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利领域上演“圈地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8:49  深圳新闻网-晶报

  

专利领域上演“圈地运动”
深圳许多高科技企业研发力量雄厚。(资料图片)

  深圳发明专利的申报数连续几年在全国名列首位,而且,发明专利申报最多的也都是深圳企业。如果说,过去我们对专利的认识还只是限于对几个数字对比的话,那么近日记者在深圳高新企业采访时,则深切地感受到了高科技企业发展与专利技术的密不可分,也深切感受到了在自主知识产权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今天,专利领域正在上演“圈地运动”。

  技术专利不是纸老虎

  ——深圳高新企业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圳的高新企业绝大多数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新企业的成长无非两类:一类是企业原本就是对创业者本人专利的开发并在这条道上不断产生专利,一类是企业在应用非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开发出自己的专利,后来居上。但无论哪类,企业家们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都极为深刻。

  “科技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在知识产权领域中新的‘圈地运动’。”深圳同洲电子副总裁廖洪涛称,同洲电子的发展历史无数次验证这句话,所以同洲重视专利申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同洲,公司拥有1000多人的国内最大的专业性数字电视研发队伍,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在高清、双向交互、增值服务等领域技术研发能力稳居全国首位。”

  翰宇药业是做多肽药物的。多肽虽然在中国是个新东西,但在欧洲则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要做后起之秀,绕过别人的专利是不可能的。该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马亚平告诉记者,公司从非专利仿制药起步,为国际大医企提供定制服务,是不得已的事情,“当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研发能力。”据了解,目前在这么一个不算大的公司,研发人员达到80多人,专利技术已有43个。

  几年前,索尼在日本起诉比亚迪侵犯其两项日本锂离子充电电池专利。虽然比亚迪赢得了这场官司,王传福本人也说过“一切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但事实上,王传福在专利的战术上却极其重视敌人。1999年以来,比亚迪在国内外申请专利数以平均每年195%的速度增长。2001年,比亚迪专门成立知识产权与法律部,负责公司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事务。

  企业研发要舍得花钱

  ——深圳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之大

  令人瞩目

  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08年发明专利前十名企业中,华为列第一,中兴列第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发明专利成绩的取得与他们的投入紧密相关。

  华为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227亿元,而研发投入达到100亿元,研发的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8%;中兴通讯2008年营业收入442.93亿元,研发投入比例则高达9.8%。而“2009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3.5%,全行业的研发经费占比是2.5%。

  在专利上舍得投入的当然不只是华为、中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爆发式发展的科技企业在研发上投入都不小。深圳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称,他们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12%。朗科科技的邓国顺称,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在营业额的10%以上。迈瑞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该公司始终坚持将每年营业额的10%投入到产品研发。

  在深圳各个科技企业,记者注意到,研发人员所占的比例比以前大大提高。还在三年前,美国一个著名管理顾问公司CEO就感叹华为“研发人员的数量差不多相当于AT&T贝尔实验室”。宇龙的研发人员已经接近1300人,占其总人数的1/3强。好易通科技公司研发机构分布于全国三个城市,在深圳总部,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开玩笑称,“和技术人员相比,我们是极少数人!”

  因为专利才获取大利

  ——深圳高新企业的发展与专利开发直接相关

  深圳科技企业的发展很难说是捷足先登,多数还是后来居上。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直接源于专利。

  “我们看到带两个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应该是个巨大的市场。”宇龙总裁郭德英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要把两个手机变成一个手机,实现C网和G网的双网切换,使用户在两种通信网络中保持自由切换、随需选择,需要解决的是一技术难题。事实上,宇龙正是随着双模双待手机发明而成为一个知名企业的。2007年,宇龙的“CDMA/GSM双网双通终端技术”荣获手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最近又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几年前,比亚迪在垂直整合汽车制造过程中,有心人发现,比亚迪在全国唯独不见布局生产变速箱。问及王传福,答曰:“未来的汽车不需要变速箱!”王传福又语出惊人,当时人们不理解,而现在当他成为中国内地首富时,人们理解了,因为他当时就想到要生产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他已经在研发中,并且已胸中有数。据透露,这块电池目前已经开发出来,比亚迪已公布了这块电池的技术指数。

  深圳奥萨医药,它的创始人徐希平2007年从哈佛大学回到深圳,不到两年,公司就有了国内心脑血管自主开发的新药“依叶”。为什么这么快,徐希平说,因为他有已经开发十五年的技术,并有系列专利。

  专利形成要耐得住寂寞

  ——深圳高新企业对专利开发不再只是急功近利

  朗科总裁邓国顺说,“专利回报是很丰厚的”,“靠专利赢利肯定比炒股赚钱”。朗科是靠“闪存”专利起家并成为知名企业的,而且它目前已拥有一个布局十分严密的“专利池”,邓国顺受惠于专利,当然有深切的感受。

  眼前利益是企业家希望得到的,但是研发毕竟是一种“坐冷板凳”的事,正因为这个原因,立足于长远利益已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

  在这点上,华为总裁任正非说得直接。他说,从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到您发现并研究其理论及规律,再逐渐地被人们所理解并认识其价值,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漫长而艰难的,基础专利的形成是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要耐得寂寞,甘于平淡,急躁反而会误事。”

  深圳市泰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风能发电照明系统不久前获得三个专利。据董事长林文奇介绍,就这一个项目,研发时间就达到5年,花费1500多万元。他说,“如果不立足于长远利益,他自己是无论如何坚持不下来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