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贸易博弈:中国反倾销重在程序合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3:25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原,陈梦吉

   11月18日,奥巴马挥一挥手,结束了此次中国之行。

   在当天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面时,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愿意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并采取措施增加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

   而就在奥巴马动身访华前的两个月里,自从9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华输美轮胎最高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就呈愈演愈烈你来我往之势。

   本报记者从商务部获得的一份统计显示,从11月2日-12日的10天之内,美国商务部对华提起贸易救济案件达20起。

   今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

   “当然我们有其他的一些考虑,如果说他们再发起双反,还有一些措施可以应对。”商务部人士说。

   这是一场看不到输赢的竞赛。

   算不清的账

   中美贸易正如一列不等式,一边是中国,一边是美国,双方都在不断加码,让自己站在大于号的左边。

   “对美肉鸡‘双反’已经启动,汽车正在审查当中。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大概是20多亿美元,如果我们提起的肉鸡和汽车反倾销都能启动,加起来案值总额将高于中国产轮胎受到特保案的冲击。”中国商务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贸易摩擦带给相关产业的损害实际上难以估量,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以中国目前1万多亿美元的出口总额来看,涉及贸易摩擦的102亿美元案值只占1%左右,但是具体产业的受到的冲击是很大的,还有很多间接的影响。我们一直想从量上来分析,后来觉得很难。”上述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

   以进口肉鸡“双反”调查为例,列入测算的经济指标就有十几个,包括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还有产值、利润、价格,这些数据甚至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相关产品遭遇‘双反’之后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成本、利润进行核算,但是再放到大的行业里面,就很难核算。”商务部人士说,“我们一直试图做这个工作,但是现在达不到这个目的,还需要有个过程。”

   在商务部内部,一直想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形成一份报告,对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损害的行业进行预警。按照有关设想,产业评估中既要包含定性的分析,也有定量的分析,但是当一种产品放在整个产业中分析,数据的可比性就成为难点。

   不过,判断一种商品是否可能存在倾销,商务部有基本的判断:包括商品进口数量在一段时期内是不是大幅度增加,同时进口价格是否有所下降,最后对国内的产业是否有冲击和损害。

   同理,上述商务部人士提醒,如果我国的产品在其他国家造成上述影响,就应该引起注意。

   “学生”反倾销

   世贸组织于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警,世界各国政府正在不断推高贸易壁垒,各国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情况下,以形形色色的方法来加强贸易保护,如发起反倾销调查、提供出口补贴,以及在法定限制范围内提高关税。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越来越多产业暴露于贸易调查之下。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全球遭受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反补贴的行业中,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涉及金额占所有遭遇双反行业总金额的60%,而其中中国又占据了40%。中国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是世界出口钢材数量最多的国家。

   钢铁遭遇全面“双反”导致中国的钢铁业出口受到重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11月18日表示,今年国内钢铁生产供大于求,今年末明年初,钢铁业将面临严峻困难。

   据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监测,今年1-9月,钢材、钢坯折合为粗钢,出口总量同比减少68%以上,进口总量同比增长36.9%。

   但是,遭遇反倾销“大棒”的中国企业并非没有机会。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遇到反倾销调查首先要积极上诉,不要等着别人去打官司,而且要严格按照对方国家的法律程序来。”美国温斯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葛向阳告诉记者。

   早前裁定的轮胎特保案,按照程序,6个月之后美国总统可以再进行一次评估,“这当然也是个机会,但是也很难。”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希望中国随后对美发起的反倾销案能施加一点影响。

   “我国反倾销的历史不长,也就十来年,还是‘学生’,所以做这个工作要规规矩矩,首先要保证程序。”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反倾销调查各个程序都要走到,应该公布的信息即时公布,最后的裁决要有依据。

   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办结的贸易案件中,有裁决结果的,还没有一起被对方上诉到WTO。

   相对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可以说是比较善于运用贸易救济规则,有时甚至是滥用规则。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今年初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的反倾销裁决,按照中国商务部的调查,有20多处违反WTO规则。

   欧盟有两家在中国投资建立的紧固件企业,按照规则,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也包括在反倾销的范围之内,结果通过裁定的时候,中国企业被征收最高达70%的惩罚性关税,而两家欧盟企业则零关税。

   “对方裁定存在倾销后,即使上诉到WTO,其诉讼程序最短的200多天,长的要一两年。即使最后WTO判你赢了,也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一位参与过此类申诉案件的人士告诉记者,在漫长的仲裁过程中,相关产业受到的损害无法弥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上诉,我国企业开始学会利用WTO磋商机制解决仲裁。

   “诉讼过程中企业的确要付出很大代价,但要学会算一笔长期账,也就是这个地区的市场对你来说是不是重要,放到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今天的付出是值得的。”葛向阳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