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世界媒体峰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向世界展现出一个更加透明、开放的中国。在众多海外媒体惊叹于中国媒体开放程度的进步时,国内媒体自身又肩负着怎样的挑战和使命?面对国际传媒巨头带来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当如何培育与国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中国媒体?中国传媒又该怎样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努力来提升国家形象?
11月7日,在第十个记者节前夕,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晓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杭敏,走进贵州卫视《论道》节目现场,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共同解析“传媒提升国家形象”。
龙永图: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想了解中国
世界媒体峰会的举行,恰逢新中国刚刚成立60周年。历经60年风雨发展历程,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已成长为世界上的新兴巨人。谈到这些,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如今的世界对中国报以很强的信息期待,我们应当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他说,“这几年上得太快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才两千多亿美元,现在两万三千多亿美元,俨然是一个庞然大物。那么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大家特别想知道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是一个会伤人的怪兽呢,还是一个温和的大象?”
龙永图认为,世界并不是害怕中国的实力,而是希望了解,如果我们是一个开放、透明的市场,我们的实力越强,那将对世界是个更积极的贡献。
“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想了解中国,在这点上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别人的感受。”龙永图说。
陆晓华: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如今,已经走向繁荣、强大的中国,还没有诞生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国内传媒力量,并不足以向全世界准确、全面、详实地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在谈到中国传媒如何努力提升国家形象的问题时,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晓华表达了他独到的观点。
“有一句话叫做,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最高明的传播,”陆晓华说,“我举一个大家一定都看过的例子,今年的5·12是四川地震一周年,那么在四川的汶川县映秀镇举行了一次祭奠仪式。大家如果回忆起那次电视直播,开始是一支小号吹起了思念曲,然后仪式开始,没有人讲话,也没有什么很宏大的场面。而是从国家领导人到当地的干部,到普通的群众,每人手拿一支鲜花,排着队缓缓地在祭祀墙面前,沉思、默哀、把花放下,缓缓而去。那样一个场面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国家对每个普通人的生命都同样关爱,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共同的尊重,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陆晓华认为,这就是通用的世界语言,更能帮助我们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价值观,事实上它也收到了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苗棣:也要善用国外媒体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认为,在国际传播当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媒体。
“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因为你说的话有的时候不如他说的话,更容易让他相信。而我相信很多国外的媒体,它可能有自己的文化的偏见,意识形态的偏见,但是它在事实面前,还是要相信事实的,”苗棣指出,“我们有的时候做的一些事,我们觉得,哎呀,这件事让他看到了以后,他们是不是会引起负面联想,所以我就不让他看。其实这样效果反而不好,他就联想更多了。”
苗棣教授认为,最近我们在一些负面的突发事件面前,采取了很开放的政策,的确收获了比过去更好的传播效果。
“让更多的海外媒体到中国来,用它们的眼睛来看中国的发展变化,然后把这些真实的消息传出去,这个对我们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其实有非常大的作用。”苗教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