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振伟: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1:0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漳州十一月十九日电 (林国瑞 张铃铃)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十九日在此间指出,尽管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服务取得一定进展,但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急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刘振伟是应邀出席当天的“二00九中国农业市长(海西)论坛”,并作专题演讲。

  他介绍说,近年来,中央对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作出了一个系列的战略部署,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现六大变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产业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不断创新;农村保险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作用逐步显现。

  目前,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网点十三万九千个,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百分之七十一点九。截至二00九年六月底,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八点二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当年新增贷款一点五四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六。

  尽管如此,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率不高;覆盖面有缺口;服务功能不健全;涉农贷款不良率较高等问题。

  刘振伟认为突出地表现为五个矛盾,即:商业银行效益考核与支农要求的矛盾;政策性银行资本金不足与支农任务重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重与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的矛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慢与形成竞争格局需要的矛盾;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与分散涉农信贷风险的矛盾。

  对此,刘振伟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构建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加强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担保抵押物不足问题;大力扶持农业保险,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良好互动;进一步完善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建立以财政、税收、货币和监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长期化、制度化的农村金融支农政策;加快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

  “二00九中国农业市长(海西)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主办,福建省漳州市政府承办。论坛回顾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变化,交流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和典型经验,研讨当前中国发展现代农业所遇到的问题。(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