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俄军事合作“蜜月期”再次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 18:53  22度观察

  恰逢中俄建交60周年,俄罗斯总理普京不久前的访华,不仅四十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和数十项经贸合作协议夺人眼球,弹道导弹通报机制的建立更是把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推上了新高度。这份“发导弹互相发招呼”的协议,相比1994年中俄签署的导弹相互不瞄准对方的协议,双方的军事互信显然又上了一个台阶。对此,很多专家甚至预测这是中俄结成军事准同盟的最大信号,是中俄两强遏制美国一极的战略手段,是中俄军事合作新的“蜜月期”的到来。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和地缘政治早已经成了两者军事合作最好的催化剂。从最早建国初期的亲密无间、无偿军事援助;到中间的关系破裂、军事合作停止,甚至兵戎相见;再到新时期的打破坚冰、军事合作如火如荼,不仅在武器装备采买和军事技术合作上建树颇多,在1997年,中俄还签署协议,削减双方边境一百公里内的驻军数量;2005年起,两国更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联合反恐演习。可以说,中俄建交60年的历史,同样也是两国军事合作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历程,是中国军事实力日益不可小觑的发展史。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各自的战略利益不同也使得两国军事合作间不时出现摩擦和争议。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种关系意味着什么?中俄军事合作的前景如何?《22度观察》为您关注。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22度观察》。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中国之行,把中俄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两国共同签署的《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通报协议》更是引起了举世瞩目,联系到此前两国军事高层频频互访,以及两国的历次联合军演,都在印证着中俄的军事合作在逐渐升温。而这一切无不牵动着万里之外美国人的神经,中国、俄罗斯、美国,和美国身后的日本、印度、欧洲,在这场复杂多变的多方博弈中,大家各自都有怎样的战略考量?今天我们请到了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和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一起为您做出深入的分析。

  第一帕:“发导弹打招呼”,军事合作的新阶段?

  主持人:关于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这个协议通报,各方有了很多的解读,我想能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中俄两国建立的一种核互信?

  叶海林:应该是一种互信机制,实际上如果你没有这个协定,对方也不会不发现你做的这件事情,你为什么不坦诚一点告诉他呢。好邻居你不要惊慌,今天下午我要在我的院子里放一颗大炮仗,这个不是针对你的。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机制,可以极大地减缓双方互相的猜忌和疑虑。

  姜毅:另外从1994年起我们双方已经宣布,我们的导弹不会瞄准对方,采取了一系列的相互信任的措施,包括演习都互相通报,包括边境地区的驻军规模的控制。所以从很大意义上来讲今天的这个协议出来,实际上是过去做了很多年的工作水到渠成的,还有它反映出来双方的技术水平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点,过去我们不管是预警也好,还是导弹发射技术也好和俄罗斯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那么这样就等于过去是俄罗斯向我们单方面通报,或者我们单方面向俄罗斯通报,到今天双方技术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一个点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做到一个互通有无。

  【小片一】

  弹道导弹发射通报机制并非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首创。早在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协定。当时,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军备竞赛异常激烈,各种核武器试验、导弹发射试验频繁发生。核战争阴云密布、随时可能一触即发。但因为技术原因,美苏两国都无法对对方发射的导弹进行精确和即时的判断。于是,为了防止战略误判或偶发事故,从上世纪60年代,美苏开始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先后达成了“热线协定”、“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措施的协定”等一系列协定,其中就包含有如果向本国国土以外发射导弹,且发射方向又是指向对方时,应事先通报的内容。尽管都是通报协定,但显然,这一对抗和争霸的产物,建立在“相互确保摧毁”理念之上,以维护“恐怖状态下的和平”为目的的协定,与和平时期中俄之间的这份协定有着巨大的差异。

  主持人:我们现在的这样一种通报机制和当年的那样通报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姜毅:应该说美苏到现在的美俄仍然保留了一个热线的互相的通报机制,它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不得不”,这个不得不的意思是说,双方都有着毁灭地球几次的这么一个核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点擦枪走火,任何一点点技术上的故障都很可能引发全球的一场核大战。而且这样一种危险,实际上在过去美苏冷战时期多次发生过,比如说俄罗斯发射一个什么样的商用运载火箭,引发了美国的全美的预警系统的警报。包括苏联也是一样,多次导弹就已经要,手就已经按在发射纽上,就是因为预警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会有了一个互相通报。今天中俄之间的通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动而为,我们不是互相的敌人,那么我们就是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所以应该讲从性质上来讲是不一样的。

  叶海林:还有一点我们注意到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发射的最初阶段红外信号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是很难从第一分钟内去识别出来,如果不事先通报的话。总会让双方的雷达兵每一天或者只要到这个时候就会紧张得出一身汗,这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主持人:我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对于这样一种通报协议的解读,其中说到中俄两个国家之间两强联合,遏制异己就是美国,我不知道姜先生同不同意这种说法?

  姜毅:我认为与其说判定中俄这个协定是针对美国的,不如说是因应目前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因为在东北亚地区几个大国、美韩、美日都有导弹互相通报协议,美俄也有。那么中方在目前情况下不可能与美国、日本、韩国有这样一个通报协定。同时我们面临着朝鲜不断地试射新型导弹,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样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怎么样能够避免误判,怎么样能够使更多的预警的资源去针对一个应该预警的方向,怎么样能够保持这个地区的相对的稳定,应该说中俄之间的导弹互相通报协议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的确像中俄现在打造这样一种军事的互相、政治的互信也和长期的历史渊源不无关系,我们来看一个相关的短片。

  第二帕:中俄军事合作纪实之一:军购

  【小片二】

  今天中俄军事互信达到新的高度是水到渠成的,这与中俄建交60年以来的各项军事合作密切相关,而在这些合作中,武器装备、军事技术方面的交流无疑首当其冲。早在建国之初,前苏联,这位中国昔日的老大哥,就曾经对中国进行过巨大的军事援助。在后来,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包括欧盟实行旷日持久的对华军售禁令之时,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合作更为当时尚未断奶的中国军工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中俄军事交易最鼎盛时期,俄罗斯平均每年向中国出售2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国成为俄罗斯军火出口的最大客户。因此,尽管一度与中国交恶,但是中国军工产业的各个发展阶段,无不镌刻上了苏制武器的烙印。以至于有人说,新中国60年武器装备发展历史就是对于前苏联、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消化、吸收,乃至仿造和改进的历史。

  主持人:中国从俄罗斯军购的这样一个历史,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姜毅:我想恐怕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建国以后,包括在朝鲜战争期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出钱购买俄罗斯的成套的武器装备进来,像50式冲锋枪。在朝鲜战争,我们经常看一些电影里面都有转盘式的机关枪等等,这个时候都是购买的成品。第二个特点,这个阶段购买的成品不是苏军当时已经开始装备最好的,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库存的产品,而且是逐步,苏军包括华约部队开始逐步淘汰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4年开始,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加大了对华的军品出售的力度,这个阶段的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从成品的购买,到武器技术装备整个生产线的引进,包括图纸、包括加工工艺,包括专家到场来指导,这个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像我们最著名的是56式冲锋枪,AK47的生产线,直到81抢族,那么整个这一套系列它的基础就是走的这么一条路。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导弹,甚至包括核武器都是相关技术都是从1954年,那么这个阶段我刚才讲就是它两个特点,一个是说不光是成品引进了,技术开始引进了,第二个就是说装备、特别是常规武器装备,一下子赶上了世界的潮流。

  第三个阶段是中苏关系正常化以后,一直到新世纪,也就是到2006年、2007年左右,这一段时间是军品贸易比较旺盛的一个阶段,这样一个阶段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使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又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了一个大台阶。

  主持人:这是因为俄罗斯把他们非常大量的非常先进的武器给我们了。

  姜毅:应该说在当时我们采购来讲是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最主要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发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缺陷,比如说空军的苏-27的引进,苏-30的引进,一直到苏-27生产线的引进,然后就是现代级驱逐舰,还有基洛级潜艇的引进,当然还有一些相关的技术陆战装备的一些相关技术。对于封闭了20多年的中国来讲,一下有了一个新的窗口,能够看到世界第三代、第四代武器装备是什么样子,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加上当时整个台海局势的紧张,再加上美国对我驻南使馆的轰炸,国际局势的一个迅速变化,中国对于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了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这个时候一是有窗口,二是有机会,第三是有需求,我们武器装备引进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大,一度也占到了俄罗斯整个对外武器装备出口的第一位,那么这样一个阶段应该说大概到2007年左右告了一个段落。

  主持人:为什么到2007年就告一个段落?

  姜毅: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恐怕有这么几个,第一个是中国自身的国防工业经过引进、消化、吸收这十多年来,这么一个过程,水平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客观地来讲,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自身的武器装备研发没有什么特别像样的成品出来,比如说我们看到,1991年开始引进苏-27,主要是那是苏联时候就已经研发成功了的,而且它已经摆到货架上了,就是说它有成品在那儿。

  主持人:但是1991年解体之后,恐怕没有什么新的产品继续出来了?

  姜毅:对,没有什么新的产品出来,就是中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

  叶海林:因为他的技术储备现在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因为从某一项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到定型生产,再到推向市场,一般来说是有一个十到二十年的周期的,那么这个周期过了以后,如果没有后续的技术储备,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你就很难拿得出有吸引力的武器装备来展示给其他的国家,这是一个问题。它的库里还是有几样东西我们想买的,但它已经不想卖了,因为从90年代初苏联解体的那个时候,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在财政困难下几乎有什么都愿意拿出去卖的,但是普京领导的政府,做总统或者做总理到现在这些年,俄罗斯的财力与苏联解体的时候有了非常大的差别,它已经开始重新的去把它的国防目标又转回到说他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而不是说勒紧腰带过日子那个头十年。这种情况下,他对于高精尖武器装备的出口也有了很多自己的考虑,所以我们看到从9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具有了选择性,第一它有些装备不再卖了,第二出口装备的时候某些装备只卖给某些国家,另外一些国家也就不再卖了,应该说那个时候俄罗斯对这种推销军火的热情也在发生变化。

  【小片三】

  随着中国军工产业自主研发的能力提高,双方军事交易近年来出现滑坡。与此同时,毗邻中国的印度日益成为了俄罗斯军火当之无愧的大买主。而纵观中俄印军售的“三角关系”,很多专家发现,俄罗斯显然“厚此薄彼”。比起卖给中国的武器,其卖给印度的武器显然更先进,态度也更积极。拿战斗机来说,同样是苏30多用途战斗机,俄罗斯开始一直不同意出售这种“攻击性”的武器给中国,却早早地卖给了印度,后来即使答应向中国出售,卖给中国的也是苏-30MKK,而给印度的则是苏-30MKI,仅一个小代号之差,性能却大大不同。在潜艇方面也是如此,中印同样购买了基洛级 877型常规潜艇,但给印度的10艘基洛级潜艇中,两艘已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率先装备了俄最新研发的“俱乐部”潜射反舰和反潜导弹,这连俄国自己海军都尚未装备。与之相比,中国基络级潜艇却只有鱼雷这一种攻击性武器,无疑相形见拙。俄罗斯此举究竟意欲何为?是否有着警惕中国的战略意图?而当今年上半年,中印局势紧张,印度在我国边境频显军事肌肉,开着从俄罗斯购买的坦克,手持俄式武器,屯兵两国争议地区之时,俄罗斯此举更显得意味深长。甚至有人据此大胆猜测,俄罗斯把印度看成未来的盟友,而把中国当成了未来的敌人。

  主持人:刚才叶先生特别谈到,俄罗斯有一个军售的考虑,有一些东西只卖给特定的国家,比如说很多人注意到比较先进的武器他会卖给印度,而不卖给中国。

  叶海林:因为印度离俄罗斯很远,而中国离俄罗斯很近,这个是一个长久的战略考虑,如果做生意的话,在同样能付得起钱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一个对你不构成任何威胁的国家,像印度,因为印度无论如何以它跟俄罗斯之间的地理区隔,把一件俄罗斯武器卖给印度对俄罗斯是完全无害的。

  姜毅:俄印的武器装备还有一个特点,是第一个印度的工业基础、研发能力不如中国,很多人都是这么描述,把一个成品拿来以后,中国人看一眼第二天就可能仿造出来。而一个成品摆在这里,告诉印度人怎么做,印度人也未必做得出来,所以从商业意义上来讲,俄罗斯人比较放心。第二个就是印度在军事采购方面的一些心理,或者说政策上的不成熟,也促使了俄罗斯愿意让它去当这个冤大头。比如说像大家经常看到,我们最近这几年经常看到媒体频繁曝光,说印度引进的苏-30频繁地出事,为什么?苏-30其实在中国也引进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听到说中国的苏-30也出事,说中国引进的苏-30质量不好,并不是这个原因,是因为印度引进的苏-30跟中国引进的苏-30是不一样的,印度引进的苏30用了很多的好技术,矢量喷射技术,三翼面的系统布局,而三翼面的系统布局实际上俄罗斯本身还在实验室在做实验,它的工艺加工水平还不如西方的完善,但是印度愿意买,既然有人愿意买,不管好坏那我就卖给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什么我们看到印度经常买装备比中国的要好,俄罗斯在战略上安全方面的考虑之外,还有商业上的一些客观因素存在这里。

  【小片四】

  相比印度,日益成熟的中国军事研发能力显然让俄罗斯顾忌重重,不仅对中国的军火、技术交易越发谨慎,在交易过程中也重重设限。一方面,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交易中提价的事件屡见不鲜。“伊尔—76大型运输机”交易案就是典型案例,这个中国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引进计划。从2001年前后进行接触,经过数年艰苦谈判,终于在2005年达成协议,然而,合同签署之后,美元急剧贬值,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与此同时,俄联邦为加强对军工企业的整合和宏观管理,将本来由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飞机制造联合体负责的飞机总装工作转移到俄罗斯境内,导致飞机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发生变化。于是俄方加价,导致交易就此陷入僵局,直至去年才谈判重开。另一方面,中国军工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我们从单纯的武器采买国,一跃成为武器出口国,开始在军火市场与俄罗斯分一杯羹。于是,很多俄罗斯媒体屡屡指责中国非法改造、复制其武器装备,偷窃他人装备和技术转卖第三方。这无疑为中俄军事合作蒙上了一丝阴影。

  主持人:那么未来会不会我们这样一种军事合作,更多地从买产品到买技术,甚至是技术合作这样一种道路?

  姜毅:现在应该说中俄的军品贸易还是在几条腿在走路,并不能简单地说成品将来我们就不购买了,实际上到2007年、2008年的时候,中国即使订单在缩减,贸易量在缩减,但是中国仍然占到了俄罗斯对外武器出口的第二位,引进技术这方面应该说是中俄双方都开始考虑的一个问题,技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俄方非常清楚中方的研发能力、你的仿造能力,武器装备有的时候难点、高精尖点对中国的研发来讲就差一点,有人给你点破一下就行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俄方可能在技术方面的一种合作还会有一些保留,高精尖的东西某种程度上还会有所控制,那么更多的未来的技术装备的这种合作,恐怕是通用型的,后勤保障类型的。包括运输机,包括我刚才讲的直升机,包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未来的像航空发动机,像相关的火箭技术的发动机的技术,或者说某一种雷达的技术,在这方面的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打击的技术,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潜力或者空间。

  叶海林:另外还有一点,民用、军用混合的一种技术合作中现在多了一个新的内容,人员的联合培养和联合训练,我们还记得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实际上俄罗斯的宇航部门是为我们的航天员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这种是一种新的技术条件下、新的技术对等关系下,双方会有越来越多的联合研发或者是联合培训这种对等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这种形式在未来的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贸易、防务贸易,以及包括通用的技术合作方面,我相信都会越来越占到更大的比例。

  主持人:那除了刚才我们谈到这样多的军事方面的合作之外,大家知道现在中俄双方的联合军事演习从05年开始已经进行了三届我们来看一下今年这一次演习的情况。

  第三帕:中俄军事合作纪实之二:联合军演

  【小片五】

  今年7月26日上午,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划破天空, “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实兵演练结束,历时5天跨国境的联合反恐军演落下帷幕。这是中俄两国继“和平使命-2005” “和平使命-2007”演习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反恐演习,举世瞩目。全程80分钟的实兵演练中重点演练了联合封控、立体突破、机动抗反、纵深围剿4个作战行动,除了双方各1300人的亮眼表现外,从T-80主战坦克、BMP系列步兵战车到“陆战五虎”,从苏-27战机到直-9武装直升机,中俄两军主战装备的先后亮相也成为本次军演的一大亮点。而我国一架歼轰-7“飞豹”战机在俄中联合反恐军演前失事,在让人遗憾之余,更引起冷静的反思。

  主持人:叶先生告诉我们,05年我们开始中俄联合的和平使命这种演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习?

  叶海林:其实和平使命演习一直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主要的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针对恐怖分子这样一个,非国家的这样一个暴力团体,其实2005年、2007年、2009年到今天都是这样,特别是今年实际上从参演规模来说只有一千多人,对付一个假想的国家为主体的敌人的话,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军事演习显然不说明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在对付恐怖势力的时候,它检验的是部队的快反能力,是部队的震慑、折断和打击的能力的时候,那么人数不再是关键的,关键要看你动用了什么样的部队,那么这一点应该说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的军演中部队的训练水平和动用这种精英程度,我们是能感觉到每年都有一些新的亮点,从600米空降,甚至包括大型装备的600米空降,这些在其他的军事演习中很难见到的场面,在中俄军事演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

  姜毅:刚才叶先生讲的是,除了针对三股势力这样一个重要的目标以外,实际上对中国军队而言更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中国军队已经将近20年的时间没有打仗了,没有打仗的一个军队的训练状况是怎么样的?能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作战环境、新的作战要求的需要?与外国军队的训练,特别是与世界军事强国的训练,对中国军队这一方面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而且在这几次军演中间所有的中国军人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俄罗斯军人那样一种粗犷的作战风格,反映出来俄罗斯民族的尚武精神,这个恐怕也是将近20年没有打仗的中国军人需要学习的。

  叶海林:在针对三股势力的联合演习当中,我们尤其需要向俄罗斯军队学习,因为它既有很惨痛的教训,第一次车臣战争,也有非常丰厚的经验可以传授给别的国家。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做得是非常漂亮的,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在应对新的三股势力威胁的时候,中国军队从来没有机会去实践的,这个时候我们能跟俄罗斯学习到先进的组织和战法,这个比简单地引进一些技术还要重要。

  主持人:我们看到,05年到现在这样的演习持续了三届,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吸引别的国家进来?

  姜毅:未来的中俄军事演习,我想从现在这个情况看,逐步走向军事化是非常可能的,但是双方可能根据需要,甚至有可能是首长、司令部的指挥人员,在沙盘上,也可能是通讯保障人员,也可能是后勤供给的部队,不一定是一线的作战部队,应该说部队所需要的哪个环节都可能被拉出来进行训练,演习的规模不一定像第一次05年和后来的在俄罗斯的那一次规模那么大,这个就根据双方的需要,和双方需要从这个演习学到什么东西,演习的科目是什么等等来决定。

  叶海林:可能会越来越走向海上,以前都是陆地的,即使是有陆战队的参与,也是岛屿的抢滩登陆,将来中俄之间可能会更多地开展一些在中近海甚至是远海的军事演习,毕竟今年4月份在青岛海军节上俄罗斯也派出了主力巡洋舰来参加阅兵,这也为双方下一步在海军之间的接触,包括基础合作,包括联合军演提供了一些基础。

  主持人:除了刚才我们大家谈到的军购和军演之外,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还有可能表现在其他什么领域?

  姜毅:一开始我们谈到了军事互信,又讲到了军事技术合作,然后又讲到了军演,实际上这已经被俄罗斯前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规划为三位一体的军事合作。

  姜毅:因为没有军事互信就没有军事技术交流,有了军事技术交流还不够,部队还得磨合一下,所以还得有演习。

  叶海林:更远的目标也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有军事方面的联合行动,比如说联合巡逻。俄罗斯和中国在索马里都有军舰,像这种防范人类公敌的军事行动,中俄之间协同的动作更密切,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产生联合行动,我们将来都可以期待。

  姜毅:可能我还要补充一点,去年汶川大地震以后,中国军队提出了一个新的使命,除了军事行动以外,还有一个非军事作战的行动,主要是救灾,人道主义救援,这方面中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也有非常多的合作的空间和机会,毕竟在这一方面俄罗斯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设备上应该说比我们更有经验,它这方面的装备也更加完善,所以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其实也是未来中俄合作的一个新的亮点。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两位参与我们的节目,也感谢您收看本期的《22度观察》,再见。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