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务改革专题汇报在即 住建部调研“兰州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 10:48  中国经营报

  水价9年连涨5次,近日,兰州因水价连续高涨一事,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处。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水务的市场化过程中,以高溢价方式引入外资的模式被称为“兰州模式”。

   然而外界对“兰州模式”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主导水务改革的住建部也在为此纠结。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知,2009年年内,住建部曾两次调研兰州水改,知情人士透露,日前,住建部正在汇总来自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等各个层面的建议,近期或向国务院专题汇报水务改革工作。

  记者获悉,水务公司产权与运营权限分离、分立制度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水务改革的主要抓手。

  “兰州模式”,显然并不符合产权与运营权分离、分立的预期。这意味着住建部将在“兰州模式”与或将推行的两权分离、分立机制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兰州模式

  2007年1月,兰州市政府宣布将兰州供水集团45%股权及污水处理项目以17.1亿元(上述项目及股权净资产仅分别为3.5亿元和1.4亿元,溢价率约280%)的价格转让给威立雅水务集团,期限为30年。随后,威立雅在兰州践行的“高溢价”模式在全国全面开花。

  资本总是逐利的。遑论威立雅还是固有的兰州供水集团。2008年,兰州威立雅迅即提出涨价上调49%。这让舆论哗然,也让失手兰州供水项目、当年威立雅的主要外资竞争者——中法水务执行董事郭仕达一语成谶:威立雅唯有通过提高水价来收回成本!

  “威立雅很聪明,它在当初签署合同时要求政府遵守自己设定的水价上涨公式,而这个公式与当地物价、收入水平完全挂钩,在收购案次年便成为兰州威立雅要求提价的利器。”甘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一位官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在这位官员看来,兰州市政府显然低估了外资的智商。

  遗憾的是本报记者多方求证中未获取这个上涨公式的具体内容。

  而正是依据这一公式,外资“指责”有关政府不遵守合约,不诚信。他称,水价上涨公式的存在,让政府不得不展开政策性水价调整。

  采访中,当地多名政府官员默认了涨价路径早已确定。方向是明确的,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涨价,显然,借助合同中的条款性约束,兰州威立雅实际将如何涨价的皮球踢给了兰州市政府和几百万市民,而涨多少、什么时候涨的问题,最终也变成了政府与市民代表进行博弈的过程。

  参照惯例,听涨不听跌的听证会成为政府为涨价助力的博弈工具。参与了水价上涨听证会的甘肃日报报业旗下某媒体记者表示,听证代表除一名农民代表、一名小区居民代表外,几乎清一色是工矿企业或事业、政府部门人士。他称该次听证会内容和听证方式饱受市民诟病,但听证会流程的完备,已为涨价奠定坚实基础。

  “听证会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时至今日,兰州的水价成本仍是一团迷雾。”这位媒体人士称。

  外资意在控制资源?

  威立雅凭什么入主第二年即要求提价?

  “这一以高溢价方式入主地方水务公司,此后迅即谋求涨价收回成本的资本运作路径,是否真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市场?”国融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智慧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在李智慧看来,不论威立雅还是其他外资水务巨头,在中国市场控制资源的欲望都非常强烈。

  李智慧所担心的,同样被兰州市民和更多社会层面所忧心。前述甘肃省政策研究室人士分析,供排水事业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控制,而水资源的丰寡优劣又在直接左右水务运营成本。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原水污染少,处理成本低,因此兰州的水资源是相对廉价且供给充沛的。

  不过,作为利益关联方(当初引入威立雅的中介),北京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认为,威立雅进入兰州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兰州供排水的服务质量更高更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适度提高水价来完善企业设施、减少企业运营亏损是非常必要的。

  金永祥说,控制资源与参与服务都离不开合资运营的大背景,水务作为特殊行业,必须仰仗资源才能有效开展,况且威立雅在兰州仅拥有45%股权,大股东仍然是兰州市政府。因此水资源的控制权仍然在政府手中。

  梳理威立雅在中国的商业链条不难发现,这家早先认为在中国投资自来水产业具有12%~18%高回报率的国际巨头,如今更愿意将此类投资行为称之为参与公共服务事业。

  水改走向

  威立雅为兰州带来了什么?或许是观察中国水务改革进程的一个镜像。

  无论威立雅是否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深化。2007年,清华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开始接手发改委价格司委托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傅涛认为,从1998 年《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发布起,中国水资源供水服务的市场化、商业化方向就已非常明晰。在此背景下,威立雅入主兰州水务市场的举措是及时的,符合水务改革方向。

     “在特许经营体系之下,将产权和运营权混为一体的打包出售方式政策确有不妥。”傅涛向《中国经营报》分析说。

  在傅涛看来,这是目前的水务改革工作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即如何处理产权和运营权限分离、分立问题。他透露住建部等部委确已就两权分离、分立事宜展开过多次论证。

  国融大通的李智慧和“兰州模式”的利益关联方——大岳咨询的金永祥对于水务市场急需改革的观点高度相近,但两人却在操盘路径上大相径庭。就共同点看,金永祥与李智慧都认为水务改革存在部分技术瓶颈,如两权分离、分立问题,金永祥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两权无论分离还是一体,只要把政府以前解决不好的问题解决好,就达到了改革的初衷。”

  金永祥以“兰州模式”分析称,威立雅入主后解决了兰州供水集团长期依赖财政补贴的窘境。

  但李智慧坚决反对将产权与运营权混为一谈。“兰州涨价风波的实质就是人们忧虑把控了水资源的威立雅借助合同中上涨公式要挟政府无休止涨价,毕竟出售资源和出售管理资源的智慧属于两个概念。”李智慧说,如何准确界定供水排水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则必须确保项目投资主体或产权拥有人是政府,运营人则可通过市场公开竞争的方式,开展特许经营制度。

  记者获悉,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一次内部会议上,特许经营专家、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就直言,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主体必须是政府,而经营主体可以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展开。

  接近住建部一人士向记者透露,住建部已基本确定了未来推行水务改革过程中施行两权分离、分立制度的意向,这一成果或在近期以水务改革专题形式向国务院呈报,以切实推动水务市场改革。但他同时指出,“兰州模式”的废存,目前仍无动向,就成果研究看,“兰州模式”的试验田意义大于实际推广意义,并不具备在全国推行的基础。

  (黄杰)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