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涛 郑振清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今天,两岸关系既走过了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十年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可以说,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基本趋势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逐步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
一年来两岸关系三个新特点
一年来,两岸关系形势虽然波澜不惊,但是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
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2008年12月底,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六点讲话开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指明了路线图。这幅路线图可以概述如下。
首先,遵守 “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要的政治互信基础。马英九执政以来,重申承认“九二共识”,以及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得以顺利恢复并取得丰硕成果,都值得肯定。其次,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合作,成为沟通两岸、落实“一中”的两座桥梁。再次,在“大三通”基础上促进两岸人民及各界往来,成为重塑两岸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两岸之间越来越频密的人员往来,意味着两岸同胞地理与心理距离的拉近。此外,两岸在政治互信基础上协商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探讨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也是和平发展路线图上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都有所进展。
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十年来两岸事务最大的特点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很大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目前,我们根据政治经济适当分离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选择以“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作为开展两岸互动的策略,目的是在具体的对台工作中将敏感的政治定位难题与复杂的经济合作议题区隔开来,同时,在长期战略上推动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形成正面的互促作用。
胡锦涛关于两岸携手开创和平发展格局、同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论述,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经济议题与政治议题包容起来,使国家统一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愿景相协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统一的时间表并不是主要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细化这幅路线图,循序渐进,积累互信,厚植共同利益,促成共同认同。
第三,两岸官方共同努力,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从主要由民间自发驱动提升到当局主动推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进岛等问题的进展,更直接体现了中央通过经济合作推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思路。
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展与问题
台湾方面提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议题,符合我们提出的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主张,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东盟加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之时,有助于台湾商品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
签署ECFA,对于拓展两岸经济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层次,无疑意义重大。有研究资料推算,若签署ECFA,台湾受益产业以批发、国际贸易、旅馆、餐饮等商品买卖业,运输仓储通信业为首,制造业则以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等三项受益最多。如果不签署ECFA,受大陆与东盟、韩国、日本等国互相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台湾所有行业的工作机会都将减少,加上出口萎缩,势必对台湾民众的福祉造成伤害。
虽然ECFA对台湾有种种好处,但是一部分弱势产业和传统产业也可能受到冲击。民进党等反对势力为了争夺选举的议题主导权,不惜刻意夸大ECFA对台湾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因此,签署ECFA的议题,又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合作问题,还要考虑到台湾政治社会发展与法定程序的要求。国务院台办王毅主任10月底在成都举行的两岸关系论坛上宣布:大陆方面为启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大体就绪,愿与台湾方面协商,年内在两会框架下尽早启动正式商谈。如果条件成熟,期望明年初能够签署ECFA。
应该认识到,即便签署ECFA成功,也只是一个大的目录框架加上“早期收获”条款,大量具体内容条款还需要在2010年以后根据两岸发展的需要逐步协商增加。在此过程中,马英九当局的原则是“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通过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而大陆一直以来的方针就是要尊重台湾民众的切实需要,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
两岸关系的另一项突破是两岸产业合作搭桥专案顺利启动。这个突破,正是两岸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协调发展,产官学积极互促的成果,其意义不局限于经济合作本身。
2008年底台湾方面提出两岸产业合作“搭桥”,得到大陆有关方面的支持。2008年12月以来,两岸分别成立对口智库机构,聘请专家学者和主管官员推动两岸产业搭桥与合作研究,并已经举办了多次研讨会。
产业搭桥专案的直接目的是发挥产官学三方优势,加快推进两岸生产要素的融合、促成产业链的衔接,引导重要新兴产业的合作。两岸经济关系三十年来,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最大的问题是两岸企业合作程度很低,两岸生产要素融合程度不够。因此,两岸产业合作需要“搭桥”,有序推动。
另一方面,两岸产业政策缺乏对接与协作机制,也需要通过专案推动。产业政策对台湾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台湾推动研究和制定产业创新条例,目的是推进台湾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形成新的竞争力,促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大陆“十一五”规划和拟议中的“十二五”规划也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但是,两岸的产业政策缺乏共同的愿景,不利于同样处于转型中的两岸产业与经济结构形成合理的、有序的、高效的合作机制。
此外,产业合作搭桥专案还要突破目前两岸缺乏共同的技术标准的困境,并且着眼于共同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为两岸工业产品技术标准提出了挑战,金融危机为两岸合作建立共同的技术标准提供了重要机遇。
新突破:陆资入台与双向投资
2009年4月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发表了关于陆资入台的共同声明,揭开了双向投资的大幕。此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委相继发文,将促进和帮助陆资赴台纳入工作日程。6月30日,台湾当局发布有关办法,列出大陆资金可投资的3大类192项产业细目,并于7月1日起正式受理陆资来台或设立分公司的申请。8月初,福建新大陆电脑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被台湾投审会批准入岛投资的大陆企业。
双向投资的启动,乃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大趋势下的新突破。陆资进岛,使得两岸企业在相互了解和互信基础上,有了共谋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能。这改变了过去台资企业将研发基地留在台湾,只将工厂搬到大陆,两岸企业各行其道的局面,两岸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补,共同发展,增强两岸产业实力。
不过,陆资进岛,还面临制度保障匮乏的问题,需要台湾当局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与政策,使得陆资企业在台湾能够扎根发展,健康成长。
展望
回顾近年来两岸关系的进展,我们认为对台工作最大的进步是增强了信心,积极探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在两岸共同发展和民族复兴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积累共同的国家认同,其最后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完全的和平统一。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探索符合两岸关系特点与中国发展特色的新的统一国家观。
(刘震涛,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教授;郑振清,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讲师、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