清认为,工行之所以加快实施境外发展战略,主要是随全球贸易发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中国的银行提供全球化服务。

  而“出海”过程在姜建清眼里,成为寻找新业务增长点的机遇。他认为,中资企业境外并购具有区位优势,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并购后的境外金融机构能分享中国客户业务和市场资源,而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机会很大,业务复合成长率很高,给中国的银行境外并购后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正因为对国际化的清醒认识,工行有着非常明晰的境外扩张战略,不少并购案例成为中资机构“走出去”的典范:在印尼拥有12家网点的哈里姆银行、中国澳门最大的本地银行诚兴银行、非洲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泰国ACL银行……

  工行并购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而其分支机构建设则遍及全球尤其是金融中心城市:莫斯科、悉尼、纽约、迪拜、多哈……

  在姜建清看来,工行的境外发展是战略性的,不作财务投资,倾向于控股并自己经营管理被并购的金融机构;考虑到文化融合,因此区域重点放在新兴市场国家。

  在国际化过程中面对很多挑战,不确定性风险空前高涨,次贷危机说明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凸显性和传播性。所以,在国际并购中,对国际市场环境的估计非常重要。

  对于工行“出海”成功的要领,姜建清说道:“购并的成功一定要使购并和整合两个阶段都成功。很大比例的失败都是由于整合失败导致的,所以购并价值的目标实现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到整合上,购并的成功只不过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姜建清眼中,“出海”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市场上没有最佳银行发展模式和购并模式,简单模仿不会带来成功。所以,境外发展购并要从战略上思考,银行不是专属财务投资的机构,一定要考虑购并战略,不是便宜货就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