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通证券:收购大福成本可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5日 01:33  第一财经日报

  艾经纬

  在公告了收购大福证券(00665.HK)事项之后,海通证券(600837.SH)将于今日复牌。昨日,海通证券董秘金晓斌向CBN等媒体阐述了海通证券此次收购的战略意图。

  矢志国际化

  海通证券称,收购大福是其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金晓斌表示:“经过21年的发展,海通已经成为比较有竞争力的公司,市值位居全球第六,上市和集团化的战略目标已在2006~2008年间完成,根据目前正在制定的新五年发展规划,国际化是证券公司必然的选择,本次收购就是公司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步骤。”

  金晓斌还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有发达的交易平台,丰富的产品和工具,多元化、国际化的投资基础,监管机构的推动,香港是内地券商国际化的桥头堡”等角度阐述了为何在香港实施收购。

  其次,海通寄望此举成为迅速在香港做大做强的手段。金晓斌表示,海通(香港)金控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发展,在香港400多家券商中排名第140名,但因起步较晚、单靠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进入香港券商前列,而大福证券在香港有36年的品牌积淀,人才、服务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外资大行通过兼并而成功的案例也说明通过收购是做大做强的一个有效途径。

  据了解,大福证券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业务上的经验丰富,2006年以来,期货经纪业务和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分别达到13%和20%。收购后,大福证券在这些新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将推动海通证券的相关业务。金晓斌亦表示,收购工作将对海通证券的QFII业务产生推动。

  此外,海通方面表示,选择在此时收购可以有效控制收购成本。金晓斌说,全球金融危机为海通证券在香港实施收购提供了重要契机,“当前资产价格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市场对金融股的估值也相对较低,目前收购可以将收购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对于CBN记者提出的收购价的评估以及是否因另外两家公司参与竞购而被动推高的问题,海通证券财务总监李保国表示,谈判过程中没有得知另有公司参与竞购,从收购价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以及市场的反应来看也是合理的。

  后期整合待解

  海通证券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可以完成收购工作,但限于信息披露规则以及收购进展情况,对于收购后的整合工作表述有限。

  对于海通(香港)金控有限公司在多项业务上与大福证券有所交叉甚至是竞争,未来两家公司如何定位和发展这一问题。海通证券表示,要视收购工作具体安排并适时公布。

  对于大福证券的现有管理层,海通证券表示将保留原班人马,维持雇员的延续性,董事委派的数量和时间有待具体公告。11月23日,港股评论人士郭信麟认为,海通(香港)和其他一些内地券商分支机构之所以在香港发展不力,很大程度上和依赖“香港的三四流人才”有关。

  对于CBN记者提出大福证券家族化经营情况严重,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李保国则从新创建集团出售大福证券是因为新创建业务本身的原因等角度做了解释。

  对于收购百瑞信托一事,金晓斌表示仍在进行当中,还需要走相关的程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