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沃尔沃VS中国重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1日 09:27  中国经营报

  周远征,寇建东

  11月16日,沃尔沃集团和中国重汽正式分手,多年来发生在沃尔沃中国副总裁蒋岚和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之间的争吵与纠缠终于走到了尽头。然而,对于失去了中国重汽的沃尔沃集团和失去了沃尔沃集团的中国重汽来说,却都面临同样的困惑——未来究竟会怎样?

  事件

  解脱: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未来?不清楚。”

  11月17日,北京寒风凛冽,沃尔沃中国副总裁蒋岚一边准备出门,一边忙着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好像还没有考虑新的合资吧,我们现在是着手把自己的业务做好。”

  “这么多年了,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双方的契合点。”蒋岚有些伤感地说:“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挺遗憾的。”

  11月16日晚,一向谨慎的沃尔沃集团匆匆给《中国经营报》记者发来了一封邮件。这封描绘沃尔沃分手的邮件,来的并不突然,但是却出乎中国重汽的意料。中国重汽一位人士在当晚接到《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电话时说:“我们还没有发布相关信息,沃尔沃比我们早了!”

  进入中国市场,沃尔沃集团在跨国重卡企业里中确实算是“早”的。1994年,瑞典一位退役空军司令在沃尔沃集团和中国重汽间牵了一条红线。在考察了中国市场之后,沃尔沃对于未来充满了幻想。他计划在中国建造一个包括整车企业、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在内的大型重卡合资企业,成为中国重卡行业的领军人物。

  然而,冗长的中国政府审批环节,错综复杂的中国重汽内部关系(中国重汽集团2000年7月年分家之前,主要由济南汽车制造厂、重庆红岩和陕重汽三大整车构成),让这个伟大的梦想遭遇了现实的挑战。

  在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的马纯济出任分家后的中国重汽集团掌门人后,沃尔沃集团重新看到了希望。2003年6月,经过9年爱情长跑的中国重汽和沃尔沃集团终于建立了投资16亿元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

  不过或许是恋爱得太辛苦,让双方对最终结果都感觉索然无味。

  2005年底,合资仅一年半的中国重汽和沃尔沃集团就产生了矛盾,昂贵的沃尔沃卡车遭遇了市场的极度冷遇。按照合资双方当初的预计,济南华沃到2008年的年产能将达到1万辆。但是2005年,济南华沃却仅仅销售200辆。销售不畅的同时,双方昔日亲密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2005年12月21日,沃尔沃(中国)公司副总裁吴瑜章公开宣布,其与中国重汽和一汽的发动机合作项目已经于两个月前正式停止。随后沃尔沃方面指责中国重汽生产的HOWO(豪沃)卡车被市场误解为华沃生产的沃尔沃的名称,影响了合资公司的销售。而中国重汽则指责是掌握销售权的沃尔沃不懂中国国情,市场定价过高造成了销售困境。最后,只生产了几百辆的济南华沃工厂成为没人看管的小孩。

  随着2009年7月,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实现,济南华沃步入了最后时刻。11月16日,沃尔沃集团、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汽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及重汽集团同意购买沃尔沃集团在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的全部股权(沃尔沃集团目前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沃尔沃方面表示,该协议尚需要得到中国官方批准。

  协议的签署,或许可以让被蜘蛛网“查封”的济南华沃工厂起死回生,成为中国重汽扩产的重要基地。中国重汽方面人士说:“济南华沃工厂里面也没什么东西了,沃尔沃集团愿意拿走什么就拿走吧,工厂今后全部是我们的了。”而按照双方的协议,出售全部股权的沃尔沃方面已经选择了彻底放弃,从1994年到2009年,耕耘15年的沃尔沃集团只能够潇洒地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

  外方

  沃尔沃——再唱单身情歌

  当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沃尔沃集团依然固执地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这个未来有些让人彷徨,但是终究也得闯出来。

  蒋岚说:“我们的卡车亚洲总部今年已经迁到了北京,这将是沃尔沃集团在亚洲的枢纽。而且在中国市场,我们已经划分了四大区域,通过四大区域的拓展来拉近销售距离。”

  失败的经历,让沃尔沃咀嚼痛苦也思考着未来。在济南华沃停产之后,沃尔沃尝试着各种努力在中国市场进行拓展。其中包括收购日产柴,实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迂回发展。

  2007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收购,日本卡车巨头日产柴成为沃尔沃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蒋岚表示:“收购日产柴实际上也带来了我们中国布局的改变。”现在,东风日产柴已经成为沃尔沃在中国卡车市场的唯一棋子。事实上,随着日产柴成为沃尔沃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沃尔沃与东风汽车新建合资公司的想法就有了基础。

  不过,对于沃尔沃而言,想达成最终目的并不容易。沃尔沃中国目前已经拥有西沃和申沃两家客车合资企业,即使与中国重汽分手,他还需要腾出一个合资名额,才能与东风汽车合作。

  当前,他只有把精力投放在东风日产柴上面,才能保存其在中国卡车市场上的实力。2008年9月,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亚洲卡车部主席、日产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主席Par Ostberg表示 :“沃尔沃将全力支持东风日产柴的发展。”而在2009年,沃尔沃集团更是全面介入东风日产柴的生产管理,将日产柴渐渐融入到沃尔沃在中国的营销渠道。

  在沃尔沃倾力做大东风日产柴的同时,沃尔沃集团也加大了进口卡车在中国的拓展,沃尔沃方面期待着中国中高端卡车市场的不断壮大,给提倡环保、价格高昂的沃尔沃卡车带来新的机遇。

  在卡车市场努力挣扎的同时,沃尔沃方面也努力在客车市场方面进行扩展。今年年初,沃尔沃集团在上海设立了沃尔沃客车中国总部。沃尔沃客车中国总部担负的任务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而且目标瞄准了海外市场。蒋岚表示:“沃尔沃正在考虑如何通过合力,实现中国合资客车企业的产品覆盖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如何被沃尔沃客车的其他厂家利用,全球采购资源如何为国内合资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显然,曾经坚持甚至有些固执的沃尔沃集团正在尝试着改变,失败的婚姻让沃尔沃集团多了一些中国韵味。这对于沃尔沃而言,也就获得了更多赢取中国市场的砝码。

  中方

  中国重汽——梦想照进现实

  我要用手掌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离开沃尔沃之前,年轻的中国重汽已经觅到了新欢。汽车产业政策限制的是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名额,但是却允许与世界汽车企业相比格外年轻的中国车企去寻觅更多的恋人。

  曾经在官场驰骋几十年的马纯济,执掌中国重汽以来似是如鱼得水。与沃尔沃合资,打破了中国重卡合资的僵局。在强大的沃尔沃陷入中国销售僵局后,马纯济依然可以潇洒地构筑自己的重卡帝国。

  2008年底,马纯济一度表示,与沃尔沃保持着接触。这甚至让沃尔沃方面以为有了复合的希望,然而这一切只是假象而已。

  那一年,马纯济已经开启了与德国曼公司的谈判,马纯济希望寻找最适合中国重汽发展的道路。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欧美,中国汽车市场却火爆异常,急切想通过中国市场摆脱危机的德国曼公司着急了。

  天平开始倾向沉稳的马纯济。2009年7月,德国曼公司和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重汽(03808.HK)]签订协议,前者斥资60.48亿港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获得后者25%股权加一股股份。世界三大卡车巨头的德国曼公司只能屈尊成为中国重汽的小股东,并且还要提供中国重汽后续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拥有了关键技术和大量资金的中国重汽,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重卡市场的地位,目前已经拥有23%的中国重卡市场份额。中国重汽的目标是,2010年实现占据中国重卡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当然,这样的目标必然将遭遇其他重卡企业的狙击。包括欧曼、陕重汽、一汽解放在内的卡车企业都在卯足劲与中国重汽进行角力。陕重汽市场部经理刘科强表示:“我们肯定也会选择其他合作伙伴,只要谁家的技术好,我们也会考虑引进。”

  事实上,在与中国重汽战略合作之前,德国曼公司与陕重汽等中国车企也有技术合作关系,它的技术产品是否会在未来投入到中国其他重卡企业影响着中国重汽未来的发展。爱建证券龙春分析:“以入股的形式进入中国重汽的德国曼公司未来同样可以在股市获利后,选择战略退出,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

  显然,以为坐稳钓鱼台的中国重汽,同样不能简单的写下:相信未来!那只是孩子天真的梦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