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传福:技术狂人的汽车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6日 16:35  《中关村》

  10月13日,《2009胡润百富榜》在京发布。“电池大王”王传福名列榜首。“(我们)对于财富排行榜等的态度向来是不关心、不参与”,比亚迪媒体公关人员表示。那么,他在忙什么?

  陈 墨(北京)

  10年,弹指一挥间。他,7年时间里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 在第二个10年内他要成为“中国第一”的乘用车产销企业(2007年到2015年);第三个10年(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王……

  “狂人”的技术思维

  “当时锂离子电池市场是供不应求的,我们仅靠锂离子电池一项创新,每年就能给公司带来近10亿元的纯利润”,“技术是比亚迪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 ,王传福如是说。技术对于一个高端生产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王传福是搞技术出身的,他对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技术只有通过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加以表现,才能创造巨大的利润,体现它的价值;技术的获得不仅靠自己的研发,还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不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奉行拿来主义,吸收、改良、创新。

  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压迫与讹诈,以致造成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恐惧症”。对此,王传福说,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王传福认为技术是“纸老虎”,别人能做,我就能做。在他和他的比亚迪进军镍镉电池时,遇到了负极制造材料钴的问题,这种材料需用量大,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找到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研制了一套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尽、可行的办法,这不仅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而且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在这里,技术通过市场需求的电池体现并创造了价值。

  如何利用非专利技术?王传福也摸索出一条路。比亚迪进军汽车领域推出的首款车型——比亚迪F3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年销售10万辆,为比亚迪在汽车产业的发展打响了第一枪。然而,比亚迪F3所用的技术却遭到了人们的质疑:认为其“山寨”痕迹严重。事实上,这些质疑有一些根据:比亚迪F3与丰田花冠,二者外形极为相似,不仅如此,比亚迪F3的零部件甚至还可以和丰田花冠通用,以至于有人把比亚迪的标志撤下来,换上花冠的标志。

  对此,王传福并不避讳,他把这种模仿称为“站在巨人的肩上”,“F3,我们参照了一些国外公司的优秀品牌,我们使用它的非专利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F3卖得那么好,就是因为它的设计好。”

  F3现象不是一个偶然,他是王传福技术战略的一个部分。比亚迪随后推出的F0与丰田AYGO的外形也很相似,比亚迪F6和丰田凯美瑞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比亚迪汽车的价格却比丰田类似车型便宜一半以上。对此,丰田甚感不安,把比亚迪F3买来研究,为什么比亚迪能造得如此像丰田,而价格却那么便宜?许多人认为丰田会起诉比亚迪,但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虽然学习别人,但并不会惹上官司:“我们的车没有任何专利问题,我们把其中涉及的专利全部改完了,一条条地改。我们的确大量使用了别人的非专利技术,但非专利技术的组合集成就是我们的创新。知识产权要尊重,但可以规避。”

  技术与冒险精神的结合

  王传福带领比亚迪解决材料钴问题之时,还创造性的解决了生产线的问题。当时比亚迪资金匮乏,无力购买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当时一条生产线要1亿美元左右。它虽然先进,却也是企业的巨大成本。经过缜密的研究,他把生产线进行合理分割,让生产线变成半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相结合。这种看似倒退、落后带有冒险性质的常识,竟然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具有调整灵活的优点。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虽然在情理之中,但还是让他深感意外,大霸对他们的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

  到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亿元的中型战舰。3年间,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100%的增长率。

  1997年对企业界来说是风刀雪剑的日子,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却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的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当之无愧的成为镍镉电池老大。

  兵贵神速。王传福全无留意,他一往无前。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巨资——“最”字当先:最先进的设备,最前沿的人才,要为我所用。为了确保、加强研发的战略地位,他建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市场可谓是日本人只手遮天,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研发成功,整个业界只有他笃信无疑。正如陈天桥当年“孤注一掷”创业受到业内嘲笑的情形一样,王传福也不能幸免于难。但结果却是令这些人瞠目结舌。

  为此,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硕果。从镍电池到锂电池,比亚迪从容不迫地赶超,一度令索尼、三洋等行业大佬恐惧。

  目前,比亚迪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日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60%的产品外销,手机领域的客户既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也有波导、TCL、康佳等国内手机新贵,以及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新利等行业领导者。比亚迪一跃而成为三洋之后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比亚迪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电池巨头。技术思维的成功、资金的积累为王传福下一步的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决策就是进军毫无经验的汽车业。业内外哗然。

  冒险,再次演绎梦想成真

  2003年1月,全无汽车生产经验的比亚迪以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消息宣布后,比亚迪的股价连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一面是各方人士的苦口婆心、质疑甚至威胁;一方面仍是“自以为是”,笃定无疑。他,王传福认定的事就不可改变,如同当年做电池一样。

  事实胜于雄辩。比亚迪股份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161.3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比亚迪汽车业务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33%,至88.77亿元,占比亚迪股份总收入比重由去年底的32%飙升至55%,成功超越手机业务,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汽车今年销量将超过40万台,并已向政府及企业等出售100台F3DM电动车。王传福的技术思维从电池成功步入到汽车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他同时完成了做汽车的资本积累。

  王传福敢于冒险,善于冒险。只是敢于冒险,不善于冒险,那是愚蠢的莽夫;既敢于冒险,又善于冒险才是真正的勇士。王传福的冒险基于他对市场与产业的精准前瞻,基于对高端生产企业技术的把握。F3成功了,但他还是传统类型的油动力车。王传福表示,世界将进入一个电动车时代,内燃机时代即将走向结束,所有内燃发动机汽车生产厂所运用的那些技术将被终结,如四轮驱动技术、变速箱技术、燃油喷射技术等将变得毫无用处,因为电动汽车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这对于世界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王传福说,电动车对传统汽车的冲击将像“电子表对机械表的冲击”一样强烈。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藤本隆宏曾表示,“将来改变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将是一种彻底改变目前内燃机系统驱动的能源或者技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瓦格纳也坦言,“我们会看到目前使用的内燃发动机将大部分被淘汰,这在我30年的汽车业生涯中将是从未有过的感受”。

  他深刻认识到这点。认识到了,理解透了,剩下的就是毫不迟疑的行动,而且一定要做好。这是他,王传福的性格。“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不仅仅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有其它一些非常创新的产品,比如双动力汽车。为了弥补纯电动汽车产业和政策上的一些制约,我们推出了双动力汽车。双动力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完全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只能用油,而双动力汽车既能用油也能用电。这个创新概念的汽车很快可以与大家见面,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王传福充满豪迈与自豪。

  王传福将豪迈与自豪传向中国的汽车产业:这种技术上的颠覆性变革不仅对比亚迪,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都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机会。“电动车技术对于一直缺乏传统汽车新技术的中国汽车业而言,是赶超欧美的一个很好的机遇。”

  中国的汽车产业乃至整个企业界需要这种豪迈与自豪,并且无时无刻不呼唤它的到来。

  链接:

  王传福,安徽省巢湖市无为人,1966年2月15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2009年以13亿美元个人财富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59位。在2009年9月28日发布的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以350亿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