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土部约谈土地一把手 打击囤地瞄准增值地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 22:43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郑 盎 北京报道

  国土部本轮土地调研已进入尾声。《华夏时报》记者获悉,由副部长贠小苏牵头,国土部最近组织了一个关于土地现状的座谈会,召集了包括广东、上海、北京等十几个省市的土地管理者座谈。

  “会议规格比较高,人来的都是各个地方的土地一把手。”一位参加了座谈会的国土系统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据悉,针对各个地方土地开发现状,国土部官员11月上旬兵分多路,奔赴各地调研。知情人士透露,国土部关于土地的调研分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函调,发问卷稿到各地了解情况,最后就是座谈会。

  “整个调研主要是以数据为主。座谈会上各个地方谈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上述知情人士同时透露:“为了打击开发商囤地,国土部正在酝酿启动增值地价政策。”

  据了解,2008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首次提及拟对闲置房地产用地征“增值地价”,但是由于楼市随后出现逆转,已经箭在弦上的政策最终搁置。如今重新提及,增加囤地成本意图明显。

  囤地顽疾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座谈会主要谈了一些地方的情况,“关于各地的土地供应情况,供应量情况,开发商囤地的原因。一些房地产方面的问题也被提及,包括政策性住房、廉租房。”

  记者了解到,虽然座谈会涉及的都是一些原则性内容,但也有地方说出了实在的话,譬如,“如何监管囤地。”

  有地方提出,由于地方人力物力有限,外加上如何界定囤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监管,地方政府很难办。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日前提出,目前“囤地”现象原因复杂,一方面可能是开发商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即整体规划过程中土地开发前期手续没有完备,导致土地不能进行开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俞明轩表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很难界定开发商是否囤地。“比如,开发商挖了一个坑,或者埋下两个桩,算不算开工?”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同样表示,一个13万平方米的项目,开发商只开工2至3万平方米,或者放缓开发节奏,这算不算囤地?

  上海的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说了这样一个事例,上海一个地块,地块上有一个名人故居,开发商开发之初楼价并没有大涨起来,管理部门并没有就此做文章,默许开发正常进行。但是开发没多久,房价开始大涨,卖地者显然反悔,于是抓着名人故居的事情不放。结果是各部门轮番上阵,最终导致该土地开发停滞。“这又算不算囤地呢?”上述人士反问道。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当多的开发商都是国字头单位,地方管理部门是否会对他们松手,这又是非常不确定的事情。

  国土部发力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国土部对于地王囤地,一直都是要求严加管制的,最近一段时间,也确实加大动作。

  最近,国土部再度发出《关于集约用地的通知》,对原来国务院处理闲置用地的众多政策中的执行配套措施进行了规定。

  11月12日,国土部发布了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的增补目录,首次给出商品住宅用地宗地出让面积的上限,即:小城市(镇)7公顷,中等城市14公顷,大城市20公顷。

  在一系列的政策铺垫之后,如今国土部再次“酝酿启动增值地价政策”。

  业内人士指出,闲置用地的认定可能以出让合同或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上写明的开工为准,超出开工规定时间的即为闲置用地。只要被认定为闲置用地,就要征收增值地价。

  上述知情人士同时透露,国土部门也在考虑将竣工时间列入“认定范围”,对于超出竣工时间一定期限的土地也征收增值地价,“增值地价应该在土地增值税基础上再征收,所以这会极大地减少囤地利益,开发商就会减少囤地的愿望。”

  亚豪机构郭毅认为,为土地增值收费对于打击囤地的确是一个办法;但难点在于,如何设置一个流程,确保在现在房地产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开发商不把交给国家的增值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