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中国之夜:范安德梦想西亚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1日 01:34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锋,陈旭

   范安德与西亚特情结

   11月22日晚,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将现身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在长枪短炮的注视下走上大众展台,宣布传说已久,仍未谋面的大众中国华南战略。

   如果战略内容最终不做调整,范安德的南中国战略核心将是,引进大众旗下西亚特品牌,并且在广州建厂,首期年产能不低于20万辆。这将是大众继上海、南京、长春和成都之后,中国的第五工厂。目前西亚特品牌是归属一汽大众还是上海大众,有待22日当晚大众在“南中国之夜”上宣布。大众内部之前的决定是一汽大众。

   西亚特进入中国,一直是范安德任期内力推的项目。由于去年全球金融危机,西亚特品牌的引进工作一度放缓。但是范安德不打算放弃。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最新销量报告显示,由于10月份客户需求持续增长,大众当月总销量已达到557300辆(2008年10月为501500辆,同比增长11.1%)。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今年前10个月已经累计向客户交付新车532万辆,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大众汽车集团2008年同期销量。而整个10月份,全球汽车总销量下降了10%左右。

   全球形势一片好,让大众汽车可以好好考虑西亚特中国国产的问题。统计显示,大众(包括奥迪)在中国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为17%-20%,华南市场的平均占有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日系品牌。

   一直以来,华南用户适合更加奔放年轻的品牌,而不是沉稳严谨的传统大众品牌。目前上海大众已经拥有斯柯达品牌,一汽大众最低级别的车型捷达为A级车,在今年来增长迅猛的紧凑型车则是个空白。尚未进入中国的品牌西亚特车型正是主要集中在小型车。

   范安德在大众内部,一直是中国战略的激进派,也早有把西亚特引进中国的想法。目前西亚特针对进入中国市场的调研早已完成。西亚特公司董事长施密特,曾邀请国内奥迪品牌经销商,飞往西亚特总部巴塞罗那,虚心请教在中国的卖车经验。

   “不能说一定会有某一款针对华南推出的具体产品,我们运用的产品技术在全中国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会针对华南设计更多的市场营销活动。”范安德不忘推销高尔夫,“高尔夫就是非常适合华南市场的产品。”

   从GOLF看到了新空间

   第六代大众高尔夫自10月19日上市以来,许多地方出现了“车源极度紧张、提车严重排队、购车逐渐加价”场景。这让范安德看到了中国车市一个新变化——原来对外形、尺寸等外在因素的过分需求,正在出现分流,购车者消费习惯已经多元化。

   15年前南北两个大众在中国一度占据70%市场份额。随着通用、丰田和本田进入,和后期本土品牌崛起,竞争导致很多品牌开始向市场妥协,亿迎合中国人对三厢车、大尺寸的喜好。高尔夫这种定义为“个性鲜明、富于动感和驾驶乐趣”的全新智能型轿车,一度被中国人怀疑,业绩寥寥。

   现在行情变了。通过“高尔夫发现完美之旅”概念,集中轰炸几个月后,一汽大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众终于意识到,大众的长处就是先进技术和品质口碑,没理由跟竞争对手拼外形和尺寸。

   为了让这种回归技术、回归传统的策略出现在高尔夫6,大众设计师精心挑选了一些被称之为“历史DNA”的设计元素,比如更运动、更鲜明的外观。同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欧洲品质——经久耐用和适合家用。

   事实证明,这个定位已经得到汽车爱好者的喜爱,这些玩家级消费者对机械性能和新技术,有特殊偏爱。随着近年媒体对国际顶级赛车赛事,如F1方程式和达喀尔拉力赛等,越来越多报道,爱车族的群体规模正在逐年扩大。这正是大众这样偏好技术的品牌扩大销售的绝佳机会。

   如果高尔夫和西亚特联手,冲击中国小型车市场,能否在这块中国本土品牌占主导的市场,分得更多份额呢?这是范安德现在正在默念的问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