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森林覆盖率“十一五”指标达成 中国碳减排增新筹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1: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肖 明

  实习记者 张艺博北京报道

  “我国对世界承诺的森林增长目标提前两年实现了。”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发布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时说。

  在“十一五”规划8个约束性指标中,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5年内下降20%,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排放减少10%,以及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要从2005年的18.2%增加到20%。

  目前“十一五”时间过半,单位GDP能耗削减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任务还在半路上,森林覆盖率则率先达成目标。

  根据贾治邦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到2008年底,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的增长目标。

  不过,这项指标的完成,是否意味着“十二五”将提出新的森林覆盖率指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否需要修改,以及碳汇指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否会列入“十二五”规划,仍有待研究。

  “这些指标是存在的,且已经发挥作用,但是是否列入‘十二五’,需要国家发改委定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尽管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仅仅比2005年的18.2%提高约2个百分点,但是实际的难度并不小。

  比如要实现一个森林覆盖率百分点的上升,需要每年净增加1.44亿亩森林。由于目前每年国内还有巨大的木材需求,加上造林也有存活率的因此,因此实际每年新造林远不止1.44亿亩。

  而下一步,国家是否因为提前实现“十一五”森林覆盖率指标而调整“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的目标?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未来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有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是到201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4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32亿立方米,全国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较大增长。

  第二阶段是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三阶段是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森林碳汇能力保持相对稳定。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程红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十一五”计划指标提前完成,但是二、三阶段的任务也很艰巨,按原计划进行的可能性较大。

  国家林业局的人士指出,有关碳汇指标是否会真正列入“十二五”规划,目前暂时不得而知。不过鉴于森林可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是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要继续发展,因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将持续增加,但是间接减少排放,有利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策略中取得主动权。目前我国在森林和工业节能减排领域已经有了相关的碳指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