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工商界:反倾销并非美政府贸易政策整体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孙卓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10月30日作出裁决,同意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

  ITC当天投票一致认为,有足够迹象显示,获得补贴而且价格不公平的中国钢管有可能损害美国钢铁制造商的利益,所以商务部将继续对中国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了解中国政府是否大幅提高补贴,让钢管以低价倾销至美国。

  ITC指出,美国商务部10月初开始的这项调查是应美国钢铁公司、V&MStar公司、TMKIPSCO公司,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要求发起的。据称,这些公司指责中国出口美国的无缝钢管获得了中国政府的不公平补贴。美国商务部10月27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和钢格栅板确定初始惩罚性关税税率,钢绞线从7.53%到12.6%不等,钢格栅板则为7.44%。商务部将于明年1月宣布最终制裁决定。

  美业界:反倾销不是总基调

  美中两国一天前刚刚在杭州举行的第20届美中商贸联委会中达成共识,承诺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但仅一天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以6: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项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调查。此举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对美方表面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事实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提出质疑,而且也让美国相关业界由此担忧中方会作出相应的“报复行动”而危害到美国向中国的出口。

  美国工商业理事会(US Business & Industry Council)研究员托内尔森(Allen Tonelson)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巴马政府的反倾销调查举动同之前的“轮胎案”有类似之处,也同美国国内的政治有关,即奥巴马依然无法摆脱竞选期间向工会和商业组织许下的要对本国商业有所“倾向”的承诺。但是,这并不代表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的总体定调就是“要将反倾销进行到底”。

  托内尔森说:“中国和美国都不希望破坏各自的经济恢复,因为两国的经济联系在很多领域是如此紧密。”托内尔森也指出,但是,在双方的贸易关系和利益受到测试的时刻,有的时候分歧会让某一方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行为而由此作出过度的反应,这样的结果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

  美专家:

  中国可通过美汽车业施压

  托内尔森还特别指出,中国先前决定对美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核查的行为具备“合理性”。而这样做还会让中国在对待目前的“无缝钢管反倾销案”中把握两个优势。

  首先是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中国国内汽车业的蓬勃发展而带来的对汽车销售需求的不断增加。由此带动的美国对中国汽车出口增加,这对那些找不到更大“买主”和陷于困境的美国汽车制造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其次,中国应该知道汽车制造业在美国经济当中的地位还有他们目前面临的形势,这种“弱势”扩大了中国施加威胁的“有效性”——如果中国对美国汽车出口“动刀”的话就是对华盛顿的“拯救汽车业方案”的致命一击,让美国汽车业失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托内尔森认为,中国能够通过美国汽车业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美国政府收回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美国智库佩里曼集团(Perryman Group)总裁佩里曼(Ray Perryman)指出,美中两国在贸易上出现互相指责对方进行不公平贸易并互相付诸“报复”行动的做法会破坏双方的贸易关系而且会限制未来的商机。这样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行为更是会影响到除了美中两国以外的,正在国际舞台谋求发展的新兴国家。还有可能由此引发全球的主要工业、汽车业、银行业和电信业的动荡。

  佩里曼指出:“有的时候,不仅仅要意识到我们从中国买了多少东西,还要算算我们卖给中国多少东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