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的反思与转型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100多年前,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变革之门,埋下了经济现代化的种子。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却已经走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2007年10月开始的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危机让中国的出口疲软,随后经济领域各种问题开始暴露无遗,以往压低成本、牺牲环境以糊口的工厂创造财富的做法,产能不足和出口红利掩盖之下的财富两极分化、财富虚增现象,形成中国经济改革无法绕过的险恶礁石群。

  方向是明确的,我们知道该去哪儿,却在具体行为模式上存在天悬地隔的巨大分歧。如何在机会主义与长远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平衡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与庞大的贫困人口、尚在萌芽的中产收入阶层、巨无霸式的垄断国有企业和工商阶层之间空前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在全球化、民族产业的古老命题中获取新的视角?

  这些问题成为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度过这一改革的关键转型期、而不致造成严重倒退的关键性障碍。

  国内财经评论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南有叶檀,北有胡舒立。”近几年,作为历史学博士、中国最勤奋的财经时评学者和仅见的女性财经评论员之一,叶檀一直活跃在媒体上。其文笔之犀利,言辞之猛烈往往让异性同行都自叹逊色,“叶女侠”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是叶檀第一本系统、全面梳理中国经济领域中现存问题和改进路径的专著。从宏观走势及决策逻辑,到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及金融市场的种种“病灶”,以及过去十来年当中,中国宏观及产业经纪曲折前行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叶檀都给出了富有勇气和穿透力的分析与解读,也勾勒出“中国式成长”的清晰线条。

  叶檀在书中语出惊人地指出,今天的中国经济,正面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未有的大变局,如不积极谋变,将有可能急速倒退。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中国经济?叶檀在本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市场化改革是唯一出路。

  许多人非常同意她在本书后记中的这段话:“当政府的作用强大到介入微观经济领域,阻碍生产效率提升,甚至大肆浪费纳税人的辛苦钱,投入到白宫式的象征性豪华建筑中,而纳税人却无能为力,这种介入必然导致经济体迅速恶化。”

  她的如下感叹更是让人心有戚戚焉:“处于转型时期的人,不得不在逻辑怪圈中挣扎:赞成自由市场,又看到自由市场的约束条件;不赞成政府过度介入微观市场,却时刻呼吁政府的自律与他律。”

  中国经济是否需要拯救?哪些力量能够拯救中国经济?是主动拯救还是被动拯救?拯救的路径有多少条?拯救的手段有哪些?拯救的结果及后果将是什么?……其实,无论这一连串设问的背后的答案是什么,我们的成长前景仍然让人羡慕。中国的问题都是在“历史的三峡”中曲折前行的问题,而不是无路可走,在这个意义上,叶檀的设问正有她的警醒、跃进与面向未来的意味。(20J3)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