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企上市:有多少土储利好可提前预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6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唐文祺

  号称“中国众多地产开发商中土地储备最大”的恒大地产(03333.HK,下称“恒大”),昨日以招股区间中位定价成功挂牌上市,一扫之前内地房企赴港上市之路的阴霾气氛。总建筑面积约5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使得恒大得以取代碧桂园(02007.HK)成为全国最大“地主”。

  历史的发展轨迹总有相似之处,两年前完成上市的碧桂园,也曾挟持巨量土地储备造就了2100亿港元的市值神话。不过,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在楼市调整时期,大量土地储备反而成为房企的发展包袱,这一点在去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为增加市值光环而一味囤积的土地储备量,对于资金密集度要求甚高的房企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

  提前预支土储利好?

  有市场评价称,恒大“土储王”之名是导致吸引各路机构投资情有独钟的卖点之一。在其招股书中,对于土地储备量及土地成本的突出,已成为恒大鲜明的竞争力表现。“土地储备及在建面积总额最大”、“销售面积第一”、“预售建筑面积位居首位”等类似词语被屡屡强调,恒大方面称,于2009年9月30日止,其土地储备达5120万平方米,平均成本约445元/平方米,已成为中国所有房地产开发商中土地储备量最大。

  但从公司招股书看,5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是否完全名至实归,仍然有待商榷。按照恒大方面的解释,当前54个物业项目中,一部分为竣工物业,一部分为开发中物业,另有一部分属于持作未来开发用途的物业,即已经历过相应程序,但“尚未获发土地使用权证”的房地产项目。

  一位投资界人士向CBN记者解释称,由于物业估值往往会影响到股票估值,因此房企更愿意在土地储备量上“做多做强”。“这种项目的着重点是在于凸显未来收益性。”

  这种所谓上市之初“提前预支收益”的范例已有出现。今年5月,SOHO中国(00410.HK)发布公告称,将通过SOHO中国主席潘石屹控股的北京丹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丹石公司”),以每平方米32328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北京前门项目中54691平方米的商业物业,预计收购总价将达17.7亿元人民币。在新的方案中,SOHO中国将退出前门项目的开发。

  然而,在2007年SOHO中国上市之初,根据招股书内容,北京前门项目却是SOHO中国上市募集资金的重头戏。原本有望纳入潘石屹名下的这个资产包共计44幅土地,丹石公司控股49%的天街置业,除了对其中33块用地进行开发建设之外,还作为其他11块用地的一级土地开发商。对于当年的投资者而言,这一地理位置独一无二的项目,理所当然被普遍看好。SOHO中国抛出的这一“筹码”,使得潘石屹在当年以128亿港元的市值登陆香港。

  然而,资本市场的变化终究令人难以预料。上市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前门项目始终在僵持中毫无进展。如今项目虽然出现破冰之举,但最终出台的新方案却是与当初承诺大相径庭。

  土储“法宝”已难获认可

  “与香港地区本地房企不同,内地房企通常会把这种未获土地使用权证的项目也算入土地储备量。”上述投资人士表示,“不过,现在的投资者也变得更趋理性,在预估时会有相应的考虑,但并不会完全认可。”

  恒大招股书中显示,由世邦魏理仕出具的物业估值报告中,已被纳入512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的这部分“持作未来开发用途物业”,均被评估为“无商业价值”。这18个项目中,包括有大名鼎鼎的上海浦东新区源深路1号地块。

  近期刚刚完成上市的恒盛地产,尽管手握约15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却仍然在上市首日遭遇破发。公开资料显示,为了达成上市计划,恒盛地产在一年间将土地储备提升至1400万平方米,而土地狂飙引申出来的“副作用”,是储备成本运作所带来的巨额资金压力。业内人士认为,上市融资所得将用于还债的企业,很难受到投资者青睐。土地储备这一资本法宝,已逐渐失去效力。

  新近正在展开的资本故事是,大连万达集团自去年10月份起,在全国的土地市场中高歌猛进。按照万达方面的公开计划,2009年集团将新开业8个万达广场和2家超五星级酒店,2010年计划开业16个万达广场和8家五星级酒店,2011年以后每年将开业10余个万达广场。这一场土地储备与市场估值方面的较量会是怎样,仍是未知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