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华国:中国乳业充满光明和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17:51  《中国商人》杂志

  文/本刊记者 王晶

  5亩荒地上走出乳业巨头

  1978年秋天,26岁的刘华国退伍回到阔别5年的故乡临潼相桥镇。

  相桥镇距举世闻名的兵马俑约50公里,与渭南和阎良相接壤,因传说北宋宰相寇准曾在此建桥而得名。站在养育自己成长的黄土地上,看着乡亲们一如既往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续了多少年的生活模式依然未改变,刘华国心里涌出一阵酸痛,创业的激情在胸中升腾,要为乡亲们寻找一条致富之路成了刘华国的目标。

  那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农民离开土地创办企业,农民想要致富,就要想方设法增加土地以外的收入。看到乡亲们很多放养奶山羊,而常为卖奶发愁,刘华国便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把乡亲们卖不出去的羊奶收集起来加工炼乳呢?于是,他找到了几个战友,拿出全部复员费,并东挪西借凑了近2000块钱,在相桥镇申东村的5亩荒地上盖起了10间瓦房,建起了相桥乳品厂,这就是今天银桥集团的雏形。

  第一批炼乳生产出来后,刘华国兴奋地开着借来的机动三轮车,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驮着炼乳到20公里外的阎良区一家奶粉厂。“你们产品质量不怎么好嘛”,收购员只看了一眼就生硬地把他挡在了门外。刘华国明白对方是故意刁难以此压价,但又不能发作,只好陪着笑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做成第一笔买卖。刘华国明白,做炼乳永远只是加工半成品,在市场上掌握不了主动,企业迟早都有倒台的危险。于是,在做了一年炼乳生意后,刘华国决定转战奶粉生产行业。

  1981年,刘华国的相桥乳品厂开始生产奶粉,当时的奶粉销售要糖酒公司代销,价格低、结账迟。当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举办了以一次全国范围的春季糖烟酒交易会,按规定地区级以上的糖烟酒公司才有资格参会。为了给产品打开销路,刘华国背着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军用挎包塞满奶粉到了邯郸。然而,一连三天的推销中,因为是乡镇企业,他的奶粉无人理睬。第四天,他的诚意打动了苏州糖烟酒公司的负责人,双方经过考察化验后,和刘华国签订了180吨奶粉的采购合同。

  第一次如此大的采购单让刘华国看到了无限希望,他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发现,保证优质、稳定的奶源是乳品厂能否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986年,他向银行贷款买回15头奶牛。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在开始动员农民养奶牛时,几乎没人听他的,乡亲们对他办乳品厂态度冷漠,甚至有人认为养牛是不务正业。刘华国没有退缩,他走村串户劝说农民改养奶牛,动员厂领导和党员干部每人养一头牛,给农民做出表率。同时,他说服了6家农户养了10多头奶牛,一年后,这6户农民仅卖奶一项户均收入就超过5000元,是其他农户收入的10倍多。现实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转变了观念,养牛的积极性顿时高涨。

  1992年,当年的相桥乳品厂与香港广银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西安银桥乳制品实业有限公司。从“相桥”到“银桥”,一字之差的背后,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体制,使银桥的系列产品一步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对此,刘华国说“兴厂是我的职责,富民是我的责任,这两样任何一样做不好,对我来说都是失职。”

  历史机遇,让银桥站上国际舞台

  沿着西安绕城高速出城往东,40分钟的车程就到达了临潼。如今的西安银桥已经由当年的发源地相桥镇迁至临潼经济开发区。在临潼经济开发区,银桥集团的位置很容易找到,因为门前的公路就以银桥命名。

  1998年,银桥乳品产业中农民养牛已超过8000户,奶牛存栏超过2万头, 日产鲜奶200多吨。然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奶牛数量猛增,饲料不足越来越严重地开始困扰着养牛户。一般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低,奶牛产奶量不高,好的饲料价格偏高,加大了成本,奶农收入受到了影响。

  看到这种情况,刘华国再一次外出考察,请教专家。一位国家级专家提供了“青贮饲料”新技术。青贮饲料的原料是最常见的玉米秸秆,这种青贮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属于废物利用,成本也低。刘华国得到这项技术,像推荐宝贝一样给养牛户介绍推广。率先采用青贮饲料的奶农尝到了甜头,一头牛日产奶量创下51.5公斤的高记录,比用一般饲料喂养的牛产奶高出一倍左右。

  为了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刘华国带领企业领导班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大奶畜产业化工程的进程,先后在泾阳、乾县、临潼以及周边地区扩充奶源,建立现代化科技示范养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机械化集中挤奶站,完全实现了“集中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现代饲养管理模式,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绿色优质奶源基地。

  1999年,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向现代企业体制的重大转变。随着公司的壮大,刘华国没有忘记和公司一起走过二十多年风雨的数万户奶农。为了让农户在股改中享受到更多的利益,他大胆提出了“吸纳养牛户为股东,变近万头奶牛为近千万元资本”,把农户和企业联系起来,使昔日的奶农变成公司的股东。就这样,银桥真的成为了大家的银桥。

  2003年银桥集团在新加坡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乳品企业,就此银桥“拥有了国际化平台”。多年经营,刘华国让银桥成为西北地区的第一乳品企业,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奶源基地,旗下的“秦俑”奶粉还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第一家“中国名牌”。

  熟悉刘华国的人说,刘华国平时看书不多,但他对形势和机遇的洞察与把握显属一流。世界银行贷款、合资、集团化、股改、海外上市……虽然银桥位于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刘华国没有放过30年来中国企业发展变革潮流的任何机会来提升银桥。

  提起这些,刘华国说:“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人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种责任。银桥所做的,就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在银桥,每个员工都熟知这样一个不等式:100—1=0。在银桥人看来,100件产品里面如果有一件未达到技术要求或质量标准,那么整个产品的质量就是“0”了。对此,西安银桥乳业集团董事长刘华国深有体会:银桥经过三十余年年发展,一条根本的经验就是,企业经营者必须牢记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弃虚务实,苦练质量这一“长久之功”。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集团实行了全员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以总经理牵头的质量保证委员会和以主管副总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解决影响质量的难题,大力推行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实施方针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并逐条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

  严格的质量管理,给银桥乳业带来了市场的认可。如今,银桥集团生产的“秦俑”奶粉和“银桥”液态奶产销量几十年来一直高居西北之首,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体系。

  目前,银桥乳业集团已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优质绿色奶源基地,在关中“一线两带”上拥有100多个奶牛养殖场、120个奶牛养殖小区和430个机械化集中挤奶站,彻底结束了农户“分散饲养,分散挤奶”的传统饲养模式。银桥收购的原料奶均来自机械化自动挤奶站的管道奶,每个挤奶站都派驻了计量员和质量监督员,严防掺杂使假;银桥还成立了奶源稽查队,每月不定期对所有奶站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奖罚,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整个乳制品行业发展遇到困难,奶源地出现卖奶难,甚至出现部分地区奶农倒奶、杀牛的情况。在保证本企业奶源地原奶全部收购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要求奶源管理部门扩大原奶收购半径,为政府分忧,为奶农解难。半年里,每天多收购鲜奶300多吨,累计多支出奶费1亿多元,解除了奶农的后顾之忧。

  “银桥从一个手工作坊起步,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乳业十强,未来,银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刘华国说,银桥乳业投资2.5亿元在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建“银桥生物科技工业园”,园区将依托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国内外研究院所及科研单位紧密合作,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银桥”系列益生菌奶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建立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益生菌乳制品研发中心,使陕西乃至西北乳制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促进西北地区和我国乳制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刘华国说,温总理希望让每个中国人每天喝上一斤奶,一是希望国民都能富足起来,有经济条件每日喝牛奶;二是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尽快成长起来,有相应的生产与销售能力满足国民需求;三是希望国民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能得到长足进步。这是总理的心愿,当然,也是刘华国为之奋斗的目标,一直以来,他都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让所有中国人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的路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