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双反” 石油管材提前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8日 11:15  中国经营报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必然结局提前到来

  屈丽丽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当前中国的石油管材行业再形象不过了,先是欧盟的“双反”调查,并从10月6日开始,对华出口欧洲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比例高达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紧接着,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DOC)公布了对我输美油井管反补贴调查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征收10.36%至15.78%不等的反补贴税,而在此之前,反倾销的初裁结果是要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

  这还不算,11月23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并认定中国的石油管材产业为非市场经济行业,因而采用替代国方法裁定11家应诉企业倾销幅度为33.94%~110.69%,未应诉企业倾销幅度为167%。

  11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林凯处长告诉记者:“管材企业兼并重组的时代将提前降临。”

  破解“双反”全球危局?

  “客观来看,一国发动贸易制裁的影响将不仅限于相对国,基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规律,商品会自然地向没有更高税率的其他市场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为了防止这种转移的发生,保护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一定会出台类似的贸易制裁。这就是石油管材‘双反’案在欧、美、加那边所发生的背后原因。” 小耘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主任合伙人张毅律师解释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排除在这几个国家之后还会有其他国家对中国产石油管材提出类似的‘双反’调查,比如说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等。”他表示。

  在张毅眼中,石油管材正成为继轮胎之后又一个遭遇全球围追堵截的行业,而另一个可怕的现象是,当商品向剩余的越来越小的市场范围转移时,后面提出贸易制裁的国家,它们裁定的反倾销税率将会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石油管材行业目前出口额达数10亿美元,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贸易受害者。面对如此的产业危局,中国企业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11月2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浙江健力企业有限公司(Zhejiang Jianli Enterprise Co,是在美国反补贴终裁中裁定征收税率最高的企业,达15.78%),该公司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极熟练地告诉记者:“对此事不予表态。”

  记者了解到,即使美国方面做出终裁,并最终实施这一反补贴法令,企业仍可以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事实上,在去年的轮胎反补贴诉讼中,我们的企业就曾经胜诉,所以,从法律意义上来说,重挽战局的机会并不是不可行。”张毅说。

  此外,中国企业也可以将欧盟、美国、加拿大的这一做法诉诸于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中国商务部已经开始积极地借助这一方式解决来自相对国的贸易壁垒问题,石油管材行业同样可以尝试这一做法。

  对此,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资深贸易法律专家布内森建议说:“企业要尽量早的腾出时间做计算方法的调整,尽量减轻关税税率上的损害,并作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失为早期应对的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

  重组时代提前来临

  “说白了,就是产能过剩。它肇始于我国5年前的产业规划,在3年前,我国开始上马大量的管材企业,当时石油价格上涨,管材需求量大增,3年前正式开工的企业,当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现状引发了民营企业的大量跟风,不少企业也跟着大规模扩建,并最终引发了恶性竞争。”林凯说。

  事实上,即使油价不下调,产能也已经出现了过剩的危机,即使没有“双反”案,不少企业也已经出现了停产或停工的现象。目前,好的企业一天的开工量只有1/3,三班倒变成了一班,更多的企业一天开工只有1~2个小时。

  林凯所在的中石油管材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从事石油管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管材出口企业出具质检许可证,“单从这3年的工作量上,我们就能体会到产品的出口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出口量不大时,“林凯们”的工作并不忙碌。而当时,钢管生产企业对这种非强制的质量认证也并不感冒,这一切,后来随着出口量的增大而逐渐改变,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生产商对质量认证开始重视,林凯的工作也逐渐忙碌起来。

  关于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10月中国商务部组织的国际产业竞争力年会上告诉记者:“从2006年到2008年连续3年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钢管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以来出口数量和单价均大幅度下降,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受到削弱。”

  林凯告诉记者,宝钢不会太受影响,因为宝钢主要生产板材,但天钢(天津钢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天钢的炼钢以管材为主,而随着近3年来的发展,天钢逐渐进入管材的生产领域,所以受到影响的横切面会更大。

  据记者了解,天津钢管目前已在筹备在国外建厂,以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问题,但由于仍处于筹备阶段,目前的遭遇亦难以缓解。

  “而对于下游产业,销售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林凯说。

  在他看来,石油管材行业的兼并重组时代即将到来,“大鱼吃小鱼是迟早的事情。”

  吴溪淳则更是告诫说:“今后的竞争首先是要增加技术含量,并转向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市场。”也正因为如此,管材行业即将迎来的兼并重组时代就显得关键,如何进行战略规划,真正将企业做强,而不只是做大,切实提升技术含量,似乎正在倒逼政府的思考能力的“进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