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位专家称CPI构成不合理 易误导宏观决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 22:52  华夏时报

  食品类权重太大 居住类权重太小

  本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从2007年猪都会“飞”开始,CPI这个原本专业的数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一个不识英文字母的老大妈,都在讲CPI。”这是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说法。

  不过,关注CPI时间长了,公众开始提出疑问,为什么CPI的变化和自身感受相差甚远?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曾多次撰文分析,对CPI的种种缺陷提出质疑。

  10月30日易宪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CPI指标体系,存在不少缺陷:指标体系透明度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对居民消费与服务的样本选择数量和过程不合理。

  更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则把CPI指标和公众对物价的感受不同指向了CPI权重的不合理:食品类太大,居住类太小。

  而此前,国家统计局成立了垂直管理的调查队,目前正为新的CPI权重构成紧锣密鼓地作准备。

  食品类权重太大

  目前有关CPI科学性、客观性的争论,核心问题之一即权重问题。由于CPI中各项权重不合理,造成CPI不能客观地反映物价变动情况,多位接受采访者均不止一次提及。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就目前中国CPI指标体系来看,信息采集结构不太合理,作为一揽子商品的同比情况可以反映物价上涨的一个趋势,但不能够客观反映整体物件波动的情况。

  统计局网站显示,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对于各类商品的权重指标,统计局网站并没有明确显示,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关CPI权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引用较多的是八大类产品中,食品占34%,其他的分别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这一权重体系中,食品占34%的权重被认为过高。据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测算,在当前的统计指标中,食品是所有八大类商品中权重最大的分类项,而猪肉又是食品分类中最重要的子项目,约占CPI整体9%的权重,这也被认为是猪肉价格对CPI影响过大,公众感觉到的则是,2007年物价上涨被戏称为一只猪引发的通胀。

  由于食品在CPI中权重过大,造成食品价格的波动对CPI拉动作用明显。

  以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物价上涨时的数据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7个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涨幅达8.6%,拉动CPI上涨2.8%,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4.2%。

  为缓解人们的通胀压力,一些专家用核心CPI(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CPI)分析当时的物价变化认为,CPI基本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但是,由于CPI权重和发达国家不同,核心CPI同样引发质疑。

  在CPI中,美国食品类及能源类所占权重仅有18.6%,而中国这两类消费品所占权重达40%,剔除40%权重的核心CPI显然被认为不能客观反映物价变动情况。

  于是,针对CPI中食品权重过大问题,调整CPI权重之声不绝于耳。

  提高居住类权重

  有关CPI的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则是居住权重较小的问题。

  易宪容表示,中国的居住类消费,在CPI体系中不仅其权重低,而且其基数低得离谱。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2006年居住类是42.1%,而中国目前大致13%左右,同时2003—2008年城市居民居住类年消费总额仅为699元、733元、808元、904元、982元和1145元,看上去这个数字每年增长幅度不小(年均增长超过了5%),但实际上,由于基数太低,居住类消费不管如何增长都十分有限。

  按照国际惯例,居住类包括了房租、建房和装修材料、房贷利率、物业费以及水电、燃料等与住房有关的居民消费。

  易宪容认为,目前中国CPI指数中的居住类消费指标,根本就没有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及消费模式的变化。

  徐奇渊表示,目前CPI的统计中已包含居住价格这一项,如建筑和装修材料、房租、水电费等等,而房贷利率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由于房贷利率与房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向波动的,两者共同决定的房贷支付金额才是真正的居住费用。”徐奇渊表示,“按照我们的测算,房贷利率的下降对CPI降幅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此外居住费用占CPI的权重也应该调高。“目前居住费用的权重保持在16%左右。在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之后,很多家庭已将购房作为最大支出项,这一比例显然不合时宜。”徐奇渊表示。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春生则指出:“我国CPI权重调整非常必要,它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但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能源、教育、居住要适当增加,这是经济学家、学者、企业界等都有的共识,否则将会误导中国的宏观决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