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丽霞 薛庆天
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积极寻求摆脱经济危机的良策,中国也不例外。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而中国在2008年12月的中国年度最高级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很显然,中国也强调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但长期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8年前三季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虽然同比上升了7.5个百分点,但仍大幅落后于世界一般水平30多个百分点。而且,由于中国人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以及目前不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长期不足。 与此同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逐渐开始冲击中国人的收入和消费信心,10月份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1点。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消费的政策,而消费政策的效果怎样需要实践以及时间的评估。而对于消费政策的决策,有赖于正确的政策选择,而正确的政策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要与人们的消费观念结合起来非常重要。
全球经济危机当中人们对于中国人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感到有些积极的意义。但是,从扩大内需来看,这种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显然是不利于促进消费的。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是有钱后再消费,即高储蓄,低消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开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银行的钱办自己的事,信用消费日益成为一种消费方式。也不再把价格作为消费的唯一决定因素,而是统筹考虑价格、质量、服务、文化,已出现较大的名牌消费人群,绿色、健康、环保逐渐成为时尚消费的主题。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明显,家政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更加重视旅游、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而这些新的消费观念在当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过程中是重要的,也是我们政策所需要引导的。因此,消费观念与消费政策应该是一种结合,消费政策要符合人们的消费观念,但是政策的导向功能使得消费政策对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一种引导,它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的。因此消费政策在政策选择中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新的消费观念的形成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必要的。
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以及我国政府消费政策的决策与实施是一致的。我们知道任何消费都需要两个条件,既有消费欲望同时又有货币资本能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的经济能力以及消费欲望是不同的,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鼓励或抑制的消费政策,这些消费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增长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不同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增长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有不同的变化。具体来说,我国实施的消费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与此对应的消费观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第一,1949-1978年实施抑制消费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消费水平低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趋于保守,人们只能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消费;第二,1979-1988年补偿消费政策阶段,居民消费水平大幅跃升,消费基金略显膨胀,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放开,但仍然比较保守,所谓的个人提前消费观念还很薄弱;第三,1989-1997年适度消费政策,消费增速回落,消费观念与前一阶段没有太大变化;第四,1998-2003年鼓励消费政策阶段,消费需求开始回升,人们开始有了“借钱消费”的观念,这是我国消费观念的重大变化;第五,2004-2008年鼓励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政策阶段,城乡消费在结构优化中稳步升级,人的消费观念有了重大的转变。除了人们有了“借钱消费”的观念外,人们不再把价格作为消费的唯一决定因素,而是统筹考虑价格、质量、服务、文化,已出现较大的名牌消费人群,绿色、健康、环保逐渐成为时尚消费的主题;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更加重视旅游、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第六,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央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是以扩大低端消费即扩大农村的消费市场以及扩大信贷消费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阶段。在人们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增加人们收入,完善信贷政策等不断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带动人们的消费行为,以使人们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以提高最终消费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怎样才是当前新的消费观念,政府消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以怎样的政策作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的引导,我们应该有正确地认识。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必要的基本消费,以增加人们收入以及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信用消费为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刺激消费不是“过度”消费,我们传统的个人消费观念在很多领域仍要坚持,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仍要坚持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等消费观念。也就是说当前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引导下,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既不能以传统的消费观念为主导,但完全以西方的消费观念来引导我们的消费行为至少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可取的,应该在必要的基本消费领域以西方的消费观念为主,在有些领域仍要有我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因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正是引导人们消费观念,在哪些支出中可以提前消费或重点消费,哪些为不必要的消费的正确导向。因此政府消费政策的决策非常重要,他可以促进人们消费观念的形成,以及带动人们的消费行为,可以说这是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根本点,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来看,对于提高人们的收入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及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首先是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这是扩大消费的基础。主要通过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农民工、城镇工人的务工收入,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退休人员工资。对此,中央有意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强调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其次,我们知道所谓的消费需求除了居民消费需求以外,政府消费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政府还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结构性减税的杠杆效应将会直接带动社会消费,并增加居民收入,间接拉动家庭、个人消费。已经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也将减少居民预期消费压力,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中国的财政政策将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宗旨,强化优化对农业、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当前,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正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政府将钱直接支出在教育以及基本医疗保障上,直接就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如果在这方面扩大支出,同时进行减税,将对整个消费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
第三,针对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房消费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过高的房价遏制了中国人的购房意愿,同时攒钱买房也挤占了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对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控制房价增长的政策,同时政府扩大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以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当前政府出台政策稳定楼市,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购房,是拉动内需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引导人们对于基本消费应该有提前消费的消费观念的一种导向。
最后,帮助农民增收将直接提升低端消费能力,开拓拥有数以亿计人口的农村市场将是另一个广阔的空间。这个巨大的未完全开发的市场,将会促使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企业迅速调整生产,转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这对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实实在在拉动了消费,也直接引导了我国农民新的消费观念的形成。当前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实现了惠农强农的政策目标,还取得了稳定家电、汽车等行业发展,均衡内外贸等多重政策效果,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念,这正是政府消费政策的引导与作用。
(刘丽霞系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薛庆天系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