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佳佳/整理
CBN·2004
王小石案发
创刊第四天,《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独家新闻《“王小石案”再曝内情 东北证券前员工涉案》。
编辑部认为,王小石被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官员腐败案,它凸现出中国证券市场以往发行制度的缺陷——证监会核准一家企业上市与否,取决于发审委委员的表决意见,但他们的名单却对外保密。这“秘密”因此成为一种可以寻租的资源。虽然目前证券发行机制已走向透明,但王小石案仍具有特殊的标本意义。
集北京、深圳、福州三地兵力,《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马不停蹄、追根溯源、全程调查,一个真实的王小石和他的隐秘资金通道终于清晰地还原在读者面前。深入调查,多篇社论配合,《第一财经日报》的王小石案报道已从普通的黑幕揭露,演进为对证券市场制度性构架建设的深度思考和呼吁。
CBN·2005
股权分置改革启幕
随着金牛能源、三一重工、紫江企业及清华同方四家上市公司被确认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股权分置改革大幕开启。各大媒体均不惜版面,详尽的报道、跟踪和分析比比皆是。在纷繁的四方声音中,《第一财经日报》走在改革的前列,5个月内,陆续推出十多篇社论,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摇旗呐喊。
2005年9月5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股改从试点转入全面推开。《第一财经日报》与改革一同前行。
人民币汇改破冰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起航,人民币固定汇率解冻。《第一财经日报》第一时间呈现了独家视角。
《第一财经日报》当晚成立临时小组,放眼全球,整合国际资源,推出了汇改启动、亚洲各货币兑美元全面上涨、马来西亚宣布放弃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油价随美元“翩翩起舞”及国际金价创一周高点等多篇独家新闻。次日《第一财经日报》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供应者。
海虹庄股真相曝光
数日艰辛调查,《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9月6日刊发独家深度报道《周琦坐庄海虹:“7个亿进去,25个亿出来”》。文章清晰勾勒出庄家周琦利用概念,借助媒体和各方炒作,坐庄海虹控股(000503.SZ)的完整图景。
似重磅炸弹落地。次日,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迅速跟进报道,更多的内幕被揭开,更多的细节被还原。
PVC保鲜膜风暴
关注民生和公共利益,亦如关注商业逻辑,是我们的使命。当一些含有DEHA增塑剂的PVC保鲜膜充斥市场,每位公民的健康受到潜在或真实的威胁时,《第一财经日报》经过翔实的多渠道调查,于2005年10月13日率先披露了这一事实。
风暴旋即而至。经过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众多地方媒体的跟进报道,以及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信息联播》和《新闻联播》等节目的参与,这一公共健康事件最终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回应。
CBN·2006
“国六条”独家报道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再度攀高。一触即发之下,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再度亮剑,推出“国六条”,明令控制房价,剑锋直指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再遭重击。
紧接而来的是各方对“国六条”的细化和落实:加息、增税、缩紧银根、严把土地闸门、限制住房结构比例……政府调控措施可谓紧锣密鼓,一波接着一波,其决心和力度,亦前所未有。
本报始终锁定“国六条”这个重大新闻,除常规报道外,独家报道了“双70%:严控住房供应结构”、“全国土地出让金拟重新分配”、“国土部联动本报摸底9城市征地”、“九大督察局紧盯全国土地审批”、“土地新规直指工业用地”、“限制外资购房新规”、“六部委会签新规:外资购房须实名”……这些报道在财经类报媒中遥遥领先。
垄断行业高收入调查
2006年6月26日,本报刊发的电力行业普通工种年薪十万的报道,向公众揭开电力行业的收入分配现状,提供了解析当前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现状最为鲜活的案例。
时隔不到一月,有关部门开始对垄断行业的收入状况进行调节,并表示将通过内部改革,将垄断行业的收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8月15日,本报再以极其翔实的报道,向公众展示了浙江烟草系统的收入状况。
7月7日,本报的《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启动》清晰地向公众传递中央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9月6日,《发改委:2010年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一文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则让长期苦恼于看病难看病贵的老百姓,清晰地看到未来几年在医疗方面将有可能享受到的保障。
关注劳工权益系列报道
2006年6月1日,本报刊发《天堂里不再有加班》的文章,以慰藉逝去的华为青年胡新宇。此前的5月28日,胡新宇因高强度的工作而导致身心衰减,致使疾病发作,不治身亡。本报的文章明确告诉企业,除了工作,员工更需要健康。
关怀生命、关注劳工的权益、维护公共权益是本报的基本价值所在。也因此,本报一时成为全国的焦点所在。6月15日,本报报道了富士康深圳基地员工超时加班以及劳动环境等问题。因为此文,本报两名记者遭到富士康公司的诉讼与天价索赔。
8月28日,本报刊发《报道“超时加班”本报记者遭索赔3000万元》以及本报就此事的声明。此事立即引起全国媒体和民众的关注与讨论。
人民币汇率和近万亿美元外储独家报道
自2006年5月人民币汇率“破8”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突破心理关口,几乎每周,人民币汇率总会给人以新的变化。外汇储备则在2月底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后,10月份外汇储备又极有可能破万亿美元大关。
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市场动向方面,本报进行了全方位跟踪和深入解读,尤其可喜的是,本报在重要数据和重大话题方面的独家新闻和研究成果影响深远。7月21日,本报推出“人民币有效汇率周年轮回”专题报道,发布了汇改一周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又基本回到汇改前的水平这一独家研究成果。
2006年3月28日,本报《8537亿美元:中国外储全球第一》的独家报道,引起了政界、学界、市场等对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新一轮讨论热潮。10月17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接受本报采访,提出的“外汇储备运营不能无偿划拨”的原则,则厘定了外汇储备管理问题讨论的基本方向。
“全流通股市新秩序”
立体报道
作为股改成功的重要标志,IPO的重启备受市场瞩目。5月25日,中工国际摘得IPO第一单,成为全流通时代第一家获准发行新股的公司。至此,因股权分置改革而暂停了一年多的IPO,重回A股市场。
从再融资到IPO大门重启,从股改到“小非”大规模解禁,从融资融券到收购兼并,从券商综合治理进入最后大限到上市公司清欠总动员;从封闭式基金分红条款重大变革到封转开……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本报以“构筑全流通市场新秩序”为统领,报道了大量国内领先的独家新闻,并以系列社论、新闻分析等形式发出了引领市场建设、冷静客观和独立思考的声音。
关注中国“世界工厂”
2008年4月14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国的“世界工厂”会不会“休克”》提醒过度收缩的货币信贷政策,在人民币升值已经重创中国制造业的情况下,会雪上加霜,很可能导致中国“世界工厂”的休克,呼吁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时拯救中国经济。
CBN·2007
率先指点A股牛市后,再率先警告A股“盛极而衰”
2005年9月12日,本报刊发文章《亿万富翁急于卖楼套现 只因牛市将临拟狂买万科》,提醒投资者A股大牛市即将来临。
2007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还在5700点附近徘徊,本报刊登评论员文章《价值实现主机制形成 黄金光芒更耀眼》,提醒投资者A股将进入“盛极而衰”的阶段,投资者应该见好就收。而黄金将进入大牛市的加速上涨阶段,并可能上涨到令世人目瞪口呆的地步。遂成为A股与黄金市场的重要风向标。
宏观调控走向纵深
历经数年的本轮宏观调控,因流动性泛滥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居高不下,在2007年全面升温。较之往年,中央政府更强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配合节能减排的5年大计,此番政策组合拳更显理性发展之意。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
一年内,9调存款准备金率、5调利率、大规模央票对冲以及数次窗口指导;
一年内,2000亿美元特别国债次第发行,既缓解外汇储备过多压力,又添市场对冲良药;
一年内,出口退税多次调整,直捣耗能行业出口老巢;
一年内,土地出让政策愈加规范,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更具操作性;
一年内,住房保障制度完成从经济适用房到廉租住房转变,十年房改确定新方向;
……
完整、有价值地报道宏观调控举措,是本报自创办以来的重要命题,过去一年亦是如此。每一次政策出台,我们都倾力梳理调控政策细微变化。
“5·30”狂牛摁头:一次代价高昂的风险教育
对于新股民来说,2007年5月30日,是让他们记忆最为深刻的日子。即使在这之后,股指有了翻倍的“业绩”,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未必享受到了这种快乐,因为,“5·30”之痛仍未消除。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本报详尽记录了中国股市的蜕变,更敏锐地把握了市场的细微变化。
“5·30”之前的一周,本报在重要版面以《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流言、猜想与市场下一步》为题,强烈关注印花税调整传闻,提醒投资者注意政策风险。
“5·30”之后,本报更连续刊发报道,疏导投资者心态。
5月31日刊发社论《呵护牛市需要政策手段》,提出为防御股市失控,相关政府机构理当准备更多预案,伺机出台;6月4日,刊发社论《如何避免中国股市大起大落》,明确指出加强投资者教育实为重中之重。
“达娃”之争:一场市场与法治的较量
当原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2007年4月3日放言“落入达能圈套”之后,一场情与理、法律与情感、民族与外资的较量就已经拉开了帷幕。
在长达半年的对该事件的新闻轰炸中,本报报道始终位于国内媒体前列,在客观冷静的态度下,追求新闻的细节,且不囿于就事论事,而是站在中国企业发展进程的历史标杆意义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报道。
在该事件发端之初,本报即组织了大篇幅评论,同时,深入杭州调查,从4月19日起,本报连续发表系列述评《重构娃哈哈系列》,全面分析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未来走势,为媒体同行所瞩目。
随即,本报记者率先对娃哈哈的西部非合资公司展开了系列调查,并于4月24日发表了《西部传说:娃哈哈贡献了什么?》等两个整版的文章,从而使读者对娃哈哈的非合资公司有了深入了解。
在对双方当事人的采访之外,本报还从市场一线中发现蛛丝马迹,从而为解构此事件开启一个全新视角。6月14日与10月26日,本报记者先后发表《宗庆后未雨绸缪淡化娃哈哈力推自有品牌》、《“娃哈哈”变脸“启力”宗庆后悄然换标》两文,揭示了娃哈哈加速培育新品牌的野心。
“港股直通车”:一波三折的玄机
内地一项政策之异动对香港股市的影响从未如现在这么巨大。2007年8月底以来,“港股直通车”的预期直接推动了香港股市一轮超级牛市行情。
8月21日,本报《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开闸》一文拉开了“港股直通车”讨论的大幕。该文重点报道了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此项试点,从各个角度探讨了个人直接投资境外带来的变化,对香港股市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敏锐地解析了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大举措的影响。
8月28日,《港股直通车酝酿增设始发站,多家银行争开试点》一文详细报道了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提交相关申请,力争获得分别在京、沪、深三地展开试点的情况,这就是后期市场广泛流传的“三行三市”的说法。
不过,由于香港股市持续“癫狂”,对于“港股直通车”开通是利是弊的争论也日渐增多。9月10日,《港股直通车可能设门槛,QDII审批加速》的报道生动反映了业内关于“港股直通车”导致大量资金外流的担忧。
反对人民币加速升值
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本报刊发本报评论员《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真相》的七篇系列评论、向松祚先生《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与困境》的三篇系列评论、余云辉先生的《中美汇率博弈的分析和对策》、本报评论员的《当前汇率问题分歧根源与中国货币战略系统思考》等文,反对人民币过快升值,指出其将导致热钱投机及实体经济受损等危害。2008年6月,中国人民币停止加速升值。
零距离见证“从汇金到中投”
2007年,大型银行改革与外汇机制改革之路在从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下称“汇金”)演化到中国投资公司(下称“中投”)时交汇。围绕其演化轨迹,本报率先报道与独家披露了公开现象背后的不为人知的变迁,从而厘清中投在中国各项金融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与顺序。
2007年1月11日,《汇金将走向何方?》一文率先披露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要议题——对汇金进行重组后,拟议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有望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在会议结束不久,独家报道《2007金融改革风云再起》证实金融改革下阶段纲领性文件的内容涵盖隶属于国务院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
外汇储备运用工作小组制定了中投组建方案,随后本报独家披露中投筹备方首笔试验性投资的真实路径《30亿美元已交黑石集团海外投资》,斥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的交易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名义通过汇金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完成,以此成为黑石的“基石投资者”。
在中投组建方案获决策层原则通过、公司筹备组获批正式成立前,本报率先透露《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架构渐明》。
伴随筹备组的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组合或考虑央企》一文独家披露16家央企被纳入筹备机构视野。
杭萧钢构案和广发证券案
杭萧钢构案和广发证券案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反面案例。对这两个案件的密切关注和深度调查,树立了本报在资本市场上公正、客观的形象。
3月26日,本报《杭萧钢构344亿订单谜局:中基安哥拉泥潭?》一文就提出对大单的质疑。
而本报亦对其当事人给予了密切的追踪。3月29日,《单银木首度开口:做好控制风险准备中国驻安使馆官员:不了解中基背景》则把相关方的底细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了解。
随后本报《证据在握证监会立案稽查杭萧钢构》一文迅速报道了监管层的举措。
类似的案例亦发生在广发证券借壳案上。6月4日,《谁在连续举报董正青》一文独家揭露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涉嫌内幕交易而下马的真相。
CBN·2008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球以短短100秒的战栗,制造了里氏8.0级、最大烈度11度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这一相当于约1000颗广岛原子弹瞬间爆炸的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导致了69227名同胞罹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
举世罕见的灾难,深度校验了中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处置能力和全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意志水平。5月26日本报刊登了文章《重生,映秀》。22万余名部队官兵和预备役人员,100万名志愿者,10万余名医务、救援人员,1万余名新闻记者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洪流之中。全社会为汶川地震捐款高达近600亿元,接近2007年中国各级慈善机构捐款总和。
中国各级政府仅用了大约100天时间,即完成了对1510万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妥善安置,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部署落实了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灾区的任务,并抛出了高达1万亿的一揽子灾区恢复重建计划。
北京奥运会金牌NO.1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美国获得36金、38银和36铜。中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美国获得奖牌总数第一。
8月8日至25日,本报连续推出《CBN奥运特刊:伟大的博弈》。全世界开始把中国看作一个体育强国。梦幻般的“鸟巢”和水立方,让牙买加伟大的短跑运动员博尔特空前地连破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获得8枚金牌,并打破了7项世界纪录。而中国的组织工作也让许多国家的奥运官员“叹为观止”。
中国圆了一次百年奥运梦想,精心地向全世界营销了自己。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北京奥运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体育达沃斯。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1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商界领袖,几乎都在北京奥运会上度过他们的假期。
黄光裕被拘查
2006年年底合并永乐、2007年年底收购大中,国美老板黄光裕的每次出手都令业界震惊。2008年年底,同样震惊业界的是黄光裕因涉嫌操纵股价而被公安部门拘查。
国美是中国最大的电器零售商,17岁就闯荡京城的黄光裕,用他的野心与闯劲,在22年里缔造了这样一个门店过千家的连锁帝国,并坐拥“中国首富”的头衔。
2008年,黄光裕想在资本市场上续写自己的财富传奇。他控股了三联商社,成为中国电器连锁业不折不扣的整合者;他还推出了中关村的重组方案,欲把旗下的地产业务也实现“借壳”上市。
不料,向来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他,最终成了裸泳者。三联商社、中关村2008年以来股价大起大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黄光裕因此而被立案调查。
11月28日,证监会对外宣布,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已被公安部门拘查,在此之前的11月24日本报就刊发文章《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专案组拘查》。12月23日,国美暂停黄光裕的行政职务。12月26日本报继续关注《内部培养经理人王俊洲成为国美“一支笔”》。
步入“后老板时代”的国美,职业经理人开始走向“前台”。从完善治理结构、构建更和谐厂商关系的角度看,黄光裕“出事”对国美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4万亿元计划
2008年11月9日,当中国通过新华社对外宣布将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时,英国《泰晤士报》形容,“这实在是一场北京金融刺激计划奥运会”。
11月10日至12日,本报以《重拳扩内需国务院4万亿投资计划出炉》、《发改委紧急落实1000亿新增投资地方争抢》、《千亿投资110天完成11部委“急行军”》等文章进行了持续关注。
新华社播发的是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决定。以往这样的会议会当天播发,延迟4天播发凸显决策的审慎。这一年,中国经济经历自然灾害、物价多重考验,4万亿是顺理成章之举。
尽管刺激金额不及美国的7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但如果按照投资金额相对本国GDP的比例,美国恐怕要提出2.2万亿美元投资计划才能赶得上中国的规模。彼时,布什还在犹豫如何召开G20峰会,中国天量投资刺激计划先声夺人,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4万亿只是概算,让数字成为真正的经济动力则需耗费更多智慧与勇气。
着眼于投资大蛋糕,地方投资项目申报热情高涨,京城一时“跑部前进”风行。中央11月末紧急派出24路工作组督查地方投资,禁行违规项目,严查项目腐败。
4万亿何时能起到效果?时值岁末,问题依然困扰着决策者和业界。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
年年谈安全,年年有考验。2008年,食品安全的考验是牛奶。
9月11日,本报刊发文章《三鹿承认婴幼儿奶粉遭污染》。此前数月,中国不少区域已经发现服用三鹿奶粉的婴儿患病。
9月13日,国家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月21日,全国奶站大整顿开始。政府对5000家乳品企业进行驻厂质量检查。
问责逐步展开。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捕、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
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取消“毒瘤”个人奶站。发改委等多部委出台《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加大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力度。
比起接连出台的制度,更大的挑战是执行。如何恢复奶业的市场信心,政府如何实现对奶业链条更好的监管?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新土改”启程
一方面探索创新,一方面守紧底线,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土地问题确定了未来远景。
探索的是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如在稳定现在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提高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水平;启动农村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收益”试点。
守紧的是“双最”用地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13亿人的吃饭压力和经济发展需求,让中国土地面临双重挑战。
2008年10月13日,本报《农村改革发展新“路线图”绘就》一文拉开了“新土改”报道的序幕。在接下来的11月里,又连发两篇重量级报道:《征地改革启动明年提高补偿标准》和《成都农地改革:“试验之花”静悄悄地开》。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看来,“双最”是此次三中全会关于土地制度的最重要表述,两个制度配套之后,实际上整个中国的土地管理将更加严格。
用地闸门再次收紧,内部挖潜存量土地成为唯一出路。官方统计,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公顷(400万亩)。这还没有将大量的农村土地计算在内。
从农村用地着手,来解决城市用地问题,可能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必经的路径。
CBN·2009
足迹·共和国经济坐标
六十周年,举国同庆。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本报启动了“足迹·共和国经济坐标”系列报道。
《格尔木:“天路”的起点》中,有青藏公路上的两代司机,有高原上崛起的工业新城,还有沙漠中的绿洲。《鞍山六十年:钢城的四大转型》中概括了鞍山经济的四个转型:以鞍钢为主到以地方工业为主;以国有为主到以民营为主;以特大企业为主到以中小企业为主;由第二产业特立独行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回归12年:香港扬帆再起航》描述了今天的香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产业格局上发生的深刻变化。香港依托内地经济,在自由行以及CEPA等众多双赢措施的推动下,经济出现了高速的发展,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却再次对香港提出了考验。《大连之路:“明星城市”的荣耀和代价》讲述了中国很少有一个城市的转型像大连这样剧烈。曾经的“工业化城市”,在短短几年内便成为了一个“花园城市”,今天的大连,正面临着新的转变。
创业板开闸
创业板是本年度中国股市的一大核心话题,从年初开始,本报就一直关注创业板进展,以《民建中央十年力荐创业板》这样的新闻为代表。随着事态进展深入,本报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如《创业板108家上报企业的部分名单》、《直击创业板首次发审:七星闪耀》,其中不乏独家报道。在创业板股票上市交易前后,做过一系列专题,在上市当日,一组《创业板“首秀”》的专题完整覆盖了首日创业板上市公司百态。
信贷增长
今年上半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下,信贷呈爆炸性增长。这造成了流动性的异常宽裕。信贷的增长提升了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带动了股市的接连上涨。信贷数据也成为影响股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本报《“6600亿版本”流传5月信贷增量反弹?》、《政协32组头脑风暴:新增信贷怎样有效》等一系列对于信贷数据前瞻性报道,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
通钢建龙整合悲剧事件
“通钢事件”一出就引起了震动。本报在第一时间以硬新闻+组合报道的形式进行了跟踪报道。10月19日,本报刊出《“通钢事件”主犯落网重组传闻再起》,通钢经营再现困难,或被大型国企重组。
力拓“间谍腐蚀门”:钢企的软肋
随着力拓“间谍门”事件的继续发展,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施行的商业贿赂,以及中国经济信息和企业商业秘密的极度不安全,也引起了更多国人的关注,原来“潜伏”大戏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今年7月,一桩牵扯铁矿石谈判甚至中澳两国经贸关系的“力拓间谍案”,使铁矿石和钢铁行业的那点事儿,与“商业间谍”这个名词一起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本报以组合报道的形式深入剖析了“间谍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