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寻找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管理平衡点

  马涛

  在3季度GDP等经济数据公布当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发行900亿元3个月期央票,并进行8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单日回笼量高达1700亿元。笔者认为,央行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进行如此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一是向市场发出政策微调的信号;二是表明自己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决心。在国务院明确提出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纳入宏观调控重点之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料会做出相应调整以提前布局。

  经济复苏已到关键时期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V形走势的转折,各项经济指标正恢复正常,经济基本面也整体趋好,这是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经济的这种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下去,进而平稳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如果在胜利曙光即将显现的时刻,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就意味着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更可怕的是,滞胀或许也会降临,这会严重加大经济政策调整的代价。当前我国经济的复苏是没有结构调整的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产能仍然需要外需来消化,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政府投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和外需充满不确定性。

  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今年的官方文件中始终没有出现“经济复苏”的字眼,而是大量使用“企稳回升”这个词。在经济学上,“回升”是“复苏”的前期阶段,经济由“回升”进入“全面复苏”存在一个拐点,这个拐点的含义是GDP达到潜在水平,生产和就业不断扩大,当前我国经济即将到达这一拐点位置。成功跨越这一拐点,经济增长需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让市场力量充当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角,这个过程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去库存化,二是去产能化。去库存化通过近一年的政策调整即将完成,而去产能化则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因为它既要涉及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结构调整,又要涉及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兼并重组。去产能化能否成功实现,直接决定着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是否牢固。

  通胀预期不会自我实现

  在我国经济还未走向全面复苏的时候,通胀预期过早地出现显得极为不合时宜,这会打乱宏观调控的思维和步伐。

  一般来说,在萧条期,通胀预期的出现正是扩张政策梦寐以求的结果,因为通胀预期有助于经济走向复苏,物价上涨会拉动投资和消费,但这是针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当前我国经济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宏观调控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在宽松政策环境下,通胀预期会比成熟市场经济体来得更快更猛。通胀预期非但不会促进经济复苏,反而会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此次通胀预期的形成具有多种原因,既有流动性偏多的因素,又有成本上涨的因素,还有外部输入的因素。可以预见,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理顺市场运行机制,最快在明年上半年,CPI将会达到3%的水平,混合型通货膨胀压力就会显着加大。

  但是,当前的通胀预期还很难演变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对通胀预期的恐惧,源于经济学上“通胀预期会自我实现”的说法,这主要是针对经济繁荣时期而言的。在当前我国情况下,经济实际增长率正在向潜在增长率逼近,但是还低于潜在增长率,供给总体大于需求,外需依然疲软,并且存在大量过剩产能,物价主要还是体现为去库存化下的恢复性上涨,需求虽有所增长,但其强度还不足以拉动物价的持续上涨。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虽然引发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房价并不是CPI的组成部分,CPI上涨更多依赖于食品价格,而当前食品价格上涨仍属温和。所以,短期内,现实的通货膨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政策应适度调整

  既然短期内通胀还不会成为现实,经济刺激政策就没有必要立刻退出,尤其在我国经济走向全面复苏的关键时期。寻找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平衡点,成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任务。

  经济刺激政策不能过早退出,一是因为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消费和外需不足以充分拉动经济增长,仍需政府投资支持;二是因为大量在建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小企业恢复生产,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三是过早退出会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投机套利,扰乱经济复苏进程;四是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大量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如果实体经济不能跟上,整个经济将会陷入投资型滞胀。

  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宽松的政策基调今年不会改变,但是为了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要根据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微调:

  第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要加强对投资结构的调整。转变投资过分倾向于“铁、公、机”等基础设施的做法,进一步加强民生投资的力度。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启动民间投资,避免经济增长陷入政府投资“一枝独秀”的尴尬局面。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第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依靠数量型工具加强微调。实际上,货币政策的微调已经开始,目前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过剩的流动性,这有利于稳定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度。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并不显着,预计今年内央行会保持现有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不变,对经济杀伤力较大的价格型工具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才会使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