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萍、巫燕玲
央行10月14日公布的9月份信贷数据再次提振了市场信心。9月当月5167亿元的人民币新增贷款超过此前市场上的预期。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其他银行机构9月新增贷款表现出明显的信贷增长模式差异化,大型银行增长有限,而城商行等异军突起,表现强劲。
业内人士判断,进入四季度,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信贷余额增速仍将保持一定水平,但增量绝对额将有所下降,预计四季度仍有3000亿~4000亿元的信贷空间,全年新增贷款控制在10万亿元左右。
大、小银行的不同策略:信贷腾挪与冲击规模
央行10月14日公布的9月份信贷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较8月上升明显,季末时点效应再次显现。三季度前两个月份的贷款新增额分别为3559亿元、4104亿元。至此,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
此前市场关于三季度贷款数据的预测偏差颇大,但5000多亿元的数额也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表示,事实上,如果加上票据贴现减少的3517亿元,9月份的一般性贷款增长规模实际高达8684亿元,可以说是一轮不小的信贷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信证券提供的数据资料,从分类上看,5167亿元的组成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分别贡献了1105亿元,154亿元和800亿元,分别占21.4%,3%,15.5%,国有银行已离过去40%左右比例的信贷主力军地位已远,而另一传统的放贷主力股份制银行更是下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城商行及农信社等其他银行的异军突起。据统计,政策性银行、邮储银行、农信社的贷款增长明显迅速,当月新增共计3109亿元。
“9月份的新增数额与分类结构符合我们预期。”宏源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胡建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面有多重因素。”
一方面,考虑票据对冲的影响。三季度是票据到期的高峰期,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票据贴现额下降明显,如果算上票据对冲的部分,这两大阵营的贷款余额并无多大变化。
据国信证券统计的数据,国有和股份制银行票据贴现下降额分别为1817亿元和2123亿元,而城商行为95亿元,即这三类银行机构一般性贷款当月分别新增2922亿元,2277亿元和895亿元。
另一方面,不同银行信贷策略正在发生变化。胡建军分析,“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大多以大型基建、政府项目的争夺为主,城商行的优势并不明显。进入下半年,大项目减少,加上地方实体经济的恢复,中小银行开始发力。与此同时,大中商业银行则将力量集中在贷款结构的改善和全年信贷规模的合理控制上。特别是城商行,贷款放量增长后的资本充足压力,使其不得不通过票据贴现置换、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来释放一些规模空间。”
商业银行人士印证了这种看法。某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宁波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该行控制信贷额度,为了缓解资本压力,也给未来的新增贷款腾出空间,近期该行转让了一些信贷资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发售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一些存量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平台出售出去;另一种则是将一些比较优质的信贷资产单个或者整体打包出售给同业机构。
他补充,发售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方式比较容易,近期这类理财产品的市场基础比较好,并且银行的操作成本低、利润高;而打包出售则要让出一些利润,不过优点在于比较方便、快速。“8月份以来,我们加大了与一些同业机构的接触,由于我们出售的都是比较优质的信贷资产,还是挺受欢迎的,接盘的一般是那些资本压力小而放贷项目争夺能力比较弱的机构。例如不久前我们跟本地的邮储银行有一笔6000万元的信贷资产包转让。”
该人士还透露,事实上,这是业内一些同类金融机构为调控贷款规模比较普遍的做法,有些信贷资产甚至可以在同业间被腾挪两三次。
四季度新增信贷4000亿左右
胡建军分析,在资本金约束监管增强的背景下,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继续以调控结构和规模为主,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贷款规模优势还将进一步显现。事实上,经过上一轮对大型项目的争夺与瓜分,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已早早地完成了今年的信贷任务,未来的投放动力不足。
有些银行信贷策略已经转为为2010年做准备了。某国有银行广州分行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业务部正在储备明年项目,除非是维护原有的客户关系,否则一般新的客户较难获得贷款。而有些中小企业项目,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审批,“被其他小银行拿去了。自7月后,以前通过担保公司做的一些中小企业贷款,也较难得到审批了。”
“在利润压力的驱动下,中小银行不得不以量换价,担当信贷投放主力军,另外从需求层次来说,未来的信贷需求也将以地方和中小企业为主。”胡建军表示。
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预计10月份新增贷款将会理性回落。“四季度信贷增速仍将保持一定水平,但增量绝对额肯定有所下降,我们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0万亿元,也就是说还剩下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放贷空间。需求方面,市场还有4000亿元左右的信贷需求。”胡建军如是分析。
不过也有对贷款流向表示担忧的声音。东亚银行经济学家邓世安表示,预计四季度的信贷数据将会回落,新投放大概在4000亿元左右。他表示,比信贷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信贷到底是否流向了实体经济,才能判断经济是否真正复苏。
“9月M1增速首次超过M2,意味着存款活期化趋势延续。央行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如果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经济会持续复苏,但如果流向股市和楼市,则资产价格会持续高涨,央行应逐步考虑退出政策。”邓世安表示。