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廖晓义:“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04:16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她从来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作的用品。有一次,药店工作人员向她推荐含麝香的一种药,据说很有效。但是,考虑到环保,她选择了一种不含麝香、作用稍差的药。

  就在各地的环保组织纷纷做着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时,她却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

  在一次讲话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专门提及“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行动就是她积极倡导首先发起的。

  她叫廖晓义,著名环保人士,北京2008年奥组委环保顾问,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也是哲学硕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访问学者。

  1998年,廖晓义在《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签字,在“理由”一栏写下:留在中国搞环保。

  20多年来,廖晓义赢得了无数个与环保有关的桂冠: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2001年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奖”,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首届)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2005 CCTV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中宣部、环保部等七大部委颁发的“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发改委、林业部等六大部委颁发的“2007生态小康建设贡献人物”。2008年获得由国家发改委支持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个人贡献奖”以及克林顿基金会颁发的“2008全球公民奖”。

  绿色生活是一种时尚

  “近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呼唤着‘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ce,科学),依我看,还应该坚持我们的‘和先生’(Harmony,和谐)。”廖晓义说,因为这个和谐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而“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简约其行、修身养性等以和谐为特征的道德传统,正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

  “事实上,这是历史上成本最低的一种生存模式。我们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把这种传统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时尚是完全可能的。”廖晓义认为,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将它的文化资本、自然资源、国民健康与它的GDP看得同样神圣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

  廖晓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就在她极力倡导“敬畏自然”之际,方舟子等人就公开责问她“难道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

  “敬畏自然,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根基的敬重和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对自然趋利避害,互惠共生。赞同这一概念的人们所坚守的,不过是人在宇宙间的道德底线。”廖晓义不解:这样一种态度,为什么会受到“严厉批判”?

  她找到的答案是:敬畏自然让科学技术接受道德的审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因此伪科学害怕它;敬畏自然是对于资本的无节制扩张的约束,因此资本仇视它;敬畏自然给了人们一个天道的尺度来衡量人世的是非,因此强权害怕它。

  而在她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和“今天不开车”等环保节能行动时,她自然而然地也成为某些利益集团不愿看到的人物,因为这些行动毕竟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我觉得,节约与公益是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基石,也是支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她说,中国的人口密度这么大,人均资源这么少,如果不节约,大家都按美国那种生活方式消费,无疑是把自己的根基毁了。如果大家没有公益的心,都是利己主义,在这个社会生活又有什么意义,这个社会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公益应当一个民族的良心的一种表达。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私车,私房梦,美国式的空调病,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廖晓义说,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1/5、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

  她认为,现在威胁中国未来文化和生态最大的危险除了低效率和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国式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廖晓义认为,绿色生活是一种绿色时尚,其核心是适度消费,尽量缩小自己的生态脚印,减少环境代价,这种时尚可以用5R生活方式来概括:

  Reduce节约资源、适度消费: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以公交族和自行车族为荣、推动政府的公交发展战略,以最少的车运送最多的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少用空调,夏日空调不低于26摄氏度,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省75%的能源消耗;

  Reevaluate绿色选购、品质消费:把手中的钞票变成绿色的选票,选购环保产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Reuse 废物减量、复用消费: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同时减少垃圾的生产量。尤其是节假日,对于中秋月饼、节日礼品的过度包装说不;

  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消费:垃圾分类投放,把消费的重点变成下一次消费的起点;

  Rescue 保护自然、人文消费: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植绿护绿,保护原生生态。

  打造“乐和家园”

  “5·12”特大地震后,廖晓义和她的团队进入四川。她要在那里打造一个世外桃源——“乐和家园”。

  廖晓义告诉记者,“乐和家园”模式包括了生态文明系统的六个方面:

  乐和人居——建造乡村生态民居。去年,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刘加平教授牵头的生态民居专家义工队伍,完成了生态民居设计图,新民居符合节地、节材、节能以及节钱的原则,既体现了川西民居的传统风格,又纳入现代科技元素改进通风、保暖、采光。项目组通过村民协商,创造了集体自强和个人自主相结合的建房方案,包括集体管理社会补贴资金、限定人均3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出的宅基地以股份形式用于未来的集体旅游业发展、形成利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小聚落等。

  乐和生计——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廖晓义告诉记者,经过与村民们多次协商,已经确立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创意手工业作为大坪村的三大支柱。邀请了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专家的实地考察,组织了项目组与成都几个大型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座谈,初步形成订单农业的合作意向和实施计划。

  乐和伦理——修复乡村精神家园。村民们协商形成了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随”为主要内容的“乐和乡约”,在集体建房的过程中,协商解决聚落型建房发生的土地置换。

  乐和治理——完善村民参与机制。谢恩琪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愿意参与集体事务了。”在通济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村民们注册成立了当地第一个农民环保社团——大坪山生态协会,与政府正在推进的村民议事制度相呼应,成为大坪村灾后重建的骨干力量。

  乐和养生——建立乡村保健诊所。廖晓义说,她要把近年来所学到的养生知识、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们,同时要“探索乡村医疗人才培训途径”。

  乐和环保——实施乡村环境管理。“乐和家园”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于山区里较丰富的土、石、木和竹,这样不增加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起到对大坪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针对周边私挖乱采的现象,今年3月,村民们自发成立了乐和家园环保巡查员队伍,护山、护林、护路。

  眼下,“乐和家园”已基本成型。廖晓义告诉记者,“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户生产,多元经营”这16字经营方针,是乐和家园的核心经营理念。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高度评价该项目“不仅对四川灾区重建具有标杆意义,而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前瞻意义。项目本身具备了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乐和家园”项目在去年底获得“2008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廖晓义作为获奖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地球母亲把我们抚养,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却常常把母亲遗忘。但今天我们已经醒悟,地球母亲不再悲伤,只要每个人从现在做起,就有拯救地球的力量。”廖晓义说。

  供图: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