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并购沃尔沃,差钱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1日 00:22  中国经济周刊

  张志勇

  当地时间10月28日,福特官方突然宣布,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沃尔沃收购案的优先竞购方。此消息一下子震惊了媒体。有些记者半夜放弃了本来已经计划好的其它选题,纷纷把精力集中在吉利身上。

  这个事件之所以如此轰动,主要在于之前传出的消息——福特有可能无限期延长沃尔沃收购案;而吉利忽左忽右的官方声音,也让人捉摸不透,以至于外界怀疑,吉利无非是借此炒作而已。

  更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是,在市场纷传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时候,吉利却悄无声息地并购了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这一事件被媒体解读为吉利的声东击西之计,甚至吉利内部有些人士私下的谈论也暗示了这种声东击西的成功与自豪。

  由此可以看出,吉利表现得并不是特别自信,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福特方面则是对于沃尔沃的出售,始终没有特别满意的选择,以至于放出“无限期”的口风,以对收购方施加更大的谈判压力。与此同时,作为收购案中的收购标沃尔沃,始终对于中国的收购方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可见,虽然吉利在沃尔沃收购案中初战告捷,但是,新的疑问又不断出现,吉利收购沃尔沃到底能否成功?

  资金会成问题吗?

  也许,许多人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疑点集中于收购资金方面。

  因为,有媒体猜测,沃尔沃的最终出售价不会低于15亿美元。而且据花旗投资研究分析,沃尔沃尚欠着福特汽车35亿美元未偿贷款。吉利这边,早些日子,该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也曾亲口承认吉利负债超过100亿人民币。今年3月,吉利又花了5600万美元全资收购澳大利亚DSI。

  从这些数据来看,吉利如何能咽下沃尔沃这个“庞然大物”呢?

  不过,这种算法明显是中国传统的交易方式,即通过自我积累完成,而忽略了当代社会巨大的融资工具以及杠杆收购的重要作用。只要一家公司未来预期发展良好,他就能够通过多种融资途径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去进行任何可能的业务并购。而吉利此时所想的也许正是这条借船出海的妙计。

  10月28日,吉利在其官方公告中指出,收购沃尔沃的交易得到了中方银行支持。而此前的9月23日,吉利旗下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HK)与高盛资本合伙人GSCP达成意向,GSCP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将于可转债发行及认股权证获全面行使后获得25.86亿港元(约合3.3亿美元)。

  虽然,吉利汽车声称此举是作为收购母公司三间工厂资金支付所用,但是引入国际著名投行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意义则明显不在此处。

  事实上,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中国的重大车企并购案。不排除吉利收购沃尔沃中,高盛将担当重要的顾问角色。高盛的作用,将不仅仅是限于发挥股东的票决权,更重要的,将是辅助吉利如何在收购沃尔沃中,快速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以完成最后的收购。

  看来,资金并不成为吉利并购沃尔沃的障碍!

  中国车企是饥饿的孩子吗?

  吉利的海外并购并不是始于今天,早在2006年10月24日,吉利就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公司23%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9年,吉利又闪电般收购了澳大利亚DSI。两起跨国并购案虽然并没在业内引起太大的风浪,但是对于吉利的意义远大于被收购公司的业务本身。

  首先,这让吉利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技巧愈趋娴熟和老到;其次,在欧洲以及世界提升了知名度;第三,吉利更加了解国际并购市场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更加谙熟其中的谈判技巧。

  在吉利被宣布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后,除了吃惊以外,许多人都在问:可能吗?不是刚刚还在说吉利收购沃尔沃彻底没戏了吗?怎么会这样?之所以有人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持如此的质疑态度,是因为人们不相信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吉利会有如此的实力!

  在去年刚刚传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时,瑞典媒体在采访笔者时就透露出:瑞典人对吉利,对中国汽车均持有怀疑态度。一家百年老店的企业,怎么会被一家只有“20来岁的

  小伙”公司收购?中国人懂得汽车技术吗?他们有那么多资金吗?他们收购沃尔沃后,要裁员吗?要把工厂搬到中国去吗?

  在他们眼里,吉利就是中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企业好像就是一个饥饿中的孩子,见到什么就狼吞虎咽。他们生怕自己的企业被这样活吞下去,这样瑞典人生活福利与工作机会就没有了保证。

  1970年代,日本的汽车企业因应石油危机的大势,长驱而入美国市场,并奠定了日本汽车企业在世界上的三足鼎立之势。但是之前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也是屡遭败绩,西方人的观点:日本人怎么会造车呢?

  现在轮到中国人了!

  虽然今天的中国汽车企业没有当时的日本汽车企业那么强大,但是中国汽车企业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正在被西方越来越重视。从上汽收购双龙,到南汽并购罗孚,再到北汽收购欧宝被拒,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为今天的吉利做了铺垫。吉利的暂时被认可,是中国汽车企业集体品牌实力提升的见证。

  那么,接下来,吉利并购沃尔沃,还差什么?管理能力?国际市场的运作经验?后续的资金压力?核心技术转让的较量?

  这是一个不可预测的结果。因为,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太多,中国企业的实力仅仅是一个方面。

  可以确定的是,即使今天的沃尔沃收购不成功,中国的汽车企业在明天仍然会在收购“肥尔沃”中取得成功。或许今天的中国吉利可能像其它企业那样败走麦城,但明天的中国“吉祥”则将再次走向国际并购市场,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汽车巨头。

  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作者系资深汽车人士、盛元汽车网CEO)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