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平安前100名高管中有60%都是外籍人士,这些人带来了理念、经验、专业
谢少萍
伴随着中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化的进程,一批中国本土企业开始逐步融入世界的潮流。一方面,他们吸收国际经验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试探性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这方面,中国平安无疑是先行者。
近日,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接受了CBN记者的专访,他现身说法,向CBN介绍了平安的国际化之路。
CBN:中国平安,在国际化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最早的。早在1993年增资扩股时,公司以每股净资产的6倍价格引进摩根、高盛,成为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保险企业,当时的考虑是怎么样的?
孙建一:引入外资其实是形势所趋。1992年,平安开始为寿险业务做准备,寿险业务和产险业务不同,寿险业务短期很难实现盈利,业务一旦做大,保险公司需增加资本金来保证偿付能力的充足,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业务。
我们曾动员老股东增加投资,但老股东都是国有企业,在既有投资还没看到明显回报前,他们都不太愿意增加投资。没办法,在中介帮助下,平安得以与国际著名投行接触。摩、高两家进来后,它对平安的偿付能力、净资产等指标作出了直接贡献。有外资支持,平安得以将大量的利润投入再发展以满足高速发展的需要。
很早开始,马明哲董事长就一直有建设国际化金融企业的想法,他认为“要迈开步子,实现快速、长期的发展,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就要引入外资股东”。从企业之外购买先进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来减少风险,赢得时间,这种思维在平安生根,马明哲董事长曾将这一策略称作“付过桥费”:“中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事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河上已经有桥,我们就不必去冒险涉水,付一些过桥费就可以过去。”
CBN:平安先后引入摩根、高盛、汇丰等外资,他们进来之后,对平安的经营模式、治理结构、管控流程、市场网络、后援服务等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孙建一: 外资进入后,我们意识到,公司快速发展中,管理滞后的危机可能带来隐患,于是便有了和麦肯锡的合作。麦肯锡给平安开出药方,建议公司把投资分成战略资产分配、战术性资产分配、投资风险控制三部分;建议公司资金统一使用,将投资权限集中到总部,成立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建议公司停止放贷和实业投资,所有资金投向国债,信托转向清理资产、回收投放到非金融领域的贷款。
1997年之前,平安是粗放式管理,1998年之后走上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路子。而后来汇丰的进入则协助平安改进了管理,加强了风险管控,还把经营模式、治理结构、管控流程、市场网络、后援服务等技术传授给平安。
除“外资”外,平安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外脑”、“外体”,共称“三外”策略。就如同在足球队中,哪个位置上弱一些,我们可请外援过来,这个位置上的球员能力提高了,整个球队作战能力就提高了。在这种思路下,平安陆续引入斯蒂芬·迈尔、张子欣、梁家驹等精英。
目前,平安前100名高管中有60%都是外籍人士,这些人带来了理念、经验、专业,不仅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外脑”启用同时,平安打造“外体”,外体是国际化体制,是企业的“形”,企业按国际惯例建立运行机制,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员工考核和薪酬体系、培训制度、产品销售模式、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等,共同构成具有兼容性的管理模式。
在摩根、高盛、麦肯锡、汇丰这些国际一流企业的帮助下,加之海外精英的鼎力协助。平安借助外力在2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外国保险公司上百年的路。
CBN: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外资保险公司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在国内市场,平安、国寿和太保仍然保持着三足鼎立的地位。外资保险的涌入,对国内保险业,乃至平安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国内保险业的理念、业务等,又有什么借鉴作用?
孙建一:自中国开放国内保险市场以来,外资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并不高。2005年外资寿险公司扩张一度达到了9%的市场占有率,以后就逐年下降,走下坡路了,在本土化上还做得不到位。近年来,平安在全国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接近50%左右,加上国寿和太保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在服务理念和规范化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目前从规模和覆盖区域来看,并没有对国内的几大保险公司造成很大的冲击,反而是国内本土的一些保险企业发展迅速。
CBN:除了引入外资,平安在走出去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回顾这些尝试,平安有什么体会?
孙建一:可以说,平安是国内最早国际化、引入国际管理标准和体系的中国金融企业,前面说到的“外资”、“外体”、“外脑”就是平安引入国际标准的过程。
平安有句十字箴言,叫“国际化标准、本土化优势”,经过10多年国际化的实践,平安确实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回首来路,平安在走那些别人没走过的路时,难免受挫折甚至绕弯,但恰恰是这些磨练使企业的生命力特别强。比如,引进外资的过程经历了异常艰辛的谈判,引入外脑时遭到“作秀”、“水土不服”的舆论压力。
CBN:平安管理层一度还是要把平安建成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后来平安不再提“跨国”了,平安现在对走出去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孙建一:平安的长期目标是建成集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为一体的世界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三大支柱业务均衡发展,为同一个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多种服务。平安希望持续地获得稳定的利润增长,向股东提供稳定回报。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平安现阶段还是会重点关注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