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的最后一片乐土,但是铃木却没有牢牢抓住这块“浮木”。显然,享誉世界的“微车之王”的铃木已经错过2009年中国市场罕见的爆发式增长。
从1955年开始生产汽车的日本铃木汽车,凭借“Alto”和“Wagon R”等车型,一直独占日本国内微型汽车销售首位。
相比之下,铃木在日本的“邻居”——中国的表现就没那么出色了,甚至与同样是新兴市场的印度市场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中国这个各大汽车厂商公认的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铃木中国始终低迷。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安铃木虽然销量增长了14.7%,但盈利却同比下滑77.7%,另外一家合资公司昌河铃木更是连年亏损,自2006年至2008年已累计亏损14.53亿元。
事实上,中国市场非常适合以小型车见长的铃木。但对于在合资公司运营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来说,是否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如何经营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并不是由它说了算的。
来看看合资公司的情况,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51%的股权,而日本铃木、铃木中国和双日株式会社分别持股25%、10%和14%,在日本铃木在中国的另一个合资企业中,昌河铃木的股份51%是中方持有,铃木和别的日本厂家一起持有49%的股份。
在笔者看来,在合资公司没有主导权,从而对两个合资公司投入不够、产品引进迟缓以及销售渠道构建不成功,是铃木失意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长安铃木曾经依托奥拓和羚羊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此后它却未能有效加大投入,反而降低了新产品投放的速度。此前曾有报道,在桥本俊明正式离任前夕,新任所长樽本浩司与桥本俊明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尹家绪。尹家绪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长安与铃木合作情况的不满。
在销售渠道方面,日本铃木的“大铃木计划”几近瘫痪。按照铃木(中国)2007年公布的计划,全国首批并网的经销商总数为170家左右,但推进缓慢,尤其在2008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互相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2008年下半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销商纷纷拒签并网协议。
在推行并网销售的同时,铃木的销售渠道拓展处于基本停滞阶段,当其他汽车品牌的经销商忙于开拓新销售网络以及规范销售与售后网络之时,铃木还在忙于协调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的关系,导致了销量上的节节败退。
不过,现在铃木方面正试图做出积极的改变,让在欧洲市场上成绩卓著的樽本浩司调赴中国,已经显示了铃木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今年年中,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樽本浩司正式就任,他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变为世界上第一大市场,各个厂家肯定会调整策略来定位中国市场,铃木也同样要投入比以往更大的力量到中国市场来。“我也考虑这十年来一些不好的数字,我个人认为把这些不好的数字改变,这是我的一个使命。”樽本浩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