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契机:中国的产业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04:12  第一财经日报

  杨柏国

  

  由19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将于一个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这绝不仅是环保主义者的盛宴,全球精英们在会议上为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的激辩与妥协,或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行为习惯、生产制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界已经发出警告:要保证全球温度升幅在2摄氏度以内,则富裕国家到2020年的碳排放量相比于1990年需减少25%~40%,穷国的碳排放量在未来15年内不能超过当前峰值;一旦升温超过2摄氏度,那么全球变暖将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会是灾难性的。

  能源产业将首当其冲。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排放主要源于对以油、气、煤为主的传统矿物能源(fossil fuel)的大量使用。今后,这将难以为继。不少国家和企业对此早已未雨绸缪,例如,全球对太阳能的投资,从2004年的6亿美元飙升至2008年的335亿美元。而中国近几年来更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全面开花。

  寻找新能源的“王者”

  石油在能源行业中的“王者”地位未来十年内尚难以被撼动。而日前在墨西哥、美国和西非等地发现的新油田,以及BP等公司在高难度开采技术方面的突破,更是让一些人对新能源提不起兴趣。

  但是,已经有人开始预警。道达尔(Total)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de Margerie称,在2015年前后,当需求再次超过供给时,我们将迎来又一次的石油危机。因此,现在就应该着手遴选新能源的“王者”。

  首先来看风能。风能在可再生性和可行性方面表现突出。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在报告中称,除大型水力发电项目外,去年风电产能增长超过一倍达到121GW。此外,如果把碳成本计算在内,风电的价格将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但是,风能也在投资、电能上网等方面面临挑战。风能的一次性投资一般需要20年才能收回,同时风能发电厂一般远离人烟,因此必须考虑如何传送到用户家里。更为主要的是,风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没有谁能控制刮风的强弱。据IEA的研究,在技术持续改善的前提下,到2050年风电将占到全球用电量的12%。

  太阳能的发展速度和风能不相上下。从2004年到2008年,太阳能领域新增投资从6亿美元激增至335亿美元。同时,太阳能上网电量2008年增加近70%,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快的。太阳能主要分为加热和发电两大块,其中发电占绝对的大头。太阳能领域最关键的问题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此前德国政府对太阳能的补贴造就了众多太阳能企业神话,同样,当西班牙政府在去年9月降低补贴力度后,太阳能产能过剩随之显现。此外,太阳能所需大面积土地、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等也考验其发展速度。不过,无论如何,对太阳能的未来都应该有个乐观的预期。

  核能的潜能毋庸置疑,但同时最具有争议性。今年距“切诺贝利核泄漏”已有23年,但人们对核的恐惧并未因时间而冲淡。人们经常会问,核能真值得发展吗?对此,国际原子能官员Hans-Holger Rogner说,要实现到2050年碳排放量减少过半,如果不用核电,那还能用什么?在欧洲,英国和意大利都已重启停滞了20年的核电站建设。但除了安全问题外,核能还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这也意味着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核电并非只是“自家的事”。

  生物燃料目前遇到的问题比取得的成绩更多。在美国和欧洲,批评家认为,政府把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和对农业的支持混为一谈。而且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尚存隐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会面临“汽车从穷人碗中夺食”的指责。

  想成为新能源的“王者”并非易事。这取决于成本价格、产能潜力、政府支持等多个要素,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从现在到2020年,新能源的发展将更为迅猛。

  中国的脚步和产业机遇

  在21世纪的今天,对他国石油、天然气的高度依赖无疑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哥本哈根会议不仅对全球气候极为重要,而且也决定了各国的能源安全策略及与之相随的外交政策。

  中国在这方面的积极态度让世界瞩目。在今年9月于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更是向世界庄严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在能源使用效率上,中国也有清晰的目标,譬如,从2006到2010年需提高20%。

  而对全球来说,如果既要保持经济的增长,同时实现碳排放削减指标,则意味着必须大力投资新能源,同时大力发展碳捕获技术和清洁技术。据IEA估计,如果要实现到2050年碳排放量减少一半,则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要增长四倍。

  中国企业正在抓住新能源产生的巨大商机。2007年,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2008年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在不利经济形势下仍保持了30%的高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跃过1300万千瓦大关,风力发电能力排名世界第四。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等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车等已成为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国内能源市场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却给新能源发展带来契机。中国不仅制定了新能源产业政策,而且准备通过新能源产业基金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的发展。

  低碳经济要求在新能源基础设施上要有巨大的投资,全球经济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一系列举措使中国在新能源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去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技术出口国。

  面对未来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与挑战,中国也必须思考:如何避免新能源产业的大起大落,如何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做好平衡,等等。

  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局将会如何,但正如联合国环境能源署副总裁Reid Detchon所言,“哥本哈根会议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这同样也适用于未来的能源产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