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包容性为文明对话提供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04:15  第一财经日报

  “‘真诚’是人的第一个原则,要达成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自我,就是把我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福祉放在一起”

  阳敏

  CBN:你曾在北京的一场演讲,特别讲了“儒家文化为什么重要”。今天面临的是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明的冲突却愈演愈烈,那么,儒家文化能够为化解文明的冲突提供什么样的精神资源呢?  

  傅佩荣: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研究过人类各种文化,他下了结论,说中国文化最特别。一般的文化只有一度生命,一度生命叫做兴盛衰亡。别的文化兴盛衰亡就没有了,变成考古学的对象,中国文化不一样,兴盛衰亡之后再兴盛衰亡,现在准备第三度重新开始,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奇妙的事情。

  所谓的文明冲突是怎么一回事?这四个字,国际上探讨全球文化的时候,是重点。因为在1994年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说,21世纪三大文明冲突,等于是一个主要的战场,看看谁能把握主导的力量。哪三大文明呢?第一个是基督教文明,第二个力量是伊斯兰教文明——我们可以看到中东地区的战争还是在进行。但是,他说第三个冲突因素是儒家文明。这就很让人惊讶了。为什么这样讲?外国学者对儒家不是很了解,他对于所谓的儒家文明到底在讲什么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想要说中国的崛起,十年前他已经看到了,中国一定崛起,崛起之后不但经济繁荣达到一个成果,还要进一步争夺世界的领导权——这是一个政治学者的看法。

  所以,我们要问:难道儒家会跟你们两大文明冲突吗?难道我们不能合作吗?为什么人类一定要冲突呢?不一定,还是用孔子的话比较准确。孔子第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跟你路不一样,我们就不要花时间商量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孔子第二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我跟别人意见不一样,都可以互相尊重。什么是“同”呢?就是一言堂,只有我说了算,你不能说话,这个叫做“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才同而不和。这个话说得多么直接啊,一个团体里你当然要大家都发表意见,所以孔子他不会跟外国人说,你们基督徒别讲话,伊斯兰教你们别讲话。孔子会说你们各说各话,说出来的话其实只要接近真理都可以相通,这叫做君子和而不同。

  还有第三句话。孔子有一次真的谈到政治了,他是鲁国人,春秋时代鲁国是很弱的国家,这么弱的国家还要对外表示强硬态度,孔子说这样不好,远方的人不服气,“则修文德以来之”——把我本身的文化和德行修养好,别人自己就来归顺了。

  CBN:那么,你认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反而可以为各种文明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

  傅佩荣:是的。《论语》的三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和而不同”、“修文德以来之”就表明了儒家立场,儒家不跟你争文明主导权,而是靠内在的力量。为什么有内在的力量呢?因为我们的主张符合人性的需求。如果你的主张要靠宗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会出现很多宗教战争。但是在中国没有什么宗教的战争,顶多是一些小冲突,大的格局、全面的谈不上。也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心态比较包容,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所以,我不但不同意把儒家列入文明冲突的范畴,反而主张一种观点,就是儒家可以让世界各种宗教找到一个对话的平台。因为各大宗教讲生前死后,对现实人生有很多先天规定,所以弹性很少。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学,哲学跟宗教的差别何在?方向一样,方法不同。宗教跟哲学都要探讨什么是最后的真实,什么是就近的真理,但是方法不一样,宗教靠信仰,哲学靠理性,靠讲道理。

  CBN:中国从汉代的独尊儒术开始,历朝都有 “儒学政治化”的问题。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傅佩荣: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怎么能放弃呢?但是你要诠释,要研究,学者的任务就是一辈子努力研究,研究透彻之后再来传播。孔孟思想提出之后,历代都有应用,但是大部分是误用,就是阳儒阴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因为它讲教育,里面是法家,来控制老百姓。这个情况到今天有改变。为什么?今天的社会已经开放了,你跟国外接触,对照东西已经很容易了,不容许把儒家再当成工具了。

  新加坡曾经用儒家经典当作初中教材就失败了,他们自己也承认失败。我们要思考,新加坡为什么会失败呢?它想利用儒家,所以失败了,它没有想真正了解孔子、孟子是什么人,也没有搞清楚他们讲的有没有道理……现在每个人还是会问,我怎么和别人来往?我为什么要尊重别人?有利害关系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坚持原则?还是这些问题啊,但这些问题最后一定牵涉到对人性的理解。所以在儒家思想里面,你要掌握到“真诚”是人的第一个原则,从“真诚”才能转到儒家后面所谓学习受教育讲究方法。你没有基本的立足点叫真诚,后面的方法就叫手段,你有真诚的话,后面的方法是有效的达成目的的工具,而这个目的,是实现个人的自我,就是把我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福祉放在一起,就是我这辈子做人很成功,相对于其他人,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周围的人都相对一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这样创造“和谐社会”才不是把它当手段利用。

  你可以说,“和谐社会”跟个人的“自我实现”一起发展,知道后面这个理论,就可以化解儒家可能有的困境,儒家思想就可以在今天这个时代对我们中国人产生正面的效果。

  CBN:我们常常讲,孔孟之道强调“入世”,而老、庄却多讲“出世”,但我觉得你把这两家的思想融会贯通了,你在里面都读出了积极向上的东西。

  傅佩荣:对,都是积极的。很多人都认为,老、庄讲消极无为,要避世出世之类的,不要念太多的书,省得你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等等。这种理解就错了,老、庄其实书念得比任何人都好。司马迁就说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什么书都看。你要了解道家思想的精华,就要知道,他们只是在同时面对天下大乱的时候采取的策略不一样——这样的策略也牵扯到他们两种学派里面,各人的性格不一样。孔孟比较热心,也看到人性对于价值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由内而发,外面有“礼”跟“乐”,使得整个社会有一个秩序,而里面是真诚引发出来的力量。儒家向来的优点是简单明确,把个人生命的实现跟群体的福祉结合起来,这是很悲壮的,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但它的缺点在于:太过于以人为中心,这样一来,对于人类之外的万物他无暇顾及,孔子照顾不了那么多了。你光是救人都来不及。道家说,你救也救不了几个,你不如先求自己的安顿吧。因为乱世里面你没有自己求安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不放弃呢?道家让人类不要老执着于善,可以走从真到美的路线——儒家的向善是至善,道家是从真实到美感,享受大自然之美,宇宙之美。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儒家和道家配合起来,它们都是积极的部分,只不过积极的方式和效果不一样。其实真正懂儒家跟道家的人是没有什么冲突的,是可以互相尊重的。

  (傅佩荣,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著有《傅佩荣解读论语》、《傅佩荣解读庄子》、《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自我的觉醒》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