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PEC“成人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0日 02: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馨怡

   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标志“烟花版”已经“占领”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烟花为APEC的20岁生日点燃,也为了迎接21位经济体领导人──包括初次亮相APEC舞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

   从11月10日开始的5天,APEC部长级会议、财长会议、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及最高潮的第17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都将陆续召开。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11月3日举行的吹风会上强调贸易自由化将和维持长期经济增长、加强区域合作一起成为APEC各经济体领导人的讨论主题。而本届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Chong Siak Ching)也向本报记者确认:跨境的自由贸易和投资也是工商界代表们对本届APEC的诉求。

   但在过去一周之内,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4起“双反”贸易调查立案或裁决,却给本轮APEC的贸易议题蒙上阴影。在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风潮中,各国领导人必须反思:APEC何以实践20年前创立时设定的贸易自由化理想?

   出生于1989年的APEC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童年,随后进入了漫长迷茫的“青春期”,今年迈入20岁大关的他能否日益成熟,担负起化解贸易僵局的重任,这是APEC不得不面临的“成人礼”考验。

   中国追问《茂物宣言》

   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趋势明显之际,中国希望发达国家在15年前APEC峰会的承诺可以在贸易问题上为自己赢得主动地位。

   根据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APEC峰会所通过的《茂物宣言》,APEC发达成员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11月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媒体吹风会上谈到中国对本届新加坡APEC峰会的期待时,明确的把“实现茂物目标”和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多哈回合谈判、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等内容一并列为中国的焦点。在今年7月APEC贸易部长在新加坡召开期间,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就已经就此发出呼吁。

   “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0月30日,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言人Teuku Faizasyah表示,在11月14至15日等APEC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一份2010年茂物目标落实情况的分析报告将被递交到讨论桌。

   旗手已老?

   在APEC从1989年成立最初的10年,它曾经是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旗手。

   “但是自从1998年‘提前部门别自由化’(EVSL)计划在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遭到拒绝后,APEC历届峰会就再也没有提出过一些实质性的,大胆的,能够超越WTO承诺的动议。”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盛斌告诉本报记者。

   这背后的原因和多哈回合死结几乎如出一辙:日韩两国的农产品问题,美国的农业补贴问题,东南亚的民族产业问题是APEC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比较容易被量化、政治压力比较小的贸易壁垒都已经被拆除了,现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剩下来的都是很困难的问题。”盛斌分析。

   美国“重返”亚洲悬念

   APEC在自由化道路上已经停滞多年,越来越多的非经济议题被加入到了峰会的讨论中。APEC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危险。

   但是今年是日本鸠山政府和美国奥巴马政府的APEC处女秀,日本和美国在贸易投资自由化问题上是否会有新的政策,将是APEC能否继续使命的关键所在。而美日在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争夺可能成为突破的契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Peter Drysdale曾经参与1989年APEC创立工作,他分析说,“茂物目标自1994年制定以来就一直是APEC议程的主要内容,所以鸠山政府必须准备好如何应对农业问题(日本是2010年APEC东道国)。”

   此前日本在农业领域拒绝妥协,也是因为农村地区历来是自民党的票仓,现在鸠山领导的民主党少了“选票之忧”,态度或许会有所松动。

   如果真如鸠山政府最近所提的“东亚共同体”设想,日本意图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发出更大的声音和作用,那么贸易投资自由化将是考验日本能否担当“盟主”地位的关键指标。但美国并不会袖手旁观,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明确回应鸠山的“东亚共同体”——“(亚洲地区)任何涉及到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抛置在外。”

   新加坡“国父”,现任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华盛顿明确指出,把美国排除在东亚共同体构想之外是“重大错误”。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将带着他的亚太共同体设想来到本届APEC峰会,他的设想向美国介入亚太敞开了大门。“我们的猜测是,美国向澳大利亚施加了压力,通过一个第三者来表达美国在这个机构中未来希望扮演的角色。”盛斌在采访中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