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西莉:最喜琴声《欸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3:06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式的智慧总会在清贫、简单的生活里,求取一种不用花费很多钱,就能更美好更丰富的趣味

  苏娅

  

  “仿佛被夹着冰雪的风吹拂着,却是在此寒风中,在某一个地方有一株梅树在寒风中摇曳,伴随着风的吹拂,梅花一点点散落开。”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话音落下的刹那,古琴演奏者邓红轻抚丝弦,弹拨一曲《梅花三弄》。不一会儿,箫声如泣如诉相应和,寒冷的冬日下午随之清朗起来,一窗梅影,恰与屋外清滢世界相对照。

  11月16日,瑞典使馆内琴声淙淙,光影流泻,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带着新著《古琴》从北欧飞抵北京,这是继《汉字王国》之后,林西莉的第二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著述。

  心灵的远游

  在北京短暂停留之后,林西莉将去到安阳。安阳是她在中国进行田野调查的几个点,除此之外还有陕西柳林附近的村庄、山东的大渔岛,在过去的30多年间,林西莉以这些地区为地理坐标,持续跟踪观察中国社会的变迁。有趣的是,对于中国的认知、这些中国生活反映出的物质与精神的现实,却不是以社会学的方法被林西莉所记述。因为少时修习艺术史和人类学,林西莉更乐于从艺术的角度记述中国。

  当初,林西莉从探寻汉字的起源着手,把瑞典孩子觉得陌生而神秘的汉字图像化,再以汉字为线索,将自身对于中国的认识、中国的历史、哲学等统统化入一本图文并茂的汉学著作《汉字王国》。书中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细致讲解,比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等有关的汉字,以讲故事的方式,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很长时间以来,如果有人问林西莉家里有多少人,她总是回以中国式说法——“4口”——这是汉语令她着迷的地方,“人”与“口”有关系,人总要吃饱肚子。与现实的生活,与肉体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这是林西莉对于中国文化的第一层颖悟。

  《汉字王国》的写作历时8年,1989年出版以来,被翻译为英文、德文、芬兰文、法文,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流行读本。

  2006年,林西莉以“古琴”为线索,把自身对于中国古典生活的精神气韵、中国古代的哲学和艺术的理解和在中国修习古琴的经历、对于中国社会的观察,写入另一本汉学著作《古琴》,获得当年瑞典国内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品类图书最优秀奖。

  据翻译家李之义介绍,在瑞典,每一年的圣诞节,人们喜欢把“奥古斯特文学奖”和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作为贴心的礼物送与友人。对他们而言,阅读的乐趣近乎到一个遥远国度的旅行。李之义说:“我在瑞典的朋友几乎人人读过《汉字王国》,对他们来说中国是神秘而遥远的,阅读所带来的精神认知的体验很宝贵。”

  曲终人不见

  当天的古琴演奏者邓红是林西莉当年的古琴老师、著名古琴演奏家王迪的女儿。老师王迪过世的时候,林西莉为之恸哭。尽管林西莉师从王迪的日子并不算长,但在她心底,两个年龄相仿的师生间学琴、学艺的时光弥足珍贵。

  是1961年的往事了。在瑞典南部小城长大的林西莉,跟随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学了一段时间中文后,对于中国——这个被英国学者维克托·基尔南称为“原似童话般美好的国家”心怀向往。曾在意大利学过一段时间鲁特琴的林西莉带着斯德哥尔摩音乐历史博物馆馆长恩斯特的一封信,辗转莫斯科欲前往中国学习琵琶。

  在莫斯科一座破旧、狭窄,弥漫着灰尘与甜茶味的小房间里,俄罗斯音乐教授阿伦特绕过一台台古钢琴,启示她:“(琵琶)一个简单乐器,音色还算漂亮”,在阿伦特看来,琵琶不过是用于娱乐的什物,在中国,只有“古琴”能够与玄妙的心灵世界相通,是“圣人之器”。

  带着对古琴的神往,林西莉站在北京隆冬的街头,萧瑟、贫寒的城市让她有种回到几世纪前的恍惚。在北京大学留学生楼里,有她一张床铺,房间是未经油漆的水泥地和墙壁,栖身之处则是一张吱吱嘎嘎响的钢丝床。每一天学习20个汉字的生活无疑是艰巨的,宿舍里每天只在早晚供应一小时暖气,到处是吃不饱肚子的人。

  却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林西莉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她心之所往的“古琴”。在一间不大不小空荡荡的房间里,演奏者轻拨丝弦,细小的弦却发出“令整个房间颤动的声音”,清澈亮丽、沉厚而宽阔。

  几经周折,林西莉加入了当时的北京古琴研究会,拜在王迪门下。在那段严酷的历史中,古琴研究会一直只有林西莉这一位外国学生。学琴的记忆无比温暖,在后海附近的两间四合院里,门外的老太太们围坐在小火炉旁打盹儿,火炉上蒸着米饭,远处的手推车走走停停,鸽哨回旋。灰色低矮的平房像极了她的故乡——斯科讷省,宽大的窗户对着丁香、橙花和梅花,到了冬天又被蓬乱的蒜苗取代。

  “我们每天就对坐在一起,在屋子里面的大窗户前面,每天在弹琴。那个时候王迪女士弹的那部琴是唐代传下来的,当时我弹的一部琴是宋代的琴,我过了很长时间才真的明白当时我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林西莉回忆。

  像《平沙落雁》这样的曲子,她并不真心喜欢,她喜欢的是《欸乃》或长篇套曲《胡笳十八拍》这样有难度的曲子。为尽快演奏它们,林西莉甚至试着根据学钢琴的经验,向王迪要求练和弦、音阶,让王迪大吃一惊。王迪认为这是对古琴的亵渎,她告诉林西莉,古琴不是练琴的工具,完美精准地弹出一个音不是目的,“它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弹琴者透过音乐表达人生的领悟,完成自我内心的修炼”。

  “老师经常说,只要有那个意思在,表达出弹奏者的内心与自然的呼应、情感的投入就可以了”。林西莉于是在中国艺术中获得了第二层颖悟,所谓“‘哀而不殇’的超越之境,不再迎合自我的情绪,而是与之共处,实现精神上的清平和气”。

  乐象与物色

  林西莉一开始就抱着古琴是“圣人之器”的理念修习琴艺, 学琴之后,她才真正理解中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众多玄妙的理念总是建立在具体的规范之上。无论音乐、诗歌、书法和绘画都从未放弃过传统,这与西方艺术史通过颠覆前一种观念实现演进大不同。由此,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和精神仍渗透今天的生活。

  古琴演奏不仅有严格的指法的规定和修习法则,连弹奏时的环境、氛围,演奏者的心境都作出了条例性的规定,比如,“风雷阴雨”、“毁形异服”之时都不能弹琴,似乎这的确是与雅致的生活、与出类拔萃的精神气质相关联的“另一种生活”。

  让她不解的是,终日与如此高拔雅致的美相伴随的琴师们的生活,却是在弥漫着“大蒜味”的现实世界里的。这是她难以接受的美学与生活的错置。就像她曾经读过的沈复的作品,讲夜里把茶叶放到睡莲的花瓣中,明日清晨就能喝到有花香的茶水,“这是18世纪的事,但在今天仍有代表性”,林西莉不解。

  她的中国朋友却反问:这样不可以吗?我们小时候经常这样做,在老北京的庭院里,用瓦盆栽着荷花,把茶叶放在花瓣上,总是很清香。

  林西莉于是会心,中国式的智慧总会在清贫、简单的生活里,求取一种不用花费很多钱,就能更美好更丰富的趣味。就像在一个琴阁空阔之处放置瓦罐,通过瓦罐的共鸣创造声音的回旋之感。凡此种种生活的趣味,被林西莉一一写入《古琴》,所记述的不再只是一架琴、一纸谱,而是中国生活的精神范式。

  Related人物档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 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语教学并通过书籍、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介绍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除了学习中文、艺术史和历史之外,她还学习了音乐,包括1961~1962 年在北京学习古琴。她曾多次访问中国,2003年被北京语言大学授予客座教授的称号。著有《汉字王国》、《古琴》等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