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盈福:潜下去再浮上来 你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2:38  第一财经日报

  王立伟

  在香港,汽车不用手动换挡被称为“自动波”。在李锦记,人们正越来越感受到一种类似“自动波”的“无形领导力”带来的变化。

  “领导层与员工之间,特别是我与家族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李锦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球CEO苏盈福说。

  在这家创立于1888年的百年家族企业里,苏盈福的角色很特殊。2005年,从李锦记东南亚区总经理开始,苏盈福在四年时间,换了三个岗位。2007年他成为李锦记(中国)总裁,2009年底,则升任李锦记全球CEO。

  “从外资企业进入家族企业,更何况是一个百多年的企业,需要时间,需要面对很大的挑战。”苏盈福并不讳言这中间的艰难。

  

  “没有信任和坚持早就挂了”

  “为什么我要强调沟通的重要,是因为早前我沟通做得不是很理想。”苏盈福语速永远中等,温和却不乏坚决,“我已经想好,即便是走,也要走得潇洒。”

  在最坏的打算之下,他认真思索过自己的心态:我要果断地做我自己,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东西。而他的方式是只针对市场,只想去占领市场。

  从东南亚市场调入中国,李锦记家族了解苏盈福在中国的经验,并且看到短期改革的成效,其对苏盈福的信任可见一斑。“如果没有那种信任的话,我早就挂了。”苏盈福直言。

  “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

  靠业绩生存,第一就是要找到合适的人。“城市开发、渠道开发、产品开发的关键都是人,如果没有用好的人,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刚接手中国区时,苏盈福从直接向他汇报的第一梯队开始,“能换的基本都换了一遍”,三年里换了近70%的人员。

  紧接着是建立第二梯队,现在是发展第三梯队。苏盈福说,90%的员工都是近一年进入公司的。短时间里一下子进来大批的新人,苏盈福坦言,“虽然业务提升了,但感觉距离像是越来越远。”

  “沟通最重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苏盈福开始和家族成员定期见面。“我们有固定的时间,早晨在高尔夫球场吃早餐,一起待上几个小时。”

  此外,所谓的“自动波”的管理模式也帮了大忙。以前家族的管理模式,是按照家族领导者、客户、员工来排序,现在则是客户、员工、领导者。这个模式很好地保证了以客户为导向,员工能够自发地积极工作。

  苏盈福注重沟通,他着力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地传达出去。接任CEO第一周,苏盈福在香港召开一个全球管理层大会。为了避免人们去猜测他接下来的举措,他干脆把未来几年的战略、产品研发、人员培训、全球五大区的规划、领导层的改变以及业务模式的要求和盘托出。变革前的猜测和恐慌因此消失了,整个变革从开始就进入了一种风平浪静的状态。

  危机中的变革

  不是开疆辟土就是担任救火队长。在苏盈福过去的职业生涯当中,这两个关键角色始终相伴。2007年调任中国区总裁之后,只用十个月时间他便将李锦记调味品销售公司的总部搬到上海,并建立起经销和餐饮渠道,招聘大量人才,强化管理团队,进行组织再造。

  另外,李锦记从大后方入手,改变以往由经销商层层批发到消费者的模式,进行市场分析,从终端着手,试图掌控终端渠道。

  由于对中国餐饮行业进行了细致研究,李锦记发现,餐饮市场存在上万亿规模的市场潜力,需求量大且稳定。因此,他们从上千人的销售队伍中抽调几百名专业人员,和餐饮行业特别是厨师直接打交道。

  这些早早开始的部署,在金融危机气势汹汹来临时发挥了作用。虽然在金融危机中,“特别是去年年中以来,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苏盈福坦言。

  但他说,“身为企业的领导人,要沉得住气,要真正懂得‘潜’。”由于企业一直以来走得稳走得快,面对危机容易克服;其次,整个团队知道潜下来,360度看待问题。

  “我们在潜的过程中看到了问题,看到了未来整个行业和消费品市场的走势,当然也可以观察市场、看竞争对手、看合作关系。这些能让我们感知哪些机会可以把握,可以去攻占市场。”苏盈福分析道,因此到浮出来的时候,企业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李锦记的野心在于,以前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要有李锦记,现在则是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李锦记。在具体的做法上,六个月来,苏盈福一边继续对中国业务进行变革,一方面开始对全球五大区的业务进行整顿。

  简单而言,就是要把适当的钱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以前五大区是做贸易的,现在则要改变经营模式,做成全球化的企业。“这个改变,会给业务带来很大的冲击”。

  “未来几年的策略就是大步反攻。”苏盈福对CBN记者说,他一贯的方法就是关注时间和速度,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既要快又要稳,还要有杀伤力,进行全方位侵袭。

  在那些接近成功的例子里找到经验,为自己所用,是苏盈福的举措之一。“我们已经落后了,还按部就班去建立渠道,那么还是赶不上别人。”

  除了关注战略,他也注重细节。不久前,苏盈福去德国考察,目的之一就是去看最新的玻璃瓶生产技术。“我们一年要用上亿个玻璃瓶,如果每个瓶子能省一毛钱,那会节省多大一笔费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